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破局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 银行-以物为信-重构供应链金融逻辑

【财政部】破局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 银行-以物为信-重构供应链金融逻辑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31 8:35:31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财政部】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小微企业】 【供应链金融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王宁)最近,由盛京银行上海分行、建信期货、上港云仓联合主办“大宗创想沙龙”第7期成功举办。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本次沙龙为金融同业专场,多家银行、仓储、期货公司汇聚一堂,共同讨论如何运用货权和仓单类融资产品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今年1月,上海发改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优化提升本市物流仓储设施及服务支持政策》,提出推动金融机构与优质仓储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仓单和存货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

  仓单和存货质押类金融产品的受众客群,恰恰是缺少不动产担保的中小微企业客群。银行如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既是金融产品问题,也是银行风控问题。

  盛京银行上海分行相关责任人,从银行视角,提出存货和仓单类的金融产品的创新槽点。传统信贷逻辑是看股权、看报表、看房产抵押,这一套逻辑其实不适用于货权类供应链金融业务。盛京银行认为,创新的关键是深入产业,将风控视角转化为看货物流动性、看仓库管理、看处置路径,从产业运行逻辑中找“答案”。该行通过深入产业调研,创新构建了"四维一体"风控体系——从押品准入、仓库评估、价格风险、违约处置四个维度建立标准化评估模型,推出的大宗商品货押系列产品已累计为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其实,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仓库是货物安全的关键。上港云仓(上海)仓储管理有限公司朱逸钦表示,传统货押产品结构复杂、权责利不清晰,金融机构确权难度大,仓储企业对于风险责任的划分也存在疑虑。在产品结构的法律关系中,仓储企业更倾向于 “以交付取代监管”的仓储银行合作新模式,这既具有法条依据,也利于仓储企业与银行之间划分权责利。

  价格风险管理是货权类金融产品设计的关键一环,也是大宗产业客户的必修课。建信期货大宗商品业务部李昭颖通过套期保值案例,展示了期货、期权工具如何帮助货权控制人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和“银行+期货”在期现结合中的广阔应用场景。在盛京银行的“云仓贷”产品中,建信期货协助盛京银行设计了一套以期货监控为手段的押品价格风险管理程序,通过实时监控、充分套保、限制出金、资金闭环四个层面实现货权融资产品平稳运行。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各家银行已纷纷布局,成立专项小组研讨、推动仓单及存货质押类供应链金融产品。大宗商品作为实体经济的粮食,庞大的贸易体量、成熟的市场体系是金融产品创新的条件。银行系货权类供应链金融其实不是从零开始,在产业运行中,各类生产要素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已经形成了一套安全平稳、高效协同的供应链生态。

  盛京银行认为,银行要走出传统信贷的“舒适圈”,将风控视角从“企业主体信用”转化为“物的信用”,用产业思维重构金融逻辑,也许才是产品创新的破局之道。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俄罗斯】  【美国财政部】  【2024】  【流动性】  【债券市场】  【利率水平】  【研究院】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发行价格】  【资产总额】  【消费贷】  【邮储银行】  【人民币大全套】  【消费者】  【消费贷款】  【金融服务】  【瞪羚企业】  【消费金融】  【居民消费】  【小微企业】  【供应链金融】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