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星巴克】上海,科技企业和咖啡馆-双向奔赴-
【查看信息来源】 5-5 13:48:07上世纪80年代,星巴克开创人霍华德·舒尔茨在意大利街头来来回回考察了许多咖啡馆。他惊讶地发现,就着一小杯浓缩咖啡,欧洲的男男女女们能畅聊两三个钟头。
舒尔茨敏锐地洞悉到,除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人们还渴望第叁种空间——咖啡馆正好符合需求。带着这一理念回到美国,舒尔茨成功将星巴克发展为全球最颇有知名度的专业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之一。
今天,“第叁空间”理论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且更多地与创新创业关联起来。在硅谷,草创公司团队愿意在咖啡馆开会。在巴黎左岸,楼下是咖啡馆,楼上就是工作室。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关系理论”指出,不相熟的人交流信息,就会发生新知识。而咖啡馆为这种交流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上海,拥有超9500家咖啡馆,是一座“世界咖啡之都”。今年,“上海咖啡文化周”升级为“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于5月1日启幕。在那些科技企业云集的街区、园区,作为“第叁空间”的咖啡馆里蕴含着什么?
小小咖啡馆,随时酝酿大项目
在上海,创新的点子、创业的机会,我们时常诞生于张江、大学路和各个产业科技园的咖啡馆里。
“咖啡馆就是我们的办公地点和会议室。”工作日的下午,声网公司的小马通常不坐在办公室里,而是到杨浦区大学路最东面街角的Peet's皮爷咖啡馆喝一杯深烘的黑咖啡。这是一家布满加州风情的店铺,明亮宽敞的空间搭配原木色,温暖、自然,布满手工感。
大学路上的Peet's咖啡馆
Peet's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旧金山,和硅谷有着密切关系。从码农到科技公司大佬,湾区的住民们都爱光顾Peet's。当地流传着一个笑话:几个高中生在Peet's买咖啡时,因为穿戴硅谷大佬都爱穿的某款马甲,竟被错认成风险投资。一顿午饭的功夫,就融了5亿美金。
虽然是玩笑,但也侧面印证两件事:第壹,搞创新创业的,的确都爱去咖啡馆。第贰,小小的咖啡馆里,随时可能酝酿出一个大项目。
声网就是从咖啡馆里成长起来的“ 独角兽 ”企业。2014年,声网开创人赵斌来到杨浦大学路,在一栋写字楼的8层租用了几个工位。老员工回忆,当时的办公空间左支右绌,大家讨论问题、见客户、谈项目、聊合作,很多时候都更愿意下楼找家咖啡馆。“咖啡馆有种轻松的氛围,有些天马行空的点子,会议室里可能不太好意思说,喝咖啡的时候顺口就讲出来了。事后证明,这些点子还可以。”
依靠这些在咖啡馆里冒出的点子、谈下的合作,声网一步步成长为全球实时互动云服务的“隐形冠军”。全球集成RTC(实时音视频)能力的社交App中,超过一半使用的是声网的技术和服务。声网API已赋能社交直播、教育、游戏电竞、 物联网 、AR/VR、金融、保险、医疗等20多个行业、200多种场景。
咖啡如今仍然是声网企业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员工们喜欢到咖啡馆“换大脑”,与客户的沟通也我们时常放在这里。大学路所处的大创智区域里,很多企业其实都是声网的顾客,他们也都习惯于这种做法。
咖啡馆对创新的影响甚至能直接从他们的产品里看出来。声网“元宇聊”解决方案(能通过3D空间音频技术提供在线对话的虚拟场景)的第壹批场景就包含了咖啡馆。习惯了在咖啡馆里办公的项目主管想,咖啡馆氛围这么好,何不营造一个虚拟的咖啡馆,缓解用户间一开始沉闷、尴尬的沟通氛围呢?
端起咖啡,和大佬握手更轻松
咖啡馆有种独特的“魔力”。加拿大莱桥大学迪隆商学院终身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项目特聘客座教授鲍勇剑认为,咖啡迷人的风味能让人们放下目的性、功能性,转向随机性、偶然性、审美性,“轻松友好的社交氛围能发生很多‘临场施展’‘临时起意’,进而创造新的链接。”
在李政道研究所工作的青年科研者小黄对记者表示,来张江没多久,他已经和许多本专业领域的全球前沿学者结识、交流过。“只要去楼下的咖啡馆喝咖啡,就能遇见这些学术大咖。”他说,“在咖啡馆里‘拦’下他们请教问题,对方通常都很乐意回答。”
张江展想大厦星巴克
在大学路,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联合港中大上海中心、创智天地KIC等共同发起双创公益服务品牌活动“学院咖啡”。活动多数没有啥明确的目标,其实其实不是务必要达成什么合作、签下什么协议,责任人杨苓说,这只是一个互相结识的平台、互相握手的机会,让大家放松下来,和新认识的朋友无界限地交流。
无目的、无界限,反而增进了许多惊喜。一家研发空气压缩机的企业,在学院咖啡活动上经英特尔引荐,找到了设备远程运维管理的解决方案。十几家金融科技企业在同一场活动上碰头后才发现,各自的产品可以分拆组合,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港中大一位获得过香农奖的教授,原本打算通过缔造DPU芯片的模式让自己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喝完咖啡后改变了主意。从事芯片设计行业的“咖友”提醒了他,之前的计划成本太高,很难实现,先找到市场需求则能少走弯路。
小黄觉得,咖啡馆里,没有老师、学生,没有老板、员工,人们走进一间咖啡馆,坐到一起,互相道一句“你好”,问一句“喝啥”,呷一口苦涩酸甜,没有啥不能聊。
我们时常参加学院咖啡活动的年轻人Roy想起了在美国留学的日子,“在美国,几乎每所顶尖大学都会频繁举办氛围轻松的社交活动,以增进创新创业。端起咖啡,和‘大佬’握手会更轻松一些。”
创新创业和“第叁空间”,愈发紧密
霍华德·舒尔茨在自述书《将心注入》中解释了这种现象:咖啡馆提供了纽带关系,把喜欢咖啡的人们聚集到一起。从某种水平上说,咖啡馆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刚需。
因此,在上海,写字楼、产业园有没有引进青年人喜欢的咖啡品牌,是衡量其能级与吸引力的重要标志。
好比大学路,它是杨浦咖啡馆最密集的一条马路;而包围着大学路的大创智,也是杨浦甚至全市科技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在独立咖啡馆Homeless、ALL THE LOVERS Deep、Trua Boo,或在连锁大牌星巴克、阿拉比卡、皮爷,人们边喝咖啡边聊程序哪里需要调试,聊自己的新点子有没有市场……
整个张江区域内,这两年也开了很多新潮的咖啡馆。棉里咖啡、blichi coffee、melax coffee、美拉德咖啡研究所……张江人每天换着“翻牌子”也没问题。“工作那么忙,楼下咖啡馆,是距离最近的、成本最低的、可以自我放松和充分表达的空间。”一位“张江男”对记者表示,“毕竟,聊完还要上去加班嘞。”
郊区也在努力招引咖啡馆,但困难会多一些。“招商时,不管园区说得有多好,高科技企业一定会实地考察‘周围配套’,这会影响他们最终是否落地。”记者曾听宝山区一位区领导说,“同样,品牌咖啡馆也有自己的考量。在郊区,引进一家星巴克的难度不亚于引进一家高科技企业。”
不过,随同近些年沪郊各区发力创新创业,咖啡馆和科技企业也开始在郊区“双向奔赴”。
2022年8月,北郊未来产业园开出了上海除崇明外的“最北星巴克”,开业当天,店铺内大排长龙,直到今天火爆如初,连周围其它园区的企业人士也常开车带着客户、朋友来店里坐坐、谈谈。
在此之前,星巴克连续四次拒绝了北郊未来产业园。但当越来越多科技企业入驻园区,达到了星巴克的“亮灯率”要求后,他们慢慢转变了态度。签约后,还答应在店里设置一块配有显示屏、供企业免费使用的“星巴克科创会客厅”区域。
“最北星巴克”的科创会客厅是一个缩影——创新创业和“第叁空间”的关联,变得越来越紧密。蕰藻浜边的智慧湾里有近600家企业,五六千人在此办公。与之对应,园区主干道两侧,知名咖啡品牌纷纷“抢占山头”,往小巷里走,还能看见好几家独立咖啡馆。同样,宝山南大数智中心的Manner咖啡,让乘势电子商务等许多企业前来考察时就“怦然心动”。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企业,员工因为天天都去园区星巴克喝咖啡,和咖啡师们几乎都成了好朋友。
上海“第叁空间”,还能咋升级?
今天,上海拥有咖啡馆的数量,已经远超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整体看,上海似乎不缺创新创业的“第叁空间”。但与硅巷、东区科技城、比特谷等相比,上海关键区域的“咖啡密度”,和“第叁空间”对创新创业的刺激作用仍存在一定差距。
以张江为例,由于浦东的组团式发展模式,从张江的中心点动身,半径三五公里范围内的配套尚可,但一旦出了这个范围,就很难找到一个像样的店。许多张江人请客吃饭,仍然选择驱车20分钟前往世纪公园、商城路一带。
餐饮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张江开餐饮,只能做一半的生意。咖啡馆、餐馆、酒吧,受制于园区周围夜里没人,夜晚的生意很难做起来。
宝山一家产业园区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招商责任人有些发愁地说:“园区内的咖啡馆开是开着,但人气未达到预期。”随着市场环境波动,企业落户的步伐放缓,周围又木有足够多的消费群体,区域“年轻力”难以增长。
问题的根本主要在于产城融合做得还不够好。产城融合不是简单地在一个区域里,既建设园区,又建设住房,再引进几家咖啡馆。融合的本质是让在此地工作的人,也能以更低的成本居住在本地。
上海交大一个课题组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的用工成本普遍低于长三角地区。因为后者产与城割裂水平高,员工通勤造成的压力和不幸福感更明显;而珠三角的产业区和城市功能区、居住区的连接更紧密,“第叁空间”施展作用的空间也更大。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很多创业者坦露心声:企业留人难,难在没办法许给员工有预期、可预见的未来。员工期望的,是更便利的、性价比更高的衣食住行全要素配置。一旦要素配置齐全了,人的成本下来了,企业的成本也下来了,创新创业的成功概率也就越高了。
而在那些交通便捷、生活配套服务丰富的地方,如中心城区的大学路、上海硅巷,“第叁空间”虽足以满足人们的时尚需求,但对创新创业的催化作用仍不够明显,各主体成员发生“化学反应”的频率还不够稳定,也不够高。
从这个视角看,“学院咖啡”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比起街头咖啡馆的“纯随机”,学院咖啡的区别在于预设了大体的方向,由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邀约高校、企业、双创者、投资人等各方相关人士,消弭信息和资源不对等的问题。鲍勇剑认为,该模式一定水平上削弱了咖啡馆作为“第叁空间”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但仍然保存了审美性,在现今阶段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如果整个街区都已充盈创新创业的氛围,各方人士随时都能在任何一家咖啡馆里开启一场创新碰撞的对话,那的确不用刻意举办学院咖啡活动。”鲍勇剑说,“但现在,它能起到有益的增进和引导作用,在大学路这个创新街区种下模因,让大家习惯于‘喝咖啡、谈创新’。等大学路达到甚至超越巴黎左岸的水平时,学院咖啡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