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备受期待 - 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民企参与

查看信息来源】   2-28 7:33:02  

  过去的一年是民营经济的“政策大年”,“两个毫不动摇”成为高层会议上提及民营经济发展时最常强调的关键词,被称为“新31条”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在7月份发布,随后的半年中,发改委建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多个部委出台了涉及数十项针对性配套措施,尤其是在年底,金融部门也专门出台了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措施。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民营经济增进法起草工作也正式启动,如何让民营经济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焕发活力,无疑也是接着一段时期的重要议题。

  民营经济增进法呼声渐起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升,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3.3%,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实践中民营经济存在法治保障不到位的问题,近年来,针对民营经济专门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2月21日,司法部、国家发改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组织召开民营经济增进法立法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对峙法的意见建议。会上,司法部部长贺荣强调,民营经济增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

  民建中央拟提交的《关于尽快出台〈民营经济增进法〉的提案》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将民营经济增进法作为重大立法、应急立法列入2024年度立法计划,并争取在2024—2025年正式制定出台。

  近年来,中央出台的保护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大多没有实现法律化,已出台的一些关于增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等,在法律位阶和效力上仍然较低,且缺乏系统性。

  “民营经济的投资信心、企业成长,不能单纯依靠政策,融资难、融资慢、市场准入不平等、选择性监管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立法给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更多保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对于民营经济增进法的内容,民建中央提案建议,一是从法律层面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和民营经济的定义、性质、范围、地位、作用等进行明确。

  二是对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市场准入、招投标、投融资等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为民营企业提供与国企、外企同等的国民待遇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会,推进构建市场公平竞争机制。

  三是对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公共服务、政企关系、统计监测、征信建设、人才引进培养、职称晋升等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

  四是加强对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的整顿治理,加大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严格区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涉刑事案件非法财产与合法财产,建立明晰的界限和有效的保护机制。

  刘俊海表示,民营经济增进法就是要围绕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最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目前,民营企业的核心诉求都离不开“平等”与“公平”两个关键词,应确认民营企业的平等法律地位、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保障民营企业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的平等监管,监管者务必对各类企业平等一体监管,不能搞双重标准执法等。

  鼓励民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尤其是以推翻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 新产业 、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国家 知识产权 局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 专精特新 “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可以大有作为。

  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梯度培育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培育多元化的未来产业推进力量。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在对去年两会《关于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助推企业科技创新的提案》的答复中表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接着将创造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继续施展好资本市场支持“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作用,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增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力军作用的施展。

  不过,目前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好比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尤其是法治环境还须改善,民营经济实际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对有限,国有资本对民营企业引导不够。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应当根据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天公地道,平等对待。同时,通过深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让民企有更多进入垄断行业进行投资的机会。尤其是一些规模大、产业链长的中央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化整合,带动民企共同发展。

  民建中央也在拟提交的《关于鼓励和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案》中建议,应当积极为民营企业投资、运营松绑,完善公平市场环境。好比,系统梳理和废除限制民营企业准入的政策,清查整顿隐性壁垒,发布相关政策通知,定期公示清理成果;探索拓宽民营企业准入领域,鼓励各省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领域项目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包含民营企业投资基金运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大投资项目市场化入股等多种方式并存的民资投资图景,在重大项目、政府投资项目中对国企民企天公地道。

  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和企业预期

  我国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互为主体。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小企业整体运行向好。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平均值为89.2,指数累计上升1.1点,扭转了过去两年指数连续下降局面,进入2024年,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再度上升达到89.2,环比上升0.2点,高于2023年同期,反映当前中小企业运行显现动身展信心有所提振、市场预期逐步恢复。

  不过,中小企业协会的分析文章指出,当前小微企业困难仍较突出,普遍面临经营信心不足、需求偏弱、成本上升、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拖欠等诸多问题,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知识产权 保护便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项,对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民建中央在拟提交的《关于加强新兴领域 知识产权 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提案》中建议,尽快推动企业技术秘密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增加新技术、新业态的保护内容,细化技术秘密内涵界限、审理程序、举证规则等,加大对泄密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具体罚款标准,进一步提高保护技术秘密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国家 知识产权 局也在2月27日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专利产业化增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未来将以专利产业化增进中小企业成长为主线,强化 知识产权 普惠服务,在此基础上筛选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建立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按需匹配 知识产权 、产业、金融等惠企政策,探索形成以专利产业化增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但目前民间投资仍存在信心不足、增速低位运行等现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0.4%,降幅比前三季度和1—11月份分别收窄0.2和0.1个百分点。

   中国银河 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扩大民间投资对于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稳定市场预期、增加就业岗位、增进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预期增长,进而推进形成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非常重要。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放缓,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拖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中的非经济因素也强逼民间投资外迁。这时,也应当看到,民间制造业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中高端产业投资动力旺盛。

  民进中央拟提交的《关于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进形成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的提案》建议,当前应当加大金融支援力度,着力缓解融资难问题,加大对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清理拖欠账款工作督促力度。同时,激活投资和消费热度,提升市场活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支持民间资本在文化医疗养老等领域加大投入,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提振企业投资信心。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  【政务服务】  【王历彩】  【升级版】  【终极版】  【四川省】  【合法权益】  【税务行政处罚】  【安徽省】  【生产力】  【胡旭波】  【迈瑞医疗】  【惠泰医疗】  【市场监管总局】  【基础设施】  【奥康国际】  【2024】  【并购重组】  【半导体】  【国家发改委】  【侵权纠纷】  【北交所】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2025】  【鑫元基金】  【招商轮船】  【科技引领】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