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东鹏饮料】东鹏特饮破百亿藏隐忧 - 高度依赖单一产品 -模仿式-打造第二曲线遭诟病
【查看信息来源】 4-16 19:36:05
最近,“功能饮料第壹股” 东鹏饮料 (605499.SH)发布2023年年报。蓝鲸财经记者了解到,这是 东鹏饮料 自2018年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来,其营业收入第壹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不过,东鹏特饮营业收入破百亿背后高度依赖单一产品、被指跟随模仿式发展“第贰曲线”等诸多问题颇受投资者担忧,对此,蓝鲸财经记者就此事联系东鹏特饮方面,截至发稿日期前并未收到回复。
财报发布后的第壹个交易日, 东鹏饮料 高开高走,该股涨近3.24%,报190.77元,市值772.0亿元人民币。回首往昔, 东鹏饮料 的股票价格在巅峰之时,其总市值曾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
依旧高度依赖单一产品,第贰曲线培育缓慢
公开资料显示, 东鹏饮料 是深圳老字号饮料生产企业,其主要业务为饮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东鹏饮料 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42%;净收入20.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0%;扣非归母净收入18.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0%。
东鹏饮料 称,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全国市场的积极开拓。
从营业收入结构来看, 东鹏饮料 的主要产品可分为东鹏特饮和其它饮料两大类,其中东鹏特饮是其核心单品。2023年东鹏特饮实现营业收入103.36亿元人民币,占 东鹏饮料 营业收入比达91.87%,相比2021年、2022年的94.66%、96.24%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高位。
过去5年,凭借东鹏特饮大单品, 东鹏饮料 保持了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20%,净利复合增长率超40%的优异成绩。
据尼尔森IQ报告显示,2023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的销售量占比为43.02%,同比提升6.3个点,连续第叁年稳居市场第壹;销售金额占比为30.94%,同比提升4.32个百分点,排名维持第贰。
而“其它饮料”实现营业收入6.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35%,占比由3.64%提升至7.41%。虽然增势迅猛,但这规模尚不足以支撑其为第贰增长曲线。
业内人士表示, 东鹏饮料 的其它饮品总营业收入不到10亿元人民币,表明其在多元化产品方面还未形成第贰增长曲线。一旦特饮市场出现波动或竞争加剧,公司的整体业绩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2023年3月, 东鹏饮料 老总林木勤曾公开表示:“未来三年,我们务必培育发展出第贰增长曲线。”
于是在2023年, 东鹏饮料 便不停地缔造能量饮料以外新品,逐渐推出西柚味“补水啦”电解质水、东鹏大咖生椰拿铁、油柑汁、无糖茶“乌龙上茶”等产品。
分地区来看, 东鹏饮料 主要的销售区域为广东、华东、华中、华北、广西及西南等市场。其中,广东区域是其营业收入占比最高的区域,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7.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4%,营业收入占比为33.44%。
值得注意的是,在费用控制方面, 东鹏饮料 的销售费用创历史同期新高,达到19.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94%。
在销售费用构成中,职工薪酬支出8.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幅度为26.21%,主要系“为推进全国化战略实施,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销售人员人数增加所致”。宣传推广费支出8.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幅度为35.69%,主要系“加大冰柜投入所致”。
模仿之路
提起东鹏,自然绕不开红牛。毕竟回顾 东鹏饮料 的发展路径,跟随、模仿红牛是其成功的不贰法门。甚至因为贴着红牛推产品,还被很多人称作“山寨”红牛。
有业内人士称,当然东鹏特饮被当做“山寨”红牛也其实不冤枉,这款饮料不仅从包装到成分、口味都跟红牛所差无几。甚至广告语都是“捡红牛用剩下”的。
2013年,红牛将曾经家喻户晓的宣传广告语——“困了累了喝红牛”,更换成了“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随即,东鹏特饮便迫不及待将红牛之前的宣传广告语捡了回来,在市场上投放“年轻就要醒着拼!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靠着比红牛几乎低一半的价钱,和便捷的瓶装设计,东鹏特饮很快便在红牛独大的功能性饮料市场中“撕”出了一条口子。
而泰国天丝与华彬集团围绕着“红牛”的授权期限与商标问题,展开无休止地争斗,又为东鹏特饮让渡出珍贵的市场份额,乘势而起。
所以当 东鹏饮料 想做品类扩张时,顺其自然地沿袭了“山寨红牛”的策略。
当元气森林凭借无糖气泡水爆红后, 东鹏饮料 随即推出东鹏气泡特饮,VIVI鸡尾酒模仿RIO鸡尾酒,东鹏补水啦对标外星人电解质水,东鹏大咖则是模仿雀巢瓶装咖啡……
东鹏饮料 要突破困境,还要练好“内功”,深入消费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推出真正有远见的核心产品。毕竟目前市场上的对手,甭管是产品创新,还是营销推广,都丝毫不亚于 东鹏饮料 。
股东频繁套现
虽然 东鹏饮料 的业绩表现喜人,但留不住股东和公司高管的心。
其实,自2022年以来, 东鹏饮料 的股东、高管的纷纷减持,成为 东鹏饮料 发展面临的一大隐患。
就在2024年1月25日, 东鹏饮料 公告称,君正投资将以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减持方式,减持不高于公司总股本3%的股份。如果以当日收盘价计算,此次君正投资减持股份,预计套现近20亿元人民币。此前,君正投资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已经套现超过9亿元人民币。
相较二股东两年抛出四次减持计划,实际控制人林木勤携9名高管集体减持、最终套现13.69亿元人民币,更为市场所关注。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东鹏饮料 近年来的大手笔分红。
最近, 东鹏饮料 披露了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预案),拟以公司2023年度末股本总数4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5元(含税),共分配现金股利10亿元人民币。
蓝鲸财经记者了解到, 东鹏饮料 自2021年上市以来的三年间,累计实现归母净收入为46.74亿元人民币,累计分红金额将达30亿元人民币,平均股利支付率高达64.18%。
截至2023年年末, 东鹏饮料 老总、总裁林木勤直接持有 东鹏饮料 约49.74%的股份,总计分得超15亿元人民币。
有分析指出,不论是“土豪式”分红,还是股东的大量减持,主要是源于 东鹏饮料 的业绩增长潜力或已经见顶。
在这种背景之下, 东鹏饮料 就务必打破对于东鹏特饮的过度依赖,以第贰增长曲线的幌子来向市场传递信心。
而 东鹏饮料 想要靠“模仿”缔造第贰增长曲线,却依旧有难度。毕竟消费巨头“剽窃”新品出来后,往往需要借助渠道优势,迅速向终端铺货,将原本的爆款挤出赛道。但 东鹏饮料 最大的短板,就是尚未实现全国化,渠道能力并没有其它细分头部企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