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东吴证券】又一券商 - 被证监会立案
【查看信息来源】 4-17 5:31:29
自《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出台以来,已经有多家券商因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
4月16日晚间, 东吴证券 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被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
涉嫌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
东吴证券 被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
公告内容显示, 东吴证券 于2024年4月16日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内容为:“因你单位涉嫌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理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4月8日,我会决定对你单位立案。”
东吴证券 表示,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根据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智投资,注意投资潜在风险。
业绩方面,据 东吴证券 披露的2023年第叁季度报告,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17.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8%。
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多家券商已经被立案
4月12日,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包含了严把发行上市、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等合计九部分内容,这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次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其中提到,“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壹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坚持‘申报即担责’,严查欺诈发行等非法问题。”
当日, 中信证券 、 海通证券 双双披露公告,因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 中核钛白 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进程中涉嫌非法,两家券商均被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
中信证券 称,公司及全资孙公司中信中证资本分别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和中信中证资本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 中核钛白 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进程中涉嫌非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 中信证券 和中信中证资本立案。
海通证券 称,公司于2024年4月12日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 中核钛白 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进程中涉嫌非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2024年3月13日,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同日, 华西证券 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的公告。经查, 华西证券 涉嫌在 金通灵 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项目的执业进程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尽职调查工作涉嫌未勤勉尽责,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保荐书存在不实记载;持续督导阶段出具的相关报告涉嫌存在不实记载;持续督导现场检查工作涉嫌执行不到位。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江苏证监局拟对 华西证券 采取暂停保荐业务资格6个月的监察管理措施。
3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两强两严”政策文件。其中提出,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优化多条理资本市场功能衔接、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等八项措施。
业内人士表示,为落实“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完善市场制度机制、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法治建设将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制度方面,定价制度、定价机制将持续完善;机制方面,预计一二级市场的衔接流程将是改革重点。对于券商而言,“看门人”责任及“价值发现”能力将被不断压实,倒逼券商业务逻辑、规范、能力持续优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