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2023】东鹏特饮营收破百亿 - 红牛坐不住了?

查看信息来源】   4-15 19:15:57  
东鹏饮料】【2023】【东鹏特饮


K图 605499_0

  4月14日晚间, 东鹏饮料 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东鹏特饮仍然贡献着绝大部分营业收入和净收入,其营业收入第壹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36亿元人民币,距离功能饮料巨头红牛巅峰时期的230亿元营业收入越来越近。

  不过红牛也其实不是束手就擒,近日在海口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天丝集团推出国内首款瓶装红牛新品——红牛®能量饮料,从外观到设计对标东鹏特饮。

  从体量而言,红牛仍然是功能饮料销售金额最高的品牌,但以东鹏、乐虎、宝矿力水特为主的品牌正在奋起直追,市场竞争或进一步加剧。

  以价换量

   东鹏饮料 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42%;净收入20.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0%。其中,大单品东鹏特饮仍然强势,收入占比为 91.87%;其它饮料收入占比由上年的3.76%提升至今年的8.13%。

  对于营业收入变动的原因, 东鹏饮料 表示主要是在广东区域继续实行全渠道精耕策略,同时积极开拓全国销售渠道,带动500ml金瓶及“东鹏补水啦”等新品销量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各产品产销量保持同步增长,各产品产销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东鹏特饮产销率为98.19%,其它饮料的产销率为94.35%,公司产品销售周转较快。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东鹏特饮开始在 线上线下 多个渠道促销,推出“一元乐享”等营销活动。不过在第叁方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表示“一元乐享”活动夸大宣传,中奖后没有商家愿意兑现奖品。

  去年, 东鹏饮料 的销售费用创历史同期新高,达到1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94%,管理费用为3.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5%。对销售费用增加, 东鹏饮料 表示主要是职工薪酬支出上涨幅度为26.21%,为推进全国化战略实施,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销售人员人数增加所致;宣传推广费支出上涨幅度为35.69%,主要是加大冰柜投入所致。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东鹏饮料 整体业绩增长,既有‘内销量’,也有‘外销量’。其中,‘内销量’就是 东鹏饮料 对于市场战略的调整布局,主要体现在北方市场的渠道拓展和基于多品牌、多品类、多渠道、多场景、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规划;‘外销量’是基于 东鹏饮料 的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尤其是功能饮料品类,它还是处于刚需节点,也是助力整个 东鹏饮料 逆市增长的主要原因”。

  “山寨”红牛

  细数功能饮料历史,红牛自1975年在泰国建立,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一己之力开辟出功能饮料市场。而东鹏1994年在深圳建立,从易拉罐包装、净含量甚至广告词“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都充溢着“山寨”的味道。

  从产品来看,东鹏和红牛的主要成分很相似,相似水平能达到90%,但东鹏的价钱却便宜很多。如红牛250ml的销售价格为6元,而同等规格的东鹏售价仅为3元,是红牛价格的一半,活动期间甚至低至2.5元;500ml规格的产品,东鹏在红牛一半价格的条件上还便宜一元钱。

  早期为了控制成本,东鹏将包装从易拉罐改成了塑料瓶,另外东鹏还在瓶子上加了一个盖子,更方便消费者使用,又显得和其它功能饮料不同。

  但在2011年之前,由华彬集团和泰国天丝合资建立的中国红牛市占率一度高达87%,2015年销售金额高达230亿元人民币。从2016年开始,两家围绕商标授权期展开了多年拉锯战,中国红牛的销售金额也难以突破230亿元人民币。

  东鹏特饮的市场份额,在一定水平上是红牛让出来的。2016—2021年,东鹏利用五年时间抢夺红牛市场,并在2021年登陆A股。从年报中可以看出, 东鹏饮料 在2021年和2022年成为国内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东鹏特饮的市占率分别是31.7%和36.7%,销售份额从23.4%提高至26.62%,位列第贰。主要因素是东鹏更便宜,所以销售量上超过红牛,但销售金额不如红牛。

  红牛的反应也很快,近两年不断扩大在华投资力度。2023年12月14日,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项目在内江经开区正式投入生产,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设计年产能14.4亿罐,年产值将达50亿元人民币,是泰国天丝集团在中国落户的投资规模最大、产品产线最多、现代化智能水平最高的生产基地。

  2024年4月13日,在第四届消博会上,天丝集团在国内推出首款瓶装红牛产品,规格为400ml,相比罐装来说携带更方便。天丝集团表示,新品在消费场景上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同时缔造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竞争加剧

  根据尼尔森IQ,东鹏特饮500ml按销售金额排名成为中国市场饮料单品SKU第叁位。在能量饮料市场中销量第壹,销售金额第贰。不过随着红牛加大在华投入,东鹏或将面临新的挑战。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开创人詹军豪表示,“天丝集团和中国红牛之间的官司纠纷的确给 东鹏饮料 提供了市场机会,使其能够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然而,随着这两家公司逐渐意识到 东鹏饮料 的要挟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市场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造成新的变数,包含市场竞争的加剧、法律纠纷的增加等”。

   东鹏饮料 也着面临着营业收入结构过于单一的危险。财报显示,2018—2023年,东鹏特饮产品收入在公司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持续保持在90%以上,分别为94.99%、95.11%、93.40%、94.47%、96.24%和91.87%。

  詹军豪表示,“除了东鹏特饮外,其它饮品总营业收入不到10亿元人民币,表明东鹏在多元化产品方面还未形成第贰增长曲线,存在依赖大单品的危险。一旦特饮市场出现波动或竞争加剧,公司的整体业绩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不过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功能饮料增长还是要靠产品,其它单品仍然要围绕核心品牌价值去增加,而不能盲目做加法,“现在消费者重视运动、健身,工作负担比较大,对功能饮料的切实需求在增加,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价格合理,自然有很好的增长机会”。

  对于依赖单一产品、如何应对竞争加剧等诸多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向 东鹏饮料 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合规风控】  【2024】  【2023】  【营业收入】  【中国中车】  【国铁集团】  【广生堂】  【创新药】  【募集资金】  【南方航空】  【盛京银行】  【净息差】  【执行董事】  【港交所】  【三一重工】  【东鹏饮料】  【一脉阳光】  【IPO】  【帕瓦股份】  【审计闹剧】  【渤海银行】  【个人消费】  【消费贷款】  【恒大物业】  【现金流】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