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培训课程】人工智能培训需降虚火

查看信息来源】   4-2 4:05:07  

  当前市场上的AI培训课程鱼龙混杂,消费者应仔细甄别。从监管角度,有必要督促相关平台对用户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同时进一步规范平台内的授课行为,防止AI培训成为“蹭热度”“割韭菜”的新手段。

  随着ChatGPT等 人工智能 模型的快速迭代,尤其是Sora视频生成技术公布后, 人工智能 培训的热度也持续上升,一起被带火的还有相关培训课程。很多培训课程打着“速成”“变现”的标签,吸引了一点消费者咨询或报名。需要谨防的是,当前市场上的AI培训课程鱼龙混杂,质量鱼龙混杂,一些培训还附加了隐性消费内容,消费者不注意仔细甄别,很容易挨坑被骗。

  网上搜索“Sora”“ 人工智能 生成技术”等关键词,搜索结果中有很多关于付费课程、速成培训的信息,有的链接可以直达培训机构的报名地址,某些试听课还能实现“一键式”体验, 线上线下 均可授课,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类似的推广、招生在多个社交平台均有投放,一些其实不规范的有偿授课在微信群中就能达成交易。较早入局的培训机构或课程甚至已实现百万元盈利。面对迅速火热的 人工智能 培训市场,有业内人士感慨,Sora还未正式开放,卖课的却首先实现了盈利。

  AI培训热度不减,引发很多争议。除了购买课程的消费者吐槽“课程干货不多”“功能介绍多于技能培训”,某些培训介绍还有虚构宣传之嫌,个别付费课程还关联了线上带货、副业变现的内容,而这些与AI培训关系不大的“拓展课程”恰是培训方大力推荐的附加收费项,费用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甚至成为学员缴费的大头。

  技术尚处于迭代期,为AI技术培训买单到底值不值?培训火爆,说明市场存在真实的切实需求,但培训乱象也袒露出这一领域标准缺失、规范空白的现状。没有清晰的标准,仅有火爆的概念,课程体系的随机性、培训费用的随意性就有了空间。有技术人士直言,AI培训质量良莠不齐,但整体含金量其实不高,“专业人士不会学,非专业人士学了也未必会”。

  当前,打着“独家”“专业”“一本万利”旗帜售卖的AI培训课程,大多是利用信息差进行的即时变现。从消费者角度,面对花样百出的宣传套路、虚构其词的营销说辞,需要提高警觉、谨慎投入,避免挨坑被骗。从监管角度,有必要督促相关平台对用户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同时进一步规范平台内的授课行为,防止AI培训成为“蹭热度”“割韭菜”的新手段。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