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信息化】多部门密集部署 - 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查看信息来源】 2-28 0:24:53印发《 工业互联 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研究制定 工业互联 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调研中国 工业互联 网研究院……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加快部署,推动 工业互联 网发展再上新台阶。
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到中国 工业互联 网研究院调研,了解国家 工业互联 网大 数据中心 、新型工业网络等平台及实验室建设情况,观看 工业互联 网应用场景展示。金壮龙表示,中国 工业互联 网研究院要抢抓战略机遇,高水平建设国家 工业互联 网大 数据中心 。
据了解,国家 工业互联 网大 数据中心 已构建三大平台,分别是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工业数据资产登记确权平台。
其中,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具备参数选型、产品检索、供应链管理、产品模型库等功能,涵盖了 工业母机 、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工业 机器人 、汽车等重点领域。未来将建成全球最大的数字工品资源库,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
根据中国 工业互联 网研究院的计划,2024年到2025年,中国 工业互联 网研究院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壮大典型应用平台的生态,确立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影响力。
密集发布措施解决发展槽点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密集发布措施,推进 工业互联 网发展。
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领域 数据安全 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要求加强面向工业云、工业 大数据 、 工业互联 网平台等新兴应用的 数据安全 架构设计。到2026年底,基本建立工业领域 数据安全 保证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12部门近日联合印发《 工业互联 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行动计划》),从关键指标、重点领域、基础支撑、产业生态四个方面提出到2026年的发展量化指标,以加快推动标识解析规模化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责任人表示,标识解析体系能够对 工业互联 网中的各类主体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确保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可控,增进 工业互联 网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
为推动标识解析体系由“建”到“用”,《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服务企业突破50万家,应用拓展至60个行业,累计注册量突破6000亿个,日均解析量达3亿次以上。同时,在生产制造、消费品工业、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等领域初步实现规模应用。
工业互联 网将向细分垂直领域加速延伸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研究制定 工业互联 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从产业供给、深度应用、集群发展等方面推动“5G+ 工业互联 网”走深走实,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实施新一轮 工业互联 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 工业互联 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突破制约规模应用技术瓶颈。
金壮龙表示, 工业互联 网是 新型工业化 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要持续提升 工业互联 网创新能力,增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水平、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为大力推进 新型工业化 提供坚实支撑。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 工业互联 网产业增加值贡献规模将达4.69万亿元人民币。 工业互联 网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规模将分别达到0.06万亿元、2.29万亿元、2.34万亿元人民币。
北京 东方国信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规划中心总经理李航认为,接着, 工业互联 网将加速向细分垂直领域延伸,深度解决行业发展的槽点问题,制造业的综合能力会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