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一级市场孜孜不倦收割一波又一波资本流量的具身智能,近日被实实在在“泼了冷水”:先是金沙江 创投 主管合伙人朱啸虎锐评商业化路径不明白,引发一波舆论争议,3月31日, 独角兽 企业达闼 机器人 被曝已停摆的消息,更是折射出整个行业在商业化落地和可持续经营上的困扰。
立场不同,需求自然也不同。资本逐利,而众多 机器人 厂商中,也不乏想要“改变世界”的梦 想家。对于这些舆论争端,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一言直指核心:“对人形 机器人 的投资就像做生意,假如是做百年老店,那就要做好十年不挣钱的长期规划;如果只打算摆个摊做大排档,那就专注网红爆款,随时收割流量。”
忠言逆耳还是商人眼界
如果说,去年具身智能市场显现出的还只是初步的资本“繁华”,在今年央视春晚宇树 机器人 “一夜成名”后,这个行业则直接被带上了资本市场的风口之巅。
这段时间以来,融资消息频繁传出:3月31日,千寻智能宣布完成5.28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美风险投资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P7)领投;清宝 机器人 日前获得汉理资本投资的Pre-A轮投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量产、新产品研发、团队扩张;它石智航近日宣布完成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由蓝驰 创投 、启明 创投 共同领投;今年2月,零次方 机器人 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至于宇树科技,市场消息称有很多投资方都在寻求对这家明星公司的投资机会,但都未能成行。
IT桔子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发生30起投资事件,2024年飙升至83起,而今年才过去1/4的时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48。
然而,在资本正上头的时候,朱啸虎向具身智能“泼了一桶冷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公司(金沙江 创投 )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但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
对于这一点, 机器人 公司星海图当日特意发布一份公告,称金沙江 创投 于2023年11月参与了星海图的天使轮融资,2024年5月向该公司提出股权投资退出的诉求,该公司予以积极配合,并在2024年9月协助其顺畅完成股权投资退出。
首要起因是,当前具身智能的商业路径还不明白,尤其是人形 机器人 。“我我们时常开玩笑说,如今是个人形 机器人 就会翻跟头,但商业化在哪里?以前最主要的市场需求是做研究,要么是高校,要么是你的竞争对手,今天又多了一个新客户——央企买回去做前台展示。但这种客户都不是我们喜欢的顾客,我们喜欢的是可持续的、能够给客户创造价值的商业化。”朱啸虎说。
另外,朱啸虎选择退出具身智能,还基于其“反共识”的投资策略。他表示:“因为现在共识高度集中,(具身智能)估值上涨得非常快,这种变成了我们早期VC想回避的赛道。”
资本是逐利的,站在投资方的视角,朱啸虎的决策无可非议,还有人觉得朱啸虎的话是忠言逆耳,正好让上头的市场清醒一下,因为有现成的案例摆在眼前。
最近,人形 机器人 领域知名 独角兽 企业达闼 机器人 被曝已经停摆,公司总部室迩人遐,据天眼查,这家公司直到今天完成5轮融资。4月1日,达闼老总黄晓庆通过公司公众号发文称:“作为全球云端智能 机器人 领域的开拓者,尽管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我们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锚点,坚守人形 机器人 产业化初心,在行业寒冬中稳步前行。”
也有人认为,朱啸虎是急于变现的心理状态,不适合做长期投资。据了解,同样作为投资阵营的张颖—经纬 创投 开创合伙人,在朋友圈发文称:“朱老板别闹。 机器人 领域蓬勃发展,大赛道,百花齐放,进程中有点泡沫也非常正常。时间拉长,人形 机器人 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朱老板这么一番话,我就好奇以后 机器人 赛道的优质公司谁还会跟他聊,更不用说拿他钱。”
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间
站在企业的视角,朱啸虎这番话惹了“众怒”。
据网上流出的截图,前阵子因为在街头跑步而吸引了公众眼球的众擎 机器人 ,其开创人赵同阳直接在朋友圈“开怼”,称朱啸虎是非常成功和精明的商人,更适合今年投入后年就见效的快餐式项目,AI和人形 机器人 不在其中。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形 机器人 企业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汽车从发明到普及花了多少时间, 机器人 就想直接享用?知是行之始,做 机器人 产品的都已经在努力了,科技还是在阶跃式进步的,有空军就会有踏空的,他一个人甚至以后有许多人出来,我们都不会回应的。埋头苦干,他日重逢。”
那么,接着,资本对具身智能、尤其人形 机器人 的投资热潮还能持续多久呢?文渊智库开创人王超对本站记者表示,人形 机器人 尚未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远未达到大众可接受的成熟度,资本市场对其的热爱难以持续,预计上半年热潮过后投资就会明显降温。
记者了解到,尽管在一级市场备受追捧,过去30天,人形 机器人 板块在二级市场有所回调,板块指数在3月份下跌1.62%,4月1日下跌1.03%。
张孝荣则认为,朱啸虎的退出可能对短时间市场情绪发生扰动,一些中小资本可能会更理性地去评估项目的商业化潜力,但不会逆转资本对具身智能产业的长期投资趋势,具身智能属于“新质生产力”范畴,应该会坚持长期战略,增进技术迭代,继续吸引多元资本入场。
具身智能,尤其人形 机器人 的商用进程,总体而言的确还处于萌芽阶段。正像朱啸虎说的,以前最主要的市场需求是做研究,要么是高校,要么是竞争对手,现在又有一些公司买回去做前台展示。宇树 机器人 出圈后,人形 机器人 的租赁市场也火了,但大部分都是用来在展会上表演。
好消息是,个别企业最近有了新突破。东风柳汽宣布将于其汽车制造工厂内部署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 机器人 Walker S1,并计划在上半年完成,应用于汽车整车制造,提升其制造工厂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水平及效率。这是全球第壹次人形 机器人 批量进入汽车工厂。
目前看来,人形 机器人 的应用,更多还是面向B端市场。王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人形 机器人 在B端市场的应用前景显然远胜于C端消费市场。“甭管是行业先行者还是新晋入局者,其产品落地主要聚焦于商场导览、教育实训等场景,这些领域存在明确的商业化需求和规模化应用基础,反观C端市场,现阶段购买行为多源于科技爱好者的尝鲜心理,而非刚性需求驱动,消费端的市场培育仍需时日。”
但不得不承认,人形 机器人 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在这个行业,没有理想主义很难坚持下去。赵同阳表示,人形 机器人 在五年之内几乎无处不在,是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以来最刺激的一次工业革命,甚至长远地改变人类历史,自己会率领团队用事实回应朱啸虎对行业的疑惑。
星海图则在公告中称,具身智能赛道长坡厚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各界的持续关注与鼎力支持,在探索未知与突破界限的征途上,呼吁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勇于创新、包容探索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