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2023】锂电市场-内卷- 上下游业绩表现分化

查看信息来源】   3-1 19:59:16  
2023】【碳酸锂】【新能源汽车】【上下游


K图 300750_0


K图 002594_0


K图 002074_0

  随着碳酸锂价格下滑, 锂电池 市场在2023年经历了剧烈波动,供需关系失衡,竞争愈加激烈,形成了明显的分化趋势。

  从A股锂电企业逐渐发布的业绩预告来看,上游锂矿企业整体业绩呈下滑态势,而 宁德时代 (300750.SZ)、 比亚迪 (002594.SZ)、 国轩高科 (002074.SZ)等电池龙头企业却逆势增长。腰部电池厂则在市场争夺战中承受了巨大压力。

  真锂研究开创人、总裁墨柯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产能过剩到重新建立平衡,这是残酷的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一部分产能被市场淘汰,才能重新建立平衡。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来保持利润,而腰部公司或将面临 储能 电池对低端市场的冲击。”

  市占率卡位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 国新能源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

  然而,2022年,我 国新能源 汽车全年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

  相比之下,2023年 新能源车 产销量增幅出现明显回落,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加白热化。2024年春节刚过,部分 新能源车 企便纷纷降价抢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 锂电池 大约占据新能源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此前,碳酸锂价格处在高位之时,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压力较大,而随着电池价格的下滑,变相为 新能源车 的价钱战提供了更大空间。”

  记者了解到,在经历2023年原材料价格狂跌后,市场供需失衡,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目前更关注如何利用现有产能,保持出货量,提升市占率水平,而非盲目扩张新产能。”

  墨柯认为,低效产能即便继续上马,对于企业而言也其实不是好事,反而可能因固定资产折旧压力拖累利润水平。

  争抢市占率的卡位战,在2024年年初便开始上演。2023年, 比亚迪 凭借超100GWh的磷酸铁 锂电池 装车量和超四成的市占率,第壹次赢得磷酸铁 锂电池 领域的榜首之位。然而,2024年1月, 宁德时代 重新夺回磷酸铁 锂电池 领域的装车首位,市占率达39.81%,与 比亚迪 拉开了近9个百分点的差距。

  记者了解到,2023年8月, 宁德时代 正式发布基于磷酸铁锂材料的神行超充电池。这款电池产品目前已经应用在最新发布的极氪001之上。这款产品的技术突破便是在磷酸铁锂的系统中实现了快充。

  另外,快充磷酸铁 锂电池 产品也得到行业内企业的迅速跟进。2月1日,江淮瑞风RF8上市,其搭载了 亿纬锂能 (300014.SZ)的首款大圆柱电池。 江淮汽车 官方网站信息显示,RF8搭载的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并可实现快充。

  另据 欣旺达 (300207.SZ)方面透露,其目前已开发完成4C磷酸铁 锂电池 ,后续将会召开相关产品发布会。

  上下游业绩分化

  受上游碳酸锂价格波动影响, 锂电池 企业的收益空间被压缩。在此环境下,上下游企业的业绩表现显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

  其中,上游锂矿企业首先受到冲击。记者了解到, 天齐锂业 (002466.SZ)和 赣锋锂业 (002460.SZ)两大巨头均预计2023年净收入大幅下滑。 天齐锂业 预计净收入下滑62.90%—72.56%,而 赣锋锂业 也预计净收入下滑79.52%—69.76%。 赣锋锂业 方面将业绩下滑的原因归咎于锂行业周期性影响和终端需求增速放缓引发的锂盐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而 天齐锂业 方面则表示,受锂化工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下降,锂化工产品毛利下降。

  另外, 盐湖股份 预计2023年净收入同比下滑约51.17%—47.96%。

  与上游锂矿企业的惨淡业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部分电池企业却显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

   宁德时代 预计2023年净收入增长38.31%—48.07%。 宁德时代 方面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新技术、新产品逐渐落地、海外市场拓展加速、客户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和产销量较快增长等原因的推动。

  同样实现业绩增长的还有 国轩高科 ,其预计2023年净收入同比增长157%—253%。 国轩高科 方面表示,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和 储能 锂电池 市场需求旺盛,公司 锂电池 业务高速发展。

  然而,其实不是所有电池企业都能在市场竞争中独善其身。 孚能科技 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其2023年营业收入164.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4%,而净收入则亏损21.41亿元人民币。对此, 孚能科技 方面表示,公司2023年期初存在大量高成本库存商品和原材料,而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随原材料现货价格下调,造成公司2023年内毛利明显下滑。由于上述成本及售价影响,2023年度公司按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了存货降价准备5.15亿元人民币。

  对于上下游企业业绩的分化现象,墨柯认为:“2023年碳酸锂的价钱下滑速度超出预期。电池厂生产产品需要大约两个月的周期,当电池厂的产品出厂时,上游原材料的价钱已经进一步下跌。虽然诸如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 等企业净收入同比增长,但其毛利率水平预计显现下滑态势。”

  记者了解到,2023年碳酸锂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影响,价格直线下降。生意社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工业级碳酸锂国内混合均价为504000元/吨,当时间来到2023年12月31日价格下跌至94000元/吨,降幅达81.35%。

  价格继续下探?

  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锂电市场经历了从僧多粥少到产能过剩的剧烈变革。如今,这种过剩局面似乎仍未扭转。

  记者了解到,2月29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报价为96000元/吨—102500元/吨,均价为992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0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报价为90000元/吨—95500元/吨,均价为927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000元/吨。然而,据墨柯预计,2024年碳酸锂价格或将下探到7万元/吨的位置。

  “虽然2024年碳酸锂价格仍将处在低位运行,但其调整幅度已经有限,电池厂承受的价钱波动压力相较2023年要小一些。”墨柯说道,“从产能过剩到重新建立平衡,这是残酷的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一部分产能被市场淘汰,才能重新建立平衡。”

  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及融资环境收紧环境下,自2023年以来, 锂电池 企业资本支出明显收缩。 中金公司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核心 锂电池 企业资本支出同比下滑31%。

  据 中金公司 测算,2023—2025年锂电产业供给端/需求端边际增量分别为630/378GWh、625/438GWh、698/598GWh;2024年年末—2025年 锂电池 供需关系有望迎边际改善拐点。

  金十期货统计数据显示,供应方面,今年3月国内碳酸锂总产量预期为44048吨,环比增加30%,供应端仍有待复工复产。需求方面,中间生产环节2月订单部分提前生产,预计3月订单恢复正常,因此环比增速或较为亮眼,但实际难有明显增量。新能源汽车方面,产销双双环比放缓,库存压力有所缓解,2月销售数据表现平平。供应端扰动和环保问题可能会造成价格短时间内偏强,且仓单库存近期出现连续消化,但仍有不小的库存和远期现货流通量增加的压力。

  其实,在头部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来保持出货量提升市占率的同时, 储能 市场的产品正在蚕食低端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墨柯指出,从技术路线来看, 储能 电池和动力电池存在互换性,而 储能 电池在成本方面有优势,对于低端动力电池市场存在竞争的存在性。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Ultra】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翔丰华】  【项目投资】  【动力电池回收】  【黄宏生】  【选择题】  【企业家】  【国海证券】  【蔡雨洋】  【证券账户】  【2023】  【买卖证券】  【万向钱潮】  【一二三】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审计机构】  【星邦互娱】  【2024】  【IPO】  【游戏公司】  【全国第一】  【净利润】  【广汽集团】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  【终止上市】  【*ST嘉寓】  【交易日】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