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财政资金】政府过紧日子 - 关键在构建花钱问效长效机制

查看信息来源】   3-11 12:15:17  
财政资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一丝不苟,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等,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这的确获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地方仍旧存在突击花钱、资金浪费等现象,政府行政支出压降的空间仍有,但长远看逐步减小。

  笔者认为,当前最为关键的是,务必遏制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上马无效、低效但投资额大的基建类项目,尤其是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项目。相比于控制政府行政支出,控制该类政府投资项目节约的财政资金更为可观。这背后需要抓紧构建一套真正花钱问效的长效机制,破解财政“花别人的钱为别人服务不讲节约、效果”的困扰,真正将紧日子落到实处。

  笔者最近观察各省份今年预算报告,发现2023年部分省份行政运转性等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得到一定压减。

  好比2023年 湖南省 直部门一般性支出预算累计下降31%,广东压减10%。北京去年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紧急非刚性支出23.9亿元人民币,“三公”经费减少5%。重庆去年压减各类支出55亿元人民币。

  不过要把紧日子落到实处,还面临不小的挑战。

  好比,江苏今年预算报告直言,少数部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到位,突击花钱和资金浪费现象仍有发生。陕西今年预算报告称,部分单位“过紧日子”意识不强,在会议、论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铺张浪费现象。

  为了落实过紧日子,今年部分省份继续压减一般性、非刚性、非急需支出。

  江苏预算报告要求,今年省级部门预算公用经费统一压减 10%,运转类项目连续两年预算执行率偏低的压减很多于 5%。贵州预算报告提出,今年继续压缩因公出国、展会论坛等公务活动经费,一般性支出压减比例很多于10%。天津预算报告提出,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压减公用经费、差旅费、会议费、信息化系统运维费预算。

  但行政类开支经过多年压降,实际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可腾挪出的钱财规模也不大。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中国各地区财政发展指数报告2022》,2008年以来行政管理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明显下降,从2008年的15.25%降至2021年8%左右,近年在8%左右小幅波动。今年一些地方“三公经费”预算数预计与去年持平,对行政类开支进行总额控制,严控新增也成为一些地方重点。

  有地方财政官员跟笔者交流时也表示,经过多年压降,行政运行支出压降空间已经相对有限,腾出的钱财规模与财政支出总额来比的话,也比较小。但无效政府投资类支出压减空间较大,而且制止该类项目盲目上马,节约的财政资金规模很大,这才是过紧日子需要关注的焦点。

  今年1月央视播出的反腐专题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中,披露了落马的 贵州省 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再勇在担任 六盘水市 委书记期间,不顾地方财力和自然风光资源不多等实际情况,推动兴建了23个旅游项目,其中有16个项目已经被 贵州省 列入低效闲置项目,仅债务利息一项就给国家造成了9亿余元的重大损失。他主政六盘水的三年多里,当地新增债务达1500亿元人民币,从2013年到2017年债务增长率超300%,给当地留下了极其繁重的负担。

  像李再勇该类官员,为了政绩盲目上马形象工程、低效项目,从而造成财政资金损失和繁重债务负担的,其实不是个案。

  谈及违规举债拼政绩的心理,李再勇说:“如果那时我借的这笔钱要由我来还,我肯定不会去借,可是由政府来还我就去借了,反正过几年一换(岗位),一拍屁股走人,后边继任者谁来接谁担责,有点击鼓传花的味道。”

  这段话袒露出过紧日子背后财政资金使用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即花别人的钱为别人服务,不讲节约不讲效果。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官员花纳税人的钱给纳税人服务,要想做到省钱又问效,就需要一套长效机制。

  为了提高财政资金花钱效应,中国这么多年从预算资金安排、预算绩效管理、硬化财经纪律、各类监督等层面都做了很多事情,但相关体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健全。

  好比,致力于“花钱问效”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已经推行多年,但如何真正建立一套科学正确的评估指标体系,真正将评价结果跟预算资金安排、问责等挂钩,仍有待继续推进。如何真正遏制一些地方官员为政绩盲目上马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有许多工作需要落实。

  目前很多地方也在推出健全过紧日子常态长效机制。

  河南预算报告就提出,今年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各市县推进的展馆类项目、没有效益的条件设施类项目,不是必要的一律先暂停,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腾出资金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和关键环节。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最近公开表示,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部今年将从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抓好过紧日子的执行、强化过紧日子的监督三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作者系第壹财经记者)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