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荣昌生物】荣昌生物2023年亏损超15亿元 - 全年营收抵不过研发、销售花费
【查看信息来源】 3-28 14:08:41
股票价格一度跳水的 荣昌生物 (SH688331,股票价格54.93元,市值299亿元),交出了一份巨亏的2023年成绩单。
3月27日晚间, 荣昌生物 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0.26%,归母净收入则亏损15.11亿元人民币,亏损额较2022年的9.99亿元进一步放大。
对于业绩的下滑, 荣昌生物 解释称,主要是今年各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 创新药 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研发费用大幅度增加,另商业化销售投入团队建设费用和学术推广活动开支等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对 荣昌生物 而言,挣钱的速度总是比不上花钱的速度,公司2023年的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7.75亿元、13.06亿元人民币,远超其2023年刚过10亿元的营业收入。
另外,公司的钱财状况似乎其实不乐观。截至2023年底, 荣昌生物 货币金额为7.4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的21.87亿元大幅减少。
去年亏损超15亿元人民币,销售费用大涨超7成
营业收入近4成的同比增长,并没有拉动 荣昌生物 去年业绩的向上。
荣昌生物 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0.26%。
从 荣昌生物 披露的信息看,营业收入去年的大增,主要是由于公司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量增加。
公司业绩却在大幅下降。2023年, 荣昌生物 的归母净收入为亏损15.11亿元人民币,同比2022年,亏损额增加5.12亿元人民币。扣非净收入为亏损15.43亿元人民币。作为 创新药 龙头,该公司最近四年内除了2021年实现盈利,其余三年均为亏损状态,2020年至2023年的四年间,扣非净收入累计亏损总额超30亿元人民币。
对于亏损原因,在此前的业绩预告中, 荣昌生物 的解释更为详细:虽然今年度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但由于公司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 创新药 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研发投入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同时,为拓展市场,公司商业化投入较多的团队建设费用和学术推广活动开支。
说白了,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作为 荣昌生物 两个核心产品,一方面为公司造成营业收入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为了将这两个产品卖出去,公司花了更多的款项。
荣昌生物 财报显示,作为全球首个SLE治疗创新双靶生物制剂,泰它西普已于2021年3月获NMPA批准上市,并进入销售,同年12月份,该产品被并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SLE。2023年,公司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涵盖全国超过2200家医院。截至2023年12月31日,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已完成超过800家医院的药物准入。
荣昌生物 另外一个核心产品维迪西妥单抗分别于2021年6月、2021年12月获上市批准,用于治疗HER2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GC)及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mUC)。同年12月份,相关胃癌适应症被并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3年,公司肿瘤科商业化团队涵盖全国超过2000家医院。截至2023年12月31日,肿瘤商业化团队已完成超过650家医院的药物准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作为 荣昌生物 最核心的两个产品,截至2023年底,涉及的商业化团队人员数量达到约1350人。
荣昌生物 称,凭借公司团队的专业知识、行业人脉,和两个核心产品被并入医保目录后的可及性的大幅提高,公司主要通过进一步面向医师的营销战略推广产品,进一步与相关治疗领域内的主要意见领袖及医师直接互动交流,做好产品的不同化定位及推广工作。
荣昌生物 在2023年的销售费用也在大幅提升,该数字在2023年为7.75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4.4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75.90%。对于原因, 荣昌生物 称是“为拓展市场,今年度公司商业化投入较多的团队建设费用和学术推广活动开支”。
东挪西凑,货币资金仅7亿多
在科创板上市的医药生物企业亏损是较为常见的事,但对 荣昌生物 而言,公司挣钱的速度比不上花钱的速度,仅靠两款产品根本无法维持庞大的支出,在业绩连续亏损、销售费用激增的环境下, 荣昌生物 的钱财压力可能更为繁重。
2024年1月中旬,网上出现有关 荣昌生物 资金流紧缺、面临取得银行授信困难及潜在的来自供货商的诉讼风险的传言,随即公司开启股票价格下跌模式。
随后, 荣昌生物 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该评论的内容及陈述与事实不符,且极具误导性。1月17日盘后, 荣昌生物 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注意到公司的股份价格及成交量出现异常变动。经作出在相关情境下有关本公司的合理查询后,董事会确认其其实不知悉造成该异常变动的任何原因亦没有知悉为避免虚假市场所务必公布的资料,而且亦没有任何须根据有关规定披露的任何内幕消息。
另外,在1月17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 荣昌生物 提到,当日股票价格波动出乎意料,经营正常有序,未发生重大不良事件; 荣昌生物 如今是相对成熟的企业,各方面运行稳健良好;产品商业化持续造成一定规模的钱财流,对市场前景较有信心;拥有充分的银行授信;潜在的国际合作也有可能存在造成一定规模的钱财流;适当时机资本市场融资也是可以商酌的方案。
不过,作为 创新药 企业,荣昌制药每年在研发上花费其实不是小数目。财务数据显示, 荣昌生物 在2023年研发费用为13.06亿元人民币,该数字较2022年的9.82亿元大幅增加,金额远超公司在2023年营业收入。
在研发费用的变动上, 荣昌生物 解释称,今年度新药研发管线增加、多个 创新药 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造成临床试验费、测试费等费用增加;研发人员增加、职工薪水水平上涨造成人员费用增加。
另外, 荣昌生物 的货币资金在去年出现大幅下降。因日常经营活动支出增加,截至2023年底, 荣昌生物 货币金额为7.43亿元人民币,占期末总资产比例为13.45%,较2022年底的21.87亿元大幅减少66.01%。同时, 荣昌生物 在2023年新增长期负债达到8.41亿元人民币,短时间借款则增加2.84亿元人民币。
或许是早已预见资金压力情况, 荣昌生物 早在2023年3月就发布公告称,2023年度拟向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申请总额不高于5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授信类型包含但不限于短时间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中长期借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 荣昌生物 还有多款产品处在关键试验研究阶段,这或许意味着公司的钱财流仍将高速消耗。不过 荣昌生物 在今年一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表示,市场开拓水平已经可以满足产品销售的切实需求,2024年销售人员不会再大幅增加,销售费用率预计会有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