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GEVernova】从可再生能源到AI大模型爆发 - GE - Vernova在中国市场看到这些新机遇
【查看信息来源】 4-24 11:17:34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着外企加大布局。
4月2日,GE Vernova作为一家独立的企业运营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标志着通用电气(GE.US)完成了历时2年多分拆为三家公司的过程正式完成。这场分拆始于2021年,分拆后的三家公司分别聚焦医疗、能源和航空三大板块。
对于能源板块的更名,近日GE Vernova燃气发电服务中国区总裁许欣告诉第壹财经,Vernova一词源自拼合后的英语和拉丁语,分别代表绿色与创新,目标是“以能源变革之力”引领能源新纪元。他表示,如今在全球市场上,追求能源的可靠、可负担、可持续三者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GE Vernova的理念是在实现全球电气化的同时降低碳排放。
公开资料显示,分拆上市后,GE Vernova涵盖GE可再生能源、发电、数字集团和能源金融服务业务。目前,GE能源业务及用户提供了全球1/3的电力,在全球拥有7000台燃气轮机和约55000台风力发电机。
4月25日,GE Vernova的首份季度财报将出炉。
从能源转型中看到这些新趋势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能源设备制造商及服务商之一,许欣表示,长时间以来,GE Vernova不断结合中国市场发展做出重要布局,也在积极结合国内的能源转型趋势和一系列支持政策,包含提质增效、新质生产力、外商投资等,“因此,我们对GE Vernova中国业务发展的前景布满了期待和信心。”
发电、风电和水电是GE Vernova参与我国的能源转型的三大主要领域。在燃气发电方面,GE Vernova在秦皇岛拥有重型燃机生产制造基地和维修服务中心,其中一个是HA级燃机生产制造基地,也是亚洲唯一一个HA级燃机生产基地;在上海闵行与华电集团合资成立了华电通用轻型燃机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轻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组装、测试和维修。
许欣表示,今年是国内9HA级机组投入生产的高峰时期,预期有7~8台机组将会逐渐投入商业运行,当前正是施工和投入生产的关键时期。同时,他表示,在现今各国力争加速实现双碳目标下,燃气轮机的掺氢燃烧也是大势所趋,未来将和国内主要发电企业共同研讨掺氢的可行性方案,“主要是依托现有机组怎样实现掺氢燃烧,进行一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掺氢燃烧说来简单,但其实在周围配套、氢传输及其它一系列方面都存在挑战。”
不过,在GE Vernova看来,目前在全球所有国家中,中国最有可能率先实现绿氢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国际能源署《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中国不包含水电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000吉瓦,全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300吉瓦,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60%,具有全球最大的规模。许欣表示,如果中国实现绿氢在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的目标,燃气轮机掺氢燃烧则可以实现零排放,在绿氢应用上实现“弯道超车”。
海上风电,则是GE Vernova能源板块中相对年轻的一项业务。GE Vernova海上风电中国区总经理谢继宏告诉第壹财经,“中国作为全球快速增长的市场之一,也是极为重要的市场之一。GE Vernova海上风电业务自2017年进入中国以来,始终在稳健发展、逐步壮大布局。”谢继宏表示,在“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下,广东揭阳海上风电总装基地是GE Vernova在中国战略极为重要的环节,其能够充分利用中国供应链、产业链优势,最大化支持在全球业务的发展。
就水电业务而言,GE Vernova水电中国销售副总经理徐爱军告诉第壹财经,为配合国家能源转型, 抽水蓄能 和老旧水电站的改造都是未来发展方向。徐爱军尤其强调,天津水电生产基地在为中国 抽水蓄能 电站供应产品的同时,也为越南、老挝、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全球多个国家提供产品。位于天津的天津水电生产基地,已成为GE Vernova在全球最大的水电生产基地。“我们会积极把所有前沿的技术带入中国,未来,也会继续把已在世界各地成功应用的好产品和好技术在我国的项目中进行运用。”他说道。
适应AI大模型的爆发式发展
当前, 人工智能 (AI)技术发展进程中,随着大模型“百花齐放”,能耗增长问题也逐渐凸显。也正是如此,多位AI领域的企业大佬已在各种场合表示, 人工智能 的未来决定于清洁能源的突破。
对此,作为聚焦能源变革的企业,GE Vernova首席执行官斯特拉基奇(Scott Strazik)曾表示,可能到2030年,GE Vernova全球的重要客户将是潜在的 大数据 客户,“大 数据中心 的建立将大力拉动电力需求,同时也对电力提出了可靠性要求。”
美银美林的最新研报预计,未来几年AI工作负载用电量将以25%~3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根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 数据中心 的电力需求可能达到126~152GW,在此期间新增大约250太瓦时(TWh)的电力需求,相当于2030年美国总电力需求的8%。
许欣已注意到,在电力需求加大且可靠性也需巩固的环境下,很多客户已经开始布局,尤其是购买航改机的顾客,不是按当前实际需求少量订购,而是为将来建立 数据中心 的切实需求预留几十台的订购量。
“这种市场需求尚未在中国出现,该类客户主要来源于海外。”他说道,“不过,甭管是可再生能源还是化石能源,最后的目的都是转化成触手可得的电力,如果在发电进程中能实现减碳,还能够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美银美林的研报还认为,当前全球 数据中心 的发展正从拥挤地区转移到电力便宜且并网容易的地区,欧洲和我国的 数据中心 发展也显现出积极的增长趋势,尤其是我国,预计将成为 数据中心 制造和应用的领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