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百果园】蓝鲸315 - 百果园-化腐朽为神奇- 腐烂水果制果切 过期水果店内卖

查看信息来源】   3-15 22:17:38  

  百果园主打高端水果,“贵”一直是其鲜明标签。在社交媒体上搜索百果园,不乏“一个苹果23.5元”、“一个西瓜90元”的吐槽。销售端,百果园也推出“不好吃三无退钱政策”,力求将高端形象深入人心,但 食品安全 频出的状况似乎与其缔造的高端形象不符。

  最近,据湖北经视报道,百果园门店存在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任鲜果售卖、随意定义车厘子等级等乱象,与其高端定位格格不入。

  另外,微薄的净利率、强敌环伺的市场格局依旧是百果园当前面临的困扰。内外忧患的百果园下一步该怎么走?

   食品安全 懊恼频现

  据湖北经视报道,记者应聘百果园武汉银海雅苑门店的店员岗位,门店店长在应聘中表示虽然记者没有拿到《食品健康许可证》,但也可以马上上岗。工作期间,记者发现店内小型冰箱存有不新鲜、腐烂的水果,店员趁没有顾客时将腐烂的苹果、橙子制作成高价果切,甚至称之为:“化腐朽为神奇”。

  另外,记者还发现门店销售隔夜开切的水果的情景十分普遍,并对顾客谎称是当日现剥。然而,记者在百果园员工培训中了解到,百果园门店售卖事先切好的果切拼盘、隔夜开切的水果和过期水果都属于违规行为。

  报道中称,百果园设有督导经理对门店进行巡查,督导经理在上述门店中发现保质期为两天,但已售卖四天未下架的过期红树莓。该督导经理未监督门店店长为过期红树莓买单,随后店长要求店员当日内务必卖出上述过期红树莓。记者另获悉,蜜凰冰糖梨这一单品在很多门店都是过期售卖的。

  蓝鲸财经记者就此事联系到百果园相关职员,对方回应称:公司已经在处理了。

  其实,这不是百果园第壹次被爆食安问题。此前的2022年5月,百果园刚发招股书,就被曝旗下加盟门店用变质水果做果切、售卖发霉苹果、以次充好,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次日,百果园发表致歉声明,表示将对门店管理做持续改善与升级。

  然而看向具体实操,百果园的品质体验仍有待提升。

  2023年,百果园又因水果中农药超标被罚款。天眼查App显示,百果园全资子公司上海百果园实业有限公司因水果含农药超标,被上海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9.3万余元。处罚事由显示,百果园一加盟水果店销售的翠冠梨吡虫啉不符合要求,检验结果不合格,该翠冠梨系订购自百果园。

  根据第叁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数据显示,标记为“百果园”的相关投诉高达2000余条。梳理近半年投诉,仍不乏“礼盒水果变质”、“水果不新鲜,商家不处理”、“坏果”、“发霉”等敏感的质量品质疑问。在一些外卖平台,也有消费者留言称,在百果园买到了不新鲜的水果。

  有疑问声称,百果园发生如此乱象的原因,与公司为谋利润所采用的快速扩张的加盟模式不无关联。

  据百果园2023年半年报,截至2023年6月末,百果园线下门店合计5958间门店,其中加盟门店5945间,自营门店13间;自营门店占总门店比例仅为0.2%,较2022年上半年净增加门店507家。

  在业内人士看来,加盟模式下,总部对单个加盟店的实际运营控制力度可能相对有限,若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管机制,就可能造成个别加盟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忽视 食品安全 规范。

  另外,百果园定位高端,甭管是品牌对水果提出的鲜度标准、还是“三无退货”规则等,其中压力多少会转移到加盟商的运营中。

  百果园自己也承认:“我们的加盟商独立管理业务,自行负责各自门店的日常运营。因此,我们加盟门店的成功及品质最终决定于该等加盟商自身。”

  盈利能力羸弱

  再来看业绩情况。据百果园2023年中报,其营业收入62.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6.4%,归母净利上涨34.1%至2.6亿元人民币。

  具体来看,百果园水果及其它食品销售收入为61.17亿元人民币,约占集团总收入97.2%。来自特许权使用费及特许经营业收入入、会员收入及其它收入的占比不足3%。

  对照整体体量发现,62.94亿元的营业收入,对应的净收入却不到3亿元人民币,盈利能力薄弱性可见一斑。

  其实,营业收入高、净利低的业绩“虚胖”是百果园本就存在的问题。 东方财富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9.76%、9.12%、11.24%、11.62%、11.32%。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生鲜电商行业的毛利率上限在30%,行业平均毛利率在15%左右。

  可以发现,百果园的毛利率表现较行业水平不占优,即便与同为上市公司的洪九果品对照也不占优势。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的洪九果品,毛利率为15.37%。

  究竟是何原因呢?

  这与水果生意“高损耗、低毛利”的特性相关。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蔬果从生产者到终端经销商的损耗率在20%,从终端经销商到终端消费者,会再发生10%损耗率。

  不同于蜜雪冰城向加盟商售卖原料的那般省心,百果园的收入基原本自于把水果卖给加盟商,那它的支出也基原本自于水果采购。招股书坦言,过高的采购成本直接影响了百果园利润率。2020年至2022年,百果园销售成本占总收入比达90.9%、88.8%和88.4%。

  品牌左右逢敌

  即便坐稳“水果零售大王”的头衔,但百果园尚不能高枕无忧。

  纵览水果行业,可谓巨头环伺、群狼相随。

  在头部,“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三大巨头多年争霸,显现出鼎足之势的态势。洪九果品、百果园先后于2022年、2023年登陆资本市场,仅有鲜丰水果在2020年和2021年两次冲刺上市均未成功。

  三家“巨头”的经营模式亦有所不同。洪九果品主打“端到端”模式,从原产地直采,再经过自有工厂的加工分拣,直接销售给国内各地的终端批发商、商超、新兴零售商。百果园则是本地O2O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布局,可通过自营App及第叁方O2O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生鲜水果外卖服务。鲜丰水果则是典型的B2B模式,定位于集 新零售 、智慧 冷链物流 和供应链B2B平台于一体的全球化企业。

  在中西部,由于产业的低门槛特征,显现出“分食者”众的状态,农贸市场、现代零售、电商渠道等竞争激烈,产业格局高度分散。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水果零售行业高度分散,2021年前五大参与者合计才占3.6%的市场份额。

  近几年,随着消费数字化和精细化的持续发展,生鲜电商、 社区团购 等新兴零售商纷纷瞄准了鲜果业务,强势进场,进一步挤压果业资源。从拼多多、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等巨头瞄准社区电商,美团买菜、淘宝买菜等业务纷纷上线,到 永辉超市 、盒马等零售商也开始采用前仓模式进行本地配送……

  百果园能否在分散的市场中优势出圈或打破现状,需静待时间的检验,但第壹要做的事情就是管控好加盟门店,减少食安事故发生。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南京公用】  【宇谷科技】  【2023】  【标的公司】  【电池续航能力差】  【能之光】  【毛利率】  【子公司】  【长城国瑞证券】  【首席信息官】  【厦门证监局】  【信息技术】  【五一视界】  【数字孪生】  【上半年】  【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港交所】  【数字孪生第一股】  【金花股份】  【邢雅江】  【三季度报告】  【董事长】  【*ST卓朗】  【2019】  【卓朗科技】  【中国证监会】  【重大违法】  【强制退市】  【财务造假】  【长三角】  【2018】  【美邦服饰】  【投资性房地产】  【周成建】  【泰豪科技】  【净利润】  【鼎镁科技】  【自行车】  【北交所】  【独立性】  【IPO】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