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大模型】跨界算力?上交所问询
【查看信息来源】 5-7 22:06:00
5月6日晚间,建筑机械租赁龙头 华铁应急 公告称,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能算力业务。当天夜晚,上海证交所火速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就新业务的运营模式、潜在风险、资金来源等进行补充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 华铁应急 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仅0.58亿元人民币,远不足以覆盖债务规模,公司算力子公司成立仅7个多月。这样的技术与资金储蓄,也让市场不禁疑问其跨界算力租赁的可行性。
记者了解到,随着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很多A股公司开始抢占风口,其中不乏跨界选手。然而,跨界后“业绩变脸”等案例增多,部分公司搭上算力快车后面临挑战,引发市场关注。
投资10亿元跨界算力遭问询
5月6日, 华铁应急 披露公司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能算力业务,通过向客户提供GPU级的高端算力资源租赁及增值技术服务取得收益。
资料显示, 华铁应急 主要业务为建筑支护设备租赁、高空作业平台及地下维修维护设备等各类工程设备租赁与服务。此次拟投资的智能算力业务属于新业务,与公司现有主要业务无关。
“算力租赁市场空间大,持续经营将发生可观的收入与稳定的钱财流,有效协同增进公司总体战略发展。” 华铁应急 表示。
公司跨界新业务的实力如何?根据 华铁应急 2024年一季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仅0.58亿元人民币,短时间有息负债约12亿元人民币,长期有息负债7.95亿元人民币,账面货币资金规模远不足以覆盖债务规模。同时,公司设备租赁业务和算力租赁业务均为资本密集型业务。
就此,上海证交所对公司筹资安排的可实现性提出问题,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因资金不足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危险、本次投资事项决策是否审慎、是否有益于保护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利益,并补充披露新业务开展所需资金的安排统筹情况。
新业务运营模式成为上海证交所关注的另一重点。上海证交所要求 华铁应急 说明新业务人员和技术储蓄详细情况,新业务与原业务的技术运营模式区别,和公司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等;说明新业务未来开展模式及盈利模式;说明GPU级智能算力租赁与CPU级传统通用算力的区别,和新业务是否涉及行政审批及相关进度、公司是否具备相关业务运营资质。
从订单来看, 华铁应急 此次开拓算力业务的载体为其持股51%的子公司上海科思翰智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思翰”),科思翰目前已签署2份合同。 华铁应急 此前并未对在手订单展开具体介绍。公开资料显示,科思翰建立于2023年9月19日,成立仅7个多月,其注册资金和实缴资本分别为9900万元和0元。
上海证交所在此次问询中,要求公司补充说明科思翰详细情况、合作方海南科思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背景及合作模式和利润分成模式等信息;说明已签订合约的详细情况,包含业务来源、总金额、设备供应方等,和是否存在业务获取依赖个别核心业务人员或个别客户的情形。
多家跨界算力企业“翻车”
随着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崛起,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很多A股公司积极布局算力领域,其中不乏跨界玩家。一段时期以来,包含 鸿博股份 、 莲花健康 等在内的数家A股公司尝试跨界进入算力领域,但都遭遇了不同水平的挑战和疑问。
例如,彩票印刷行业龙头 鸿博股份 4月13日公告称,因智算中心建设设备销售收入原入账时间未得到审计机构认同,公司业绩预告“变脸”,2023年净收入更正为亏损5000万元至5800万元。公司及老总、财务总监也因此收到福建证监局的警示函。另外,公司一度因解聘负责算力业务子公司北京英博数科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而引起舆论关注。
跨界算力行业是否存在蹭热点嫌疑,也成为监管层的一大关重视点。2月21日,深交所向国内高端染料行业公司 安诺其 发布关注函,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收购算力公司的相关情况、原因和必要性,并说明是否存在炒概念、蹭热点的情形。
华铁应急 此番跨界算力,又是否涉嫌炒概念、蹭热点呢?
其实,在披露此次10亿元投资智能算力业务之前, 华铁应急 已经在官微宣布,科思翰与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搭建算力中心等业务、与 科蓝软件 在金融领域AI算力服务方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公司目前新增“ 人工智能 ”“ 东数西算 (算力)”概念。对此,有很多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平台对 华铁应急 的智能算力和低空经济业务进行提问,公司均未给予明确回复。
就在4月24日, 华铁应急 还在官微披露,公司与浙江威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深入合作正式开启,共同拓展低空经济领域新发展。
对于跨界算力的挑战,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资本密集型的特征,算力领域也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供应链的建立和管理需要行业经验和资源积累;高效采购所需的高性能GPU芯片和其它计算设备对新进入者来说也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