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APP】微评 - APP免费使用后自动扣费一年会员,商家赚钱不能靠歪主意
【查看信息来源】 4-2 13:40:06据《法治日报》报道,消费者下载一款修图软件时,页面显示“七天免费试用,到期自动续费98元,可随时取消”,而在七天免费试用期间却被扣除了一年会员费,且客服称无法退费。调查发现,掉入免费试用陷阱的消费者有很多。该事件发布后引起了消费者的共鸣,很快上了热搜。
为了吸引用户注册下载,很多软件推出了“7天免费试用”等优惠政策,但看似免费体验的背后隐藏自动续费条款、注册即开通自动续费、只要使用过就无法退费,和“免费试用并订阅”的文字游戏,每一个套路都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从企业角度而言,以低价享受同等服务的形式增进会员注册并开通自动续费,本是稳定客流的商业手段,良性循环下可以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共赢。但一些商家却一方面利用该手法吸引客流,另一方面又通过消费陷阱,诱导消费者支付获取利润。商家应该意识到,靠套路让用户花钱,虽然能短时间盈利,但却丢掉了口碑,长期以往势必会为其付出代价,与其将研发精力放在怎样迷惑消费者上,不如强化软件功能,靠功能赢得市场,从而吸引更多稳定客户。
其实,对于该行为,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规中已明确提出平台不得默认勾选、强制捆绑开通。且在即将自动续费前5日,应当以手机短信、消息推送等明显方式提醒用户。应当提供便捷的随时退订方式和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取消途径等规定。但因细则不完善、犯罪成本低,让一些商家对法规视而不见。
因此,从根本上打击商家的不良经营行为,还需要多方形成合力,一方面制定更详细的规则明确免费试用期间商家应履行的义务,确保自动续费、订阅的条款公开、透明,保障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要将商家利用免费试用诱导消费者的情景并入到监管范畴,并选取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
另外,消费者也要小心谨慎选择“试用”,仔细阅读商家条款,对同意规则后要承担的责任认同后再进行操作,而对于不用的服务,应及时退订,避免误操作造成损失。
上游新闻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