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亿晶光电】每经记者实探滁州光伏企业 - 裁员降薪与扩产并存 行业进入-淘汰赛-
【查看信息来源】 4-23 21:31:50当下,光伏行业激烈的“淘汰赛”正在进行。
2024年以来,多家光伏公司轮番出现减产、停产与裁员,多个光伏项目延期投入生产或终止投建,首当其冲的便是电池片和组件项目。
每经记者张宝莲摄
从4月10日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续多日实探滁州数家光伏电池及组件企业。记者发现,由于订单量不足,部分企业并未出现较大的用工需求,有的企业已经停止招工。一家光伏龙头企业的员工表示,其所在公司最近在裁员、降级降薪。还有一位员工说,其已联系好一家在湖北的企业,等发完年终奖就“跑路”。
3月, 海源复材 (SZ002529,股票价格6.27元,市值16.30亿元)将滁州项目以3800万元转让给浙江爱旭 太阳能 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旭科技)。记者来到该项目所在地发现,此项目处于封闭式施工阶段,已经部分投入生产。该项目大门一侧有大量招人的横幅。
行业用工需求冷热不均
用工需求在一定水平上反映了光伏企业开工情况的“冷与热”。光伏组件往往是订单式生产,用工需求量随订单波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探滁州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时了解到,组件操作工每日工作时长可达12小时,工作强度大,流动性较大,通常由劳务公司派遣。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为3672万千瓦,同比增长80%。
虽然下游装机规模明显增长,可是光伏龙头企业二季度的招工意愿并没有预想中强烈。
4月12日中午, 东方日升 (SZ300118,股票价格13.31元,市值151.74亿元)滁州基地正在进行一轮劳务中介推荐过来的工人面试。记者预约组件岗位面试后按约定来到门口等待,随后被告知人员已满,招聘已结束。“前面来了20多个,估计要刷掉一半。”记者看到一些应聘者零星走出企业,有应聘者表示,其进去只是填了一张表,连面试都没有,“感觉自己当了‘备胎’。”
在另一家光伏龙头企业,一些求职者前来面试,被告知需再等几天。有员工表示,公司最近在裁员,有些人被降级降薪。据一位员工透露,部分车间工人将在4月中旬被迁至芜湖,目前厂区内有4个车间,已经有2个车间停工。一位员工在交流时直言,其已联系好一家在湖北的企业,等发完年终奖就“跑路”。记者以调研为由头向一位员工询问组件及电池项目开工情况,对方表示无法透露,自入职开始,每年度、季度、月度均有保密考试,管理非常严格,此前公司有员工因此受到问责。“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被人知道后肯定会有所改变。”
3月, 海源复材 将滁州项目以3800万元转让给爱旭科技。4月13日,记者在该项目所在地了解到,虽然处于封闭式施工阶段,可是已部分投入生产。在该项目门口,两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大门一侧有一张横幅,上面写道:“爱旭滁州基地大规模开招,需求1000人,月薪7000~9000元。”记者拨打那横幅上的电话,对方告知,目前招聘还未开始,具体需要等通知。
在 亿晶光电 (SH600537,股票价格3.75元,市值44.85亿元)滁州基地,记者询问求职机会时,一名保安表示,门口贴有招聘公告,但其随后查看时发现,该公告已经被揭掉。
4月16日,记者以求职者身份向一家劳务中介询问时,对方表示, 亿晶光电 只要女生,因为“有些精细的工序男生干不了”,但目前已经招满了,后续要等通知。
用工需求冷热不均,是光伏组件和电池片厂商面对产能过剩采取不同行动的真实写照。
旭能股份产能有所好转
2023年,光伏行业补助政策收紧,多地取消光伏发电上网补助,行业在大量扩产中迎来了一波降温,组件中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线。随着一体化组件厂P型电池自供率提升,N型组件降本提效后,进一步增进了P型电池厂家减产。另外,行业供给高于需求,也造成组件价格出现失衡。
从宏观数据来看,组件降价短时间仍未得到改善。中国海关更新的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光伏三大主材(硅片、电池、组件)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出口总额为63.3亿美元(硅片数据按“直径>15.24cm的单晶硅切片”计),同比下降27.2%;出口21.3亿kg,同比增长40.1%。
记者发现,由于P型组件价格下跌,一些光伏企业尝试向下游拓展电站业务,并通过自采组件带动库存消化。
4月10日,在 滁州市 全椒县 ,记者以求职者身份跟随劳务中介进入旭能股份的组件车间。记者看到,车间内正在有序进行光伏组件的生产。据官方网站介绍,旭能股份年产能为3GW,2013年成立直到今天,累计出货超过10GW。
旭能股份一位夏姓行政部门责任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主要生产的是P型组件,2023年上半年都比较平稳,基本处于不停产状态,从2023年9月开始,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80%。从2024年开始有所好转,产能利用率约为90%,外销比例在50%左右。
“从价格和订单来看,我们暂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记者从公司门口的招聘信息看到,目前公司在招聘电站设计、海外市场运营经理、电站开发等岗位人员。该责任人表示,公司拓展的EPC(工程总承包)业务主要还是面向滁州的企业,2024年目标装机量为30~50兆瓦。
光伏硅料、硅片到组件、电池片价格下跌,带动了下游电站建设的积极性,许多组件厂商积极拓展电站EPC业务,为了消化组件库存、抵消降价损失。此前, 英力股份 也试图通过投资电站业务,带动P型组件的内部消化。
也有一些光伏企业选择终止组件项目。3月, 海源复材 就终止了在滁州的“对外投资15GW N型高效光伏电池及3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该项目始于2022年。公司老总甘胜泉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光伏市场 TOPCon电池 及组件产能过剩。爱旭科技接手该项目后,更改为滁州爱旭 太阳能 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GW N型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摒弃了3GW的组件项目。一位自称公司员工的人在现场向记者表示,该项目已经实现部分投入生产。
亿晶光电 常州产线关停
在电池环节,改造或关停P型PERC产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走访 亿晶光电 滁州基地时,记者在现场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到,该基地导入的最新产线来自 捷佳伟创 (SZ300724,股票价格58.28元,市值202.92 亿元)、 先导智能 (SZ300450,股票价格22.45元,市值351.60亿元)等厂商,已经置入16条全新的电池及组件生产线。该业内人士表示, 亿晶光电 接到5000万片电池片订单,若10条产线全开,以每条产线日产能20万片计算,需要连续生产近1个月才能完工。
另外,记者获悉, 亿晶光电 常州基地的产线因为老化而关停,设备要升级换代,常州基地的工人被迁至滁州基地。据公告, 亿晶光电 在常州进行的是5GW PERC组件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完成建设,2023年上半年全面达产。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的说法未得到 亿晶光电 证实。2024年4月15日,公司证券部通过邮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常州、滁州基地生产经营正常,公司相关情况请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滁州基地为公司TopCon电池生产线所在地,公司从常州基地抽调部分技术骨干支援新项目建设。目前滁州基地排产良好,产能利率用高。”
1月, 亿晶光电 发布公告称,公司滁州项目进度有所滞后,主要因素在于市场对大尺寸、矩形电池片的切实需求增速加快,公司原定设备需要作部分改造,以匹配硅片尺寸的变化。为了节约设备改造成本,公司主动叫停设备厂商发货。
2023年6月, 亿晶光电 称滁州一期项目预计于2023年6月中旬完成首条产线(500MW)安置调试工作,6月下旬实现首片电池片下线。由于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及当时担任董秘张婷被出具警示函。
一边是裁员降薪减产,一边是新项目热火朝天开工,光伏行业正经历“冰与火”的考验。在这背景之下,2024年的光伏行业将在阶段性结构型产能过剩中持续分化。正如业内流传的那句话——“光伏产能存在过剩,但先进产能永不过剩”,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真实的赢家将由时间来揭晓。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