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乡村振兴】产学研协同振兴乡村

查看信息来源】   4-29 4:22:10  
产学研

  日前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深入实施 乡村振兴 战略,加大对国家 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县支援力度,建立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如何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接续发力,不断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成为题中之义。

  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建立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农业科技支撑稳步增强,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611万亩,种业振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短板农机装备取得突破。团队不断壮大,为乡村输入专业化和本土化人才,服务于乡村主导产业发展。有的高校和机构通过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让学生走进农田“种”论文,开展水肥一体化试验,将先进理论和技术输送到基层。

  产学研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成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务院此前印发的《关于增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针对乡村产业门类、产业链条、要素活力和质量效益等存在的现实问题,细化政策引导和策略扶持,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培育乡村产业创新主体。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一批农业领域关键技术。可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重在“协同”和“创新”。突出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助推产业、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协调发展、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

  接着,应进一步增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激发 乡村振兴 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一方面,完善乡村全面振兴的体制机制建设。应建立农业部门牵头、社会力量支持、农民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制定一系列农业创新创业和创新成果转化的精准政策支持,建立一整套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共享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提倡更多企业担负起牵头开发与农产品合作项目、与科研单位共创项目、与高校联合培养项目的社会责任,真正实现产学研不分家,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

  另一方面,培养乡村全面振兴的团队。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科技研发人才、技术应用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等,各地乡村应广纳产学研特需人才成为“新农人”,不断推进农业科技攻关,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让更多的“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洤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