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资本市场】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8 1:29:14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 【证监会】 【投融资】 【综合改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并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战略性力量储蓄和稳市机制建设。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加快多条理债券市场发展”。

  改革永远在路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框架逐步明晰,将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和新兴产业,并通过提供流动性支撑释放活力。同时,坚定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实现以开放促发展、增韧性。

  抓改革:增强资产内在吸引力

  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如何提升质量、提高投资价值,是增强其内在吸引力的重要命题。最近,上海证交所制定完成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压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引导现金分红与回购增持,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回报投资人的意识和能力;施展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强化ESG生态体系建设,完善退市实施机制。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上海证交所近日更新了指数业务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将推动适合中长期投资的指数和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丰富适合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投资的指数和产品。深交所正在制定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相关工作方案,重点解决中长期资金“买什么”“买得好”等诸多问题;同时,将持续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研究优化险资入市的机制,支持保险资金加大权益投资。

  一位基金业人士表示,随着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盈利能力和长期增长潜力的注意水平会明显提升。这将引导市场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中真正具有投资价值和发展前景的领域,增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助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进一步鼓励企业重视业绩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不只有上市一条路,债券、可转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期权、期货等产品和工具都大有可为。最近,中国结算推出三项举措,包含允许信用债ETF试点开展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拓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回购范围、暂免部分债券登记结算费用等,更好施展交易所债市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在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研究员谭畅看来,中国结算的三项举措对于交易所债市加大力度支持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融资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暂免发行人服务费降低绿色、科创领域主体发行成本,放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回购业务的主体资质要求,有助于更好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重点领域融资发展;另一方面,试点开展信用债ETF回购,有助于从投资端增加对信用债ETF的切实需求,更好施展交易所债市服务民营企业的功能作用。

  强监管:持续优化市场生态

  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是资产保持长期吸引力的条件。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坚持严监严管,快、准、狠打击非法,集中力量查办财务做假、“掏空”上市公司、严重操作市场等恶性犯法行为,用好用足现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处罚手段,“追首恶”“惩帮凶”,加大对涉案责任人的追究责任力度。

  2月28日,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通报 东方集团 财务做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初步查明 东方集团 涉嫌重大财务做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3月21日,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ST普利重大财务做假案依法从严行政处理;同日,深交所对*ST普利依规启动股票终止上市程序。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上市公司财务做假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从严从快查处各类做假行为,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究责任。对于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坚决出清此类“残渣余孽”,让做假者付出惨重代价。

  根据《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去年办理各类案件739件,作出行政处理决定592项;罚没款金额153.42亿元人民币,为2023年的2.4倍;处罚责任主体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4.56%;强化对涉嫌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通报线索178件。

  下一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坚持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有棱有角,“零容忍”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保护投资人的鲜明导向,把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流程各方面,不断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持续积极营造崇法守信的市场生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促共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证券监管职能部门一以贯之的关键工作之一。最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责任人接连会见外资机构责任人,就经济金融形势、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在业内人士看来,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不断优化制度安排,能够在增进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助力企业成长、吸引国际投资和保护市场稳定等方面实现共赢,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施展更加重要的作用。

  3月1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研究制定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规划,稳步拓展跨境互联互通,切实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进一步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性,更好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这时,DeepSeek的出现重塑全球资产叙事,引发外资对我国资产的重视。最近,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股票评级。

  高盛表示,今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强的开年表现。此时美国股市近期出现疲软和动荡,这令越来越多海外投资机构开始准备增持中国股票。高盛认为,去年9月股市飙升主要由政策驱动,降低股市下行风险,本次上涨是由科技驱动,主要是我国科技领域最近的发展改变了游戏规则。

  “最新的科技突破本质更多是由微观和创新驱动的,对企业盈利和估值都有利。”高盛表示,这可能意味着,相比于纯粹由流动性和政策预期重新定价驱动的复苏,这次复苏将更具持久力。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葛卫东】  【中国卫通】  【臻镭科技】  【北新建材】  【ETF】  【理财公司】  【理财产品】  【资本市场】  【百利天恒】  【上市公司】  【绩优股】  【路线图】  【中粮资本】  【APP】  【销售渠道】  【结构性存款】  【半导体】  【股权投资基金】  【双成药业】  【永安行】  【并购重组】  【环境保护】  【三达膜】  【华能国际】  【三达膜控股公司】  【2024】  【净利润】  【东兴证券】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