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深交所】1.86亿元未追回!飞凯材料自曝遭遇合同诈骗 - 深交所追问

查看信息来源】   3-20 12:56:12  

K图 300398_0

  离正式发布2023年年报仅剩十天, 飞凯材料 (300398.SZ)突然宣布遭遇了合同诈骗,未追回账款金额高达1.86亿元人民币。

   飞凯材料 董秘办职员对界面新闻回应:“本次涉合同诈骗中业务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经营,报案了期待能多追回来多一点,目前交易所已经下发关注函。”

  “诈骗方”为另一家上市公司 清越科技 (688496.SH)的联营公司,且 清越科技 多位高管曾在该“诈骗方”公司任职。 飞凯材料 公告被合同诈骗收到立案决定书后, 清越科技 未在最短的时间对该合同诈骗事项进行公告说明。3月20日上午, 清越科技 董秘办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公司也是才理解涉及这个合同诈骗案,正在核对中。

  该事件中值得探究的是, 飞凯材料 是向供货商指定的采购商进行销售,后续销售款收不回造成合同诈骗发生。该等模式下的交易是否存在商业实质?

  怎么“被坑”的?

   飞凯材料 在公告中披露了本次遭遇的时间线。

  2021年6月起, 飞凯材料 及下属子公司与江苏鑫迈迪电子有限公司(简称“鑫迈迪”), 和鑫迈迪指定的采购商枣庄睿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信息有限公司(简称“枣庄睿诺光电”)开展贸易合作,并分别签署相关合同。

  主要业务流程为: 飞凯材料 或下属子公司向鑫迈迪采购产品并销售给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按签署的合约条款向 飞凯材料 或下属子公司支付货款。

  这是 飞凯材料 本次交易的条件背景。颇有疑问的是, 飞凯材料 与鑫麦迪是否存在其它约定或关联关系?不然为啥要向鑫麦迪指定的采购商销售呢?

  针对这种做法,一位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只起到了中间通道的作用,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该等交易疑似其实不具备商业实质,一买一卖之间对上市公司净收入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可是,这种模式的交易能够营造出‘产销两旺’的格局。另外,在涉及到财务类退市风险时,营业收入是极为重要的财务指标。从动机上而言,不能排除上市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虚增营业收入的存在性。”该人士进一步称。

  接着看本次“诈骗”始末,“事情败露”在2023年12月末, 飞凯材料 全资子公司安徽晶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晶凯电子”)发现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累计应付晶凯电子账款大增至约2.02亿元人民币,出于谨慎的视角,晶凯电子终止了该业务并敦促对方及时还款。

  之后,晶凯电子在对方付款逾期后逐渐发现上述业务存在诸多异常情况,开始意识到可能存在合同诈骗,并于2024年3月向 安庆市 警方报案。2024年3月15日,晶凯电子收到 安庆市 公安局宜秀分局出具的《立案决定书》,决定对晶凯电子被合同诈骗案立案侦查。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构成要件,一是行为人要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二是行为人虚构事实并以合同为载体实施其诈骗行为,三是涉案金额达到刑事追究责任的追诉标准。因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追诉标准各地不尽一致,通常而言,诈骗金额高于2万元在大部分地区均已达到追诉标准。

  据 飞凯材料 公告,目前 飞凯材料 及晶凯电子正在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相关工作,涉及的其它应收款余额为1.86亿元人民币。

  3月20日,界面新闻记者致电 飞凯材料 董秘办,对方职员表示对为何要向鑫麦迪指定的采购商销售等交易细节问题了解有限,“这也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经营,报案了期待能多追回来一点是一点。交易所今天对市场疑惑的问题已经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对整个事情做详细说明,后续关注公告。”

  深交所关注函显示,要求 飞凯材料 说明公司与鑫迈迪、睿诺电子和睿诺光电等实体签订若干购销合同的业务背景、原因,相关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结合该等交易的期待收益和风险敞口说明其是否具备商业合理性,相关交易是否存在变相财务资助或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

  另外,深交所还要求 飞凯材料 详细说明截至回函日公司被合同诈骗的详细情况,包含但不限于业务种类、涉及产品、涉嫌违法犯罪表现具体内容、公司发现时间、涉及资金金额、资金最终流向、案件进展、对公司近三年主要财务指标及会计科目的影响等。

  “诈骗方”是哪个?

  界面新闻向枣庄睿诺电子、枣庄睿诺光电的公开邮箱发去邮件,但均被退回并显示“邮箱地址不存在”。不过,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其实不是“无名之辈”,且和另一家上市公司渊源颇深。

  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分别建立于2016年12月、2018年1月,枣庄睿诺电子持有枣庄睿诺光电100%股权,两家公司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和 专精特新 企业,业务经营范围包含显示器镀膜,柔性电子器件,配套材料及组件的研究、生产、组装、销售等。

  枣庄睿诺电子由枣庄 维信诺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8月更名而来,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亿达企业有限公司、 清越科技 、冠宏国际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3.33%、33.33%、29.17%,除 清越科技 外,其余两家股东为注册在香港的企业。

  界面新闻注意到, 清越科技 多位高管曾就职于枣庄睿诺电子。 清越科技 老总高裕弟、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孙剑在2016年至2019年分别任枣庄睿诺电子老总、总经理,董事李国伟2016年直到今天任枣庄睿诺电子副老总。

  截至3月20日上午, 清越科技 暂时还未就此时发布公告说明。3月20日, 清越科技 董秘办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也是才理解涉及这个合同诈骗案,正在核对中。对于近期公司层面是否有收到枣庄睿诺电子经营异常的消息,该人士表示具体不了解,后续会做公告。

   飞凯材料 和枣庄睿诺是自2021年6月起开展交易,这期间枣庄睿诺的营业收入也迎来大幅提升。

  从 清越科技 财报中可了解到,2021年至2022年,枣庄睿诺电子的总营业收入分别为5046.44万元、2.24亿元人民币,净收入分别为-116.48万元、-169.54万元。2023年上半年,枣庄睿诺电子营业收入为1.91亿元人民币,净收入377.32万元。

  另外,作为本次交易中为 飞凯材料 指定买家的产品供货商,鑫迈迪的背景也值得推敲。

   飞凯材料 财报显示,鑫迈迪为 飞凯材料 2022年第壹大供货商,2022年 飞凯材料 向鑫迈迪采购额约2.1亿元人民币,占总采购比例的9.33%。

  关于鑫迈迪的公开资料较少,天眼查资料显示,鑫迈迪2017年6月成立,为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375万美元。其实控人为KOO KHOO BAK,马来西亚籍,在2016年11月前为新四板挂牌公司伟裕(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股东。

  业绩腰斩后再缩水

  该合同诈骗案令 飞凯材料 2023年业绩面临进一步缩水。

  根据公告,上述案件的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结果尚未确定,涉及的其它应收款余额1.86亿元人民币,预计将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发生重大不利影响。

  此前2024年1月31日, 飞凯材料 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净利同比降幅为40%至55%。当时, 飞凯材料 未发现上述业务涉嫌合同诈骗,仅根据账龄计提了坏账准备202.1万元人民币,本次立案将影响公司对上述其它应收款的计提比例,影响公司2023年业绩数据。 调整后预计2023年归母净收入1.03亿元至1.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48%至76.32%。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3月6日, 飞凯材料 同时公告两名“年轻的元老”辞职。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曹松和董事、副老总兼总经理苏斌均因为个人原因辞职,两人任期均不满一年,自2020年起,苏斌就是所有高管中领取薪酬最高者,2022年税前薪酬高达273.11万元。

  合同诈骗案的袒露是否在上述两位高管接连辞职中已经有显现?

   飞凯材料 董秘办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不知晓两位高管离职是否和这个事有关系,但除了这两位高管公司目前高层人员稳定,员工也都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资料显示, 飞凯材料 主要从事高科技制造领域适用的屏幕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及紫外固化材料等的研究、生产和销售。近几年盈利较为正常,2021年跨过3亿元门槛后2022年攀升至4亿元以上水平。

  上市近十年来, 飞凯材料 规画过两次定增和发行过一次可转债,2020年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8.09亿元人民币,值得强调的是,其2020年发行可转债的5项募投项目直到今天除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外,其余项目有的变更有的缩小投资规模,均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期收益。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