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2023】沪市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交卷-!呈现三大特点

查看信息来源】   5-1 10:02:03  
上市公司】【2023】【营业收入】【科创板

  上海证交所4月30日晚消息,截至4月末,沪市上市公司均完成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回首2023年,沪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总体保持稳定,并加大研发投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壹是“量”稳定。主板方面,2023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实现净收入4.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1.2%。科创板方面,科创板上市公司2023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9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全年实现净收入759.6亿元人民币。以2019年为基数,科创板上市公司近4年营业收入和净收入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3.3%和24.4%。整体来看,2023年,沪市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51.8万亿元人民币,合计实现净收入4.3万亿元人民币。

  第贰是“质”提升。当下,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力点,而加大研发投入便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大路径。数据显示,2023年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合计研发支出近9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连续3年保持增长势头。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到156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2%,83家公司研发强度连续三年超20%。

  在高研发投入下,沪市上市公司创新成果也不断涌现,像 宝钢股份 近年相继开发出4个系列58项高等级取向硅钢新产品,有力支撑电力装备制造业发展。 铁建重工 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成功下线,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及产业化能力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第叁是“结构”优化。近年来,沪市新兴产业渐成气候。以主板为例,近十年来,沪市主板新兴制造、现代服务公司数量显现阶跃式增长。机械设备行业由45家增至125家;医药生物行业由62家增至109家;汽车行业由42家增至114家;电力设备行业由45家增至87家;电子行业由26家增至71家;通信行业由14家增至29家。

  而科创板持续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施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性平台的作用,持续缔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行业结构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公司合计占比超过80%。

  这时,今年以来,多家沪市上市公司积极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以分红、回购、增持为先期举措,以优化经营管理、加强创新研发为长期遵循,正在为长远发展积蓄动能。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