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落到实处】以投资者为本如何落到实处
【查看信息来源】 2-23 22:35:14自吴清履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敞开大门认真听取市场各方意见,且当机立断铁腕治市以来,A股市场低迷的氛围为之一振,上证指数在8个交易日内,连破2700、2800、2900、3000点四道关口,连拉八阳,治理指数和红利指数更是出现了30长时间以来罕见的九连阳。
各路专家和市场人士纷纷为管理层支招:如设立平准基金,为散户开辟T+0通道,对非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在笔者看来,A股之所以长期挺不起脊梁,关键还在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位,本质是以融资者为主体,而不是投资者为本的市场。长期以来,融资者对投资者索取过多、回报太少。
吴清上任以来,为啥市场一改颓势,从一片绿油油走向一片红彤彤?就是因为新主席明确提出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为啥治理指数和红利指数表现更为强劲?就是因为2亿股民看到了自己有可能从市场得到较好回报的期待。
那么,“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又咋成为行动、落到实处呢?
抓住中介机构、尤其是保荐人这个投资者和融资者的中间环节,也许是较为切实的破题和入口。
有统计显示,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暨率先试点注册制以来,A股共有1303家企业采用注册制实施IPO。1303家公司中,有18家目前市值已经接近IPO募资额,其中由 东兴证券 保荐的企业占了18家公司中的4家。
如 奥尼电子 ,2021年底IPO募资19.85亿元人民币,目前市值23.5亿元人民币。该公司上市后第壹份年报(2020年)盈利1.93亿元人民币,之后逐年下滑,2023年预告亏损1900万元至2400万元(扣非后亏损3200万元至3700万元),其发行价高达66.18元,市价最低跌至14.9元,目前也才20元多,投资者损失悲惨。稍作梳理,发现 东兴证券 保荐的多为上市前一年是盈利颠峰,之后业绩不断“变脸”。如 杰美特 ,上市前一年(2020年)盈利1.063亿元人民币,2023年预亏6900万元至9950万元; 和顺科技 ,上市前一年(2021年)盈利1.237亿元人民币,2023年预告盈利1400万元至1600万元; 爱克股份 ,上市前一年(2020年)盈利9862万元人民币,2023年前三季盈利仅为595万元。
更有甚者, 东兴证券 还是科创板退市第壹股泽达易盛(ST泽达)的保荐人,ST泽达欺诈发行且连续6年财务做假,2020年6月登陆科创板时,股票价格一度涨至86.28元/股,尔后一落千丈,退市停牌前跌至4.14元/股。在泽达易盛案中,退市公司的实控人和有关人员均被处以数千万元罚款,而 东兴证券 虽已经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直到今天还未受四处罚。
东兴证券 大股东为东方资产,属于央企上市公司,上市前投行业务处于挂“零”状态,2015年上市后发展迅猛,被业内称为“投行黑马”,公司豪言以“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为基本战略。数据显示,近一年 东兴证券 保荐家数为38家,终止撤否率达到近20%。
A股市场要从融资者为本转向投资者为本,要尽最大可能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加大分红(但也得看公司的实际发展,巴菲特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好像从不分红,仍然是给投资者造成丰厚回报的好公司),需要严刑峻法,加大查处力度可以震慑做假者。但十年时间中,至少上市了二、三千家公司,还有终止撤否的,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面全部倒查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只要抓住中介机构,尤其是作为保荐人的投行,把“申报即担责”真正落到实处即可。
股票有绩优股、垃圾股。投行者,全名投资银行,其本义就是为投资者服务、为投资者谋利益的。那些给投资人保荐好企业、造成回报和获得感的投行,理应评为A级。时间久了,投资者就会明白,买这些投行保荐的企业尽可以放心和长期投资,它们的市场规模就会越做越大。相反,那些把做假公司、业绩“变脸”公司不断推向市场的投行,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应该停止他们的业务资格,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重罚。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沪深A股市场约100家投行中,A级12家、B级67家、C级19家, 东兴证券 也被评为B级,它们的目标就是“大投行”,发行家数越多,募资金额越大,评级越靠前……久而久之,投资者为本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