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实探 - 普惠金融落地见成效,畅通交流陪伴同行尚需再发力

查看信息来源】   4-24 6:09:46  

  当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潮中,普惠金融正是多家银行高管频繁提及的发力方向,这在最近密集出炉的银行年报中也可略见一斑。  

  在政策东风的引导下,很多位于产业链中上游的科技创新型公司稳扎稳打。不过,在科创企业成长阶段,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普遍面临的困扰。如何做好精准化的金融服务、随同企业壮大,也成为政府、金融机构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

  值此华东地区蒙蒙细雨之际,券商中国记者走进位于上海的科技创新型公司,与中小企业主深度交流,用第壹视角切身观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情况,了解企业经营背后真实的所需所想。

  心声:稳健为本,坑钱非道

  当前,科技赋能已成为民营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投入。对于广大中小科创型公司而言,因高科技含量高、研发投入资金较大,往往拥有较长的成长周期,并对软硬件设施条件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

  从券商中国记者的长期观察来看,在大部分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发展的进程中,早期融资的难与贵足以“扼喉”。

  在一些科创企业扎稳脚跟的早期,天使融资是帮助企业自身走出融资困境的一个选项。不过,虽然很多科创企业的开创人是拥有雄厚技术背景的“行业大拿”,但对于企业经营进程中的资本玩法,却未必自在驾驭。

  “从经营者的视角而言,我们更希望企业经营能够更加稳健,在盈利的同时,其实不想把过多精力放在给资本市场讲故事,或是炒概念去坑钱的定位。”草创于新冠疫情期间的金融科技公司——上海腾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创人张凡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他提到,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发展进程中不单单是资金的压力,更多的还有人才的压力,“需要理解技术与产品的复合型人才太少了”。张凡也坦言,在这几年发展的进程中,创业团队也曾走过很多挫折弯路。

  体验:精准服务,切实普惠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和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应有之义。如何帮助企业更快破解资金链困局?如何稳健风险把控?如何更精确的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都是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现实课题。

  4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强调,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 养老金 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对 新产业 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 国企改革 等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增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这也对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的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现在更加看重的其实更多的是服务,不一定完全是资金上的困惑。”张凡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鉴于其所服务的顾客自身的特点与性质,结算的时间大多较为集中,对于中小型创业公司而言,经营性的钱财流储蓄其实不是很充分。

  面对这样一时的“燃眉之急”, 招商银行 上海分行提供的服务认真解决了这家创业公司的切实需求。 招商银行 在上海腾你科技公司成上进程中,提供了“招企贷”的支持,解决了临时资金周转艰难的问题,实现了7*24小时的融资需求。

  其实,从去年开始, 招商银行 利用外部工商、税务、司法等 大数据 和内部结算交易等数据信息,紧扣“远程”、“在线”等灵活方式,逐渐推出了普适性的线上化产品“招企贷”、“招捷贷”、“闪电贷”,和在线供应链金融、“商超贷”等小微企业纯线上融资解决方案。

  需求:多方合力,保驾护航

  企业由创业早期到发展壮大,其间凝聚了多方的力量,政府、银行等机构在其中都饰演了重要的角色。

   招商银行 上海分行普惠金融部门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指出,普惠金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发展进程中,需要平衡好普惠和商业原则的关系,平衡好风险、效益和成本的关系,平衡好资产质量和发展速度的关系。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随着企业成长造成的新需求,政府层面也主动建设一些公共服务的平台,结合产业特点和企业的切实需求去布局;在金融服务方面,也需要银行、政府和产业协会等积极引导融资方面的支持,好比联合各个机构,从股权、债券、保险等各个方面保障科技金融的服务。

  “在发展路径上,要充分施展我们金融科技和 线上线下 相结合的能力优势,要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客户体验,降低内部操作成本,进而让利于企业,为普惠小微企业提供更低融资成本的综合金融服务。”前述 招商银行 上海分行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2024年以来, 招商银行 上海分行普惠投放170亿,同比增长21%。

  期盼:通顺交流,陪伴同行

  需要谨防的是,在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看来,对于政策的帮扶落地,实际还缺乏引导和疏导的通道,和内容解读的普及。

  有科创企业主坦言:“近年来政策都是利好,因为国家的确希望像我们这种类型的中小企业能够被扶持起来。可是一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发展壮大,如何去接触各类部门机构,实际上就是需要一些良好的指导建议的。”

  “支持政策的出台对我来讲,能拿到哪些具体的优惠帮扶,这是我们企业主最重视的东西。”张凡也提到,能够第壹时间获悉权威政策的靠谱渠道,对于政策的权威解读,和自身能否符合基本条件去申报帮扶优惠,这是摆在像他同样的众多企业管理者心中的“疙瘩”。

  对于部分草创团队而言,尽管可能拥有风投背景的股东方,可以协助安排好早期发展所需的钱财问题,但后续对于国家帮扶政策的申请实践,其实其实不简单摸到门道。

  券商中国记者还在走访进程中了解到,当前市场上存在很多带有营销属性的中介机构,该类机构会打着为企业申请政策优惠的旗帜,向创业企业要形形色色的材料。很多小企业主在付费体验之后,却发现中介机构推荐的内容其实不是是贴合当前合适政策的情景。

  相较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中介机构,张凡自己切身的体会是,来自产业园区和 招商银行 的职员对补助等优惠政策有着更为扎实的领会。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