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水经济】依水而兴 - 点水成金
【查看信息来源】 3-26 8:37:45世界水日刚过,新会水经济方兴未已。
随着去年江门成为全省两个全域水经济试点市之一,一场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的特色水经济探索在葵乡大地加速铺开。今年的新会区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水经济”,且对 海工装备 产业、临港产业、海洋文旅产业等水经济新业态着墨颇多。
从字面理解,发展水经济的意图很清晰——让水流之处变成富庶之地。“两山”转化再探新径,新会如何“点水成金”?
黄绍侦潘晓晨
挺进深蓝
报告提出,要联合台山共建 海工装备 产业园,缔造全省船舶制造和 海工装备 制造重要基地。以 海工装备 产业带动海洋产业提速发展,推动威立雅、中交四航、南洋船舶等企业做大做强。
新会早在南宋年间就能制造“载重700石至1000石”的横江船,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船型之一“广船”也大多产于新会。近年来,新会船舶与 海工装备 产业发展迅猛,不仅坐拥广东规模最大民营船舶制造企业——南洋船舶,更承建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形成以银洲湖区域为核心区的发展格局。
从产业链视角看,新会船舶与 海工装备 产业主要聚焦在中游的船舶制造、 海工装备 制造和下游的船舶拆解回收、修船领域,龙头企业包含中交四航、南洋船舶、海星游艇、威立雅等公司。
立足空间,中交四航和南洋船舶所在的古井片区位于银洲湖畔东岸,有现状建设用地1557亩、新增建设用地514亩,依托龙头企业引入产业链配套企业。威立雅所在的崖门片区,有现状建设用地570亩、新增建设用地631亩,依托其大型滑道设施及码头优势,正缔造海工高端装备制造园、海工电子信息产业园。
着眼准入,新会一方面积极向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辅助船领域转型升级,如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液化 天然气 (LNG)船、液化石油气(LPG)船等技术复杂型高技术船舶。另一方面抢抓“双碳”新机遇,开拓无人船无人艇、风电运维工程船、深海智能网箱、深海养殖工船,积极发展轻型海洋工程辅助装备和专用设备,实现高端化绿色发展。
经略海洋,装备当先。1月26日,我国首台超100千瓦的气动式海浪发电装备“华清号”在新会下水。该装备由清华大学团队研发、新会造船企业承建,并获授权专利18项,形成完全自主 知识产权 的核心技术体系,可解决深远海能源供给难题。
挺进“深蓝”,新会 海工装备 制造正向“智造”迈进。
抢滩岸线
报告提出,要施展岸线资源优势,全面激活新会港,优化临港产业布局,缔造纸浆、水果、渔获等产品进口基地。推动华津、三和、李锦记等临港产业码头建设。
珠江八门入海,新会占其二,是典型珠江口城市。今年,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大型跨江跨海通道即将建成,新会将迎来“大桥经济”窗口期、黄金期。
1月25日,珠江八门之一的崖门出海口“双 喜临门 ”——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交工试航,和华津码头启用。
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是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规划“三纵三横三线”中的“三线”之一,属于交通运输部和省水运重点工程项目。项目运营后,崖门航道可满足1万吨级船舶满载全潮单向通航,兼顾2万吨级散货船、杂货船和集装箱船满载乘潮单向通航,成为省内除虎门外又一条通航万吨级海轮的出海航道。华津码头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将新增3个3万吨级多用途泊位,优化银洲湖万吨级大型专业化泊位布局和大宗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施展崖门出海航道水道关键作用。
2月24日,满载集装箱外贸货柜的“鸣航006”船从江门新会港鸣笛启航,驶向珠江口东岸的深圳盐田港。
这批来自新会港的塑料制品在新会海关完成报关手续,将从深圳盐田港直接通过大船出口到美国,标志着新会海关正式启用“新会—盐田组合港”通关模式,新会港成为江门关区第3个开通“组合港”航线的港口。
万吨级的崖门出海航道、万吨级的华津码头、“新会—盐田组合港”等,不仅为西江流域提供更加通顺、高效的出海通道,更进一步提高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增强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支撑能力,推动区域联动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淘金碧道
报告提出,以江门水道新会段、潭江新会段、大鳌环岛等碧道为重点,推动沿线周围资源联动发展,激活“碧道+水经济”。持续开展小鸟天堂湿地周围水系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项目。
春节期间,新会充分依托万里碧道建设、水环境治理成果和水资源天赋,增进文体商旅融合发展,以“祥龙献瑞,福暖葵乡”为主题,推出一系列水文旅活动,极大丰富旅游市场供给。
围绕英洲海水系缔造的小鸟天堂碧道,是江门发展全域水经济的试点区域之一,其串联了周围江门站、梅江农业生态园、小鸟天堂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2月10日(大年初一)晚,在梅江农业生态园上演的春节烟花 无人机 汇演,吸引超12万人次现场欣赏,超100万人次线上围观。附近的站前大草坪举办春节促消费联展,累计吸引客流量超16万人次,商品销售金额超100万元。
随着周围水系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不断推进,小鸟天堂景区再度焕新迎客,举办四大新春佳节主题游园活动,带旺周围商圈及餐饮食肆消费,新汇大融城、新会万达广场等大型商综假日期间总客流量超100万人次,拉动营业额逾3000万元。
崖门镇紧抓新会“小醒狮”与东北“小冻梨”相约新会之机,策划推出暖冬生态研学路线,举办功夫温泉节,“醒狮+温泉”碰撞新火花,游客同比增长186.89%,古兜温泉更冲上全国最受喜爱温泉旅游目的地TOP5。
观鸟旅游成为新会“绿里淘金”新途径。春节假期,银湖湾湿地、环大鳌碧道的鳌岛湿地公园成为热门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游”向湾区
报告提出,发展海洋文旅产业,丰富银湖湾 滨海新区 “海上观光+休闲娱乐”项目,支持崖门渔港缔造成为现代渔港经济区,发展高端海洋旅游品牌。
2023年,崖门镇全面贯彻落实“改造、清淤、运营”,重点融入银湖湾 滨海新区 发展,渔港疏浚、防浪堤修复加固、智慧渔港、道路升级改造、宜居环境提升及渔船泊位升级等工程全面实施。
通过“六个一百”共建行动,崖门渔港区域2.08公里道路完成“白改黑”工程,老旧建筑“旧貌换新颜”,渔港灯塔公园建成开放,成为湾区旅游打卡新热点。
目前,崖门渔港手信干货街、渔港风情街、海鲜美食街三大主街重点面向餐饮美食、轻饮休闲、文创手信、特色渔农产品等全面开启大招商工作。渔港海鲜市场建设加快,直接辐射深江经济合作区、大湾区职教城等超10万人广阔消费市场,市场运营及摊位招租工作全面展开。
以滨海旅游、休闲渔业为突破口,崖门镇还积极发展休闲体验型现代渔港,支持蓝海心途项目发展壮大,形成集海上观光、海钓、餐饮、民宿、露营基地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综合项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精品旅游目的地之一。
报告还提出,要推动崖门渔港建立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力争将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并入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
如今,崖门镇正以头号力度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优化渔港港池使用效能,合理布局游艇码头、滨海旅游客运码头等渔港设施,探索开通崖门渔港至台山大襟岛、川山群岛、珠海万山群岛等地区的海上旅游航线,积极申报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试点。同时,充分施展崖山海战遗址旅游资源对渔港区域的辐射价值,以滨海康养为特色,构建休闲渔业、观光休闲和温泉康养并重发展的全新市场格局,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