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中国光大银行】创新思路激发消费潜能

查看信息来源】   3-12 4:21:34  

  我国消费潜能不仅体现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更体现在消费结构与消费偏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引发的质的飞跃上。个性化、悦己化、健康化、创新化等新消费需求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在消费领域应用持续深化,将是高效激发消费潜能的创新思路。

  既有强烈消费欲望,又有支付能力的社会群体是激发消费潜能的有力支撑。

  “Z世代”的消费潜能值得挖掘。“Z世代”人口达到2.64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9%,更加追求个性化消费、品质消费,在情感消费、兴趣消费、体验消费等方面的支付意愿要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定制、独家产品、个性化服务、体验消费、国潮国货国牌等文化附加值、创意附加值、情感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潜能较大。以“Z世代”为代表,以社交价值为起点的消费也正在兴起,消费潜能进一步彰显。数据显示,84%的受访者曾有过以社交媒体为方向的消费行为。

  银发消费的潜能不可忽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2023年老年用品市场规模达5万亿元人民币。老年人负债率较低,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消费潜能较大。以旅游为例,随着“60后”步入退休年龄,老年旅游消费的潜能正在释放。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老年旅居康养发展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老年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1.14万亿元人民币。与健康相关的消费已成为老年群体最突出的切实需求,达到万亿元级市场规模。

  中等收入群体正成为消费的中坚力量,具有最大的消费潜能。中等收入群体对健康、即时、便捷、便利、智能等有着更高要求,文化、旅游、娱乐、教育等方面的精神消费占比将持续提升,这意味着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消费潜力还将有巨大的提升。

  消费潜能的激发需要持续提升供给侧创新能力。

  积极推动服务业数字化,扩大服务消费。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2%。从国际经验看,我国服务消费占比仍有20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空间,具有很大潜力。服务消费本质是体验性的,存在着突出的信息不同步,数字化能够解决服务消费进程中的信息不同步问题,从而将服务消费的潜力释放出来。以家政服务行业为例,通过数字化解决家政服务进程中的槽点问题,使潜在需求变成现实消费动力。

  产品、功能、业态、模式创新创造新消费。通过对消费者需求槽点进行深入分析,持续对产品和功能进行创新,从而激发新的切实需求。根据中国 智能家居 产业联盟的数据,2023年中国 智能家居 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157.1亿元人民币,出货量为3.3亿台。随着 人工智能 的快速发展,家用服务 机器人 产品将进一步成熟,这将带动新的消费。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服务 机器人 市场规模已达51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将达到857亿元人民币。

  新技术缔造新场景引致新消费。利用新技术,重塑供应链,创造新场景,深度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通过深度融入体验、娱乐、社交等元素,缔造沉醉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数实融合消费新场景,使消费行为从品牌化向场景化转换,将极大拓展消费需求。例如,利用XR技术,超脱物理定理的制约,超越时空的娱乐体验,随时随地给消费者造成快乐,从而推动文化娱乐等相关消费。

  消费潜能其实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配合。

  一是需要培育与提升消费能力。消费能力包含收入、预期、时间等要素。随着消费潜能向服务消费转型,时间要素在消费中变得更为重要。文化、旅游等具有较大潜力的精神类消费,往往是时间密集型的。应积极进行灵活休假试点,为服务消费提供时间要素。

  二是增强促消费政策的一致性。消费潜能较大的服务消费等,需要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这要求对促消费政策进行梳理与整合,从而提高促消费政策的一致性。

  三是优化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提高供给效率。鼓励供给侧创新,对与新产品新服务相关的审批、监管等体制进行创新,简化审批流程,取消不得人心前置审批事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容错机制。强化监管协调,避免交叉重叠、监管空白、监管冲突等。

  四是完善消费环境。优化农村等消费环境。针对保健品直播乱象、医美服务恶意推销、网络销售夸大宣传价格欺诈、 大数据 杀熟等新业态催生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适应网络化数字消费的新形势,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通顺消费者投诉渠道,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