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吴家香】2024年以来已有多家民营医院破产清算 - 非公医疗如何破局?
【查看信息来源】 4-23 21:46:55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非公医疗机构以其灵活的运营模式和创新的医疗服务,正逐渐成为中国健康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民营医院治疗人次达到6.3亿人次,入院人次数达到3794万人次。
但不容忽视的现实处境是,过去几年新冠疫情对非公医疗造成了一定冲击。“自2020年以来,非公医疗行业受到疫情等原因的影响,大伙都感受到了全新的挑战。”目前,在中国大健康产业领军人物千人大会暨第四届博鳌大健康论坛上,GE医疗中国副总裁、非公医疗业务总经理戴红东表示,“绝大多数非公医院都在沿袭着公立医院的管理思路,相较五年前应该是举步维艰。但坦率而言,未来五年可能会更难,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不同化、专科化”是非公医疗走出困境的关键
戴红东对非公医疗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其实不是危言耸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医院”为关键词查询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后发现,仅今年第壹季度就有数十家民营医院宣告破产清算,其中不乏规模较大、定位高端的医院。
如1月2日,南京华世佳宝妇产医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被受理;2月9日,民营三级综合性医院鲁西南医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总资产6.68亿元人民币,总负债11.15亿元人民币,负债远大于资产;3月14日, 石家庄市 西桥区人民法院发文称,近日审结圣禄嘉妇产专科医院破产清算案,该院在经营期间拖欠外债3.3亿余元
非公医疗如何突围?在戴红东看来,第壹,非公医疗要引进顶尖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第贰,要有极致的医疗服务;第叁,进行医疗创新。戴红东强调,只有通过突破传统管理框架,引入新技术和服务模式,非公医疗才能实现不同化并吸引更多患者。
一直以来,非公医疗在产业内的定位就是与公立医疗“形成互补”。“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这一定位也意味着,非公医疗不会也木有必要与公立医疗展开直接竞争。
业内共识是,社会办医应构建不同化竞争优势,在眼科、妇产、儿科、老年、口腔、肿瘤、骨科、精神、 医疗美容 等专科,和中医、康复、护理、体检等专业领域形成护城河。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一龄医院管理集团老总李玮建议,非公医疗应聚焦疾病管理的前后两端——即术前预防、筛查与术后康复、护理阶段,以此与公立医疗形成不同化。“其实该类更精细化的消费型医疗,大家的切实需求很旺盛,但国内供给侧是不足的,供给的场景(难以满足需求)。”
名流健康产业集团总裁吴家香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说法:“如果还是同质化运作,那肯定没路走。”吴家香认为,现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建立的非公医疗机构,如果其经营策略还是在一线城市做综合性的医疗门诊或做连锁性健康体检,“我想未来不会很乐观”。
“GE医疗做非公医疗这个市场做了将近15年的时间,可以解读为行业正在重新洗牌。虽然疫情造成很多机构关闭,但其实非公医疗市场已经变得更加理性且健康。”GE医疗中国非公医疗业务全国销售总经理柳斌向记者表示,“从整个市场去看,非公客户越来越细分化,专科化的路线走得是特别明显的。”
非公医疗的下沉市场仍待挖掘
非公医疗领域巨大的资本投入和维持运营的经济压力是其主要困难之一。资本密集型的医疗项目怎样在保证治病质量的同时实现经济创收,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问题。
政策层面,今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民间投资引导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征求建议稿)》,明确了民间投资引导专项资金支持标准,拟增进民间资本在社会事业项目包含医疗、教育、养老、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等的投资。
地方层面也相继颁发相关政策,支持非公医疗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办医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和支持社会办医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分级治疗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增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与下沉,和区域内的均衡布局。
这一政策同样也推动非公医疗机构向下沉市场渗透。吴家香介绍,名流健康对下沉市场的布局除了弥补医疗资源的不足,也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在布局这块市场的时候,本身也是为了解决国家在这块公立医疗资源的不足,才有了我们这样非公医疗资源的市场。”
与多数民营医疗机构主要服务高净值客户不一样的是,下沉市场普通民众期望的就是“低价格、高质量、优服务”,只有普通化的定位才能符合他们的切实需求。
不过,吴家香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承,现阶段来看,下沉市场的商业价值还远远赶不上高端市场。“以健康体检市场为例,我们在合肥的门店也是做高端客户的,一年产值就有一个多亿;我们定位中低端市场的大众品牌,跟这个门店相比就相差甚远。”
非公医疗的县域市场仍是一片尚未被挖掘的主流趋势市场。吴家香表示,在县域市场,有了一家民营机构基本上就不会再有第贰家,其目的也是为了填补公立医院在县域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在下沉市场中,通过县域市场规模化、连锁化的运作,把品牌做起来。未来几年,细分领域只要真的找好了,可以走出非常不错的未来。”吴家香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