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淘汰赛】-财经分析-车展观察 -智-电-竞争走到新赛点 车企如何跑赢淘汰赛?

查看信息来源】   5-9 13:25:02  
淘汰赛

  新华财经上海5月9日电(记者王鹤)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刚刚落下帷幕。117款全球首发汽车,278款 新能源 车型,163场发布会、来自全球各地的经销商、从业者、直播镜头……

  在这场热闹非凡、流量“四射”的汽车秀场上,电动化完成了全面覆盖、百花齐放,智能化、大模型成为所有车企瞄准的“爆点”。自主品牌气场全开、站在舞台C位,合资、外资品牌坚定转型,中外技术快速流动,相向而行。

  “电”力全开、“智”驾井喷中国品牌全面领跑

  “北京车展可能是第壹次几乎看不到燃油新车发布的车展。”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感叹,过去几年,我们看到 新能源 车新车型不断增长,并逐步占据新车型的绝大部分,到如今,燃油车型已经难觅其踪。

  中国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外资品牌“全面触电”,发力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 燃料电池 汽车等各技术路线。

  车企开启了电动化升级,从过去对续航里程“够用”的追求,转向缔造“好用”的 新能源 车,如800V超快充架构的广泛搭载,使得充电时上进一步压缩至10-15分钟,增程式技术方案在更多主流车型上搭载。

  “全面触电”的背后是市场需求的转变,中国乘用车市场电动化渗透率在过去几年获得了“令人咋舌”的提升,燃油车在中国新车市场正式成为“少数派”。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在4月1日-14日统计期内,中国市场 新能源 乘用车的零售占比正式突破了50%。

  “ 新能源 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如果说上半场看电池,下半场则看芯片。” 比亚迪 老总兼总裁王传福在地平线2024智驾科技产品发布会上如是说。

  的确,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几乎成为各品牌新车型标配。代表汽车智能化实力的新技术与新产品雨后春笋,AI大模型正在加速上车。多家车企和供货商发布端到端方案,小鹏汽车发布AI天玑系统,将全量推送覆盖小鹏四款车型所有的Pro和Max版本;华为乾崑ADS 3.0全新架构采用PDP网络实现预决策和规划一张网,实现类人化的决策和规划;商汤绝影面向量产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UniAD完成上车演示首秀;极越07车型首发亮相,将搭载8295芯片和高阶智驾系统,和上车百度智舱2.0大模型。极氪、理想、 比亚迪 等均已确定与相关企业合作,支持大模型部署。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乘用车智能驾驶渗透率为54.7%,自主品牌乘用车NOA渗透率达到8.7%,为智能驾驶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撑。

  “中国用户对智能化接受水平特别高,为智能驾驶发展提供了市场动力。”王传福表示,智能化下半场迎来了空前绝后的发展机遇。

  “中国在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方面已经领先全世界,中国汽车市场的演进速度、厂商和消费者对新技术的适应速度和接受意愿在全球各大市场中举世无双。”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对记者表示。

  杨晓明说,去年的上海车展,几年没来过我国的高层管理者,把上海车展解读为电气化车展。其实,国内从业者知道,电气化已经不是上海车展的绝对主题,那时大家已经在谈智能化。这一年来,智能化趋势更清晰,中国汽车市场向着电气化、智能化,尤其是安全的自动驾驶的进程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外资品牌加速“触电” 拥抱中国技术

  开年以来,欧美大型传统车企纷纷调整推迟电动化目标,全球电动化方向是否已经改变成为市场讨论热点。在北京车展上,外资车企明确表示将在中国市场全力推动 新能源 转型,全球市场长期电动化战略目标不变。

  “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汽车产业转型能像中国这样快。这个市场已经成为我们的健身中心,我们务必更加努力、更加迅速地工作,才能跟得上。”大众汽车集团总裁奥博穆在北京车展前夕说。

  大众汽车集团此次造成了大众品牌ID. CODE和ID. UNYX,首款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缔造、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车型奥迪Q6L e-tron、保时捷新款Taycan 4、兰博基尼Urus SE等电动车型。自2026年起,大众汽车集团将有至少8款专为中国本土市场开发的纯电动车型上市,到2030年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至少30款纯电动车型。

  梅赛德斯-奔驰也坚定表示电动转型的决心不变,车展上纯电G级越野车全球首发亮相,奔驰长轴距插电式混合动力E级车首秀,迈巴赫首款量产纯电车型迈巴赫EQS纯电SUV上市。

  “我们的目标是最晚到2039年,实现乘用车新车产品阵容在整个价值链和车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净碳中和。欧洲市场上一些经济政策的变化,造成市场的变化,这其实不会影响我们的电动化战略。我们将继续加强电动化投资。随着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平台逐渐推出,未来每款车型都将有纯电版本选择。”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将继续深化在华布局,与中国伙伴共同推动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

  捷豹路虎有关责任人对记者说:“过去几年,我们积蓄力量进行品牌重塑并取得成效,未来,捷豹品牌将全面转型,路虎油电双线并行。今明两年,我们的豪华电动车型将崛起,凭借独特品牌优势,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相比中国品牌,外资品牌转型速度的确慢了,尽管眼下我们很难看到外资品牌大批量推出电动产品,可是种种迹象显示,外资品牌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这么大的市场,外资品牌一定不会放弃。”艾睿铂大中华区汽车行业合伙人章一超对记者表示。

  有外媒称,外资品牌赶超中国电动车的唯一途径,就是在自己的车型中加入中国技术。的确,大部分外资车企越来越务实,纷纷出手拥抱中国技术,实现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跨越升级、合作共赢。大众汽车集团最为积极,此前已与小鹏汽车、地平线、 中科创达 等公司深度合作。

  在车展上,文远知行与博世合资研发的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奇瑞星途星纪元ES、ET量产上车;小马智行与丰田联合开发的铂智4X Robotaxi概念车第壹次亮相,并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成立合资公司,推动L4级Robotaxi规模化量产。

  “在汽车行业,技术与产品的流动方向变了,从西方产品流向中国,变为中国产品流向全球,中国技术输出、流向西方车企。”巩旻说,中国逐渐成为西方车企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来源,他们在中国学习最新的电动化智能化科技,在这里练出“肌肉”,再向全球逐步推出。

  流量至上背后企业如何跳出同质化、跑赢淘汰赛?

  此次北京车展,“流量”是不得不提的关键词。不论新势力品牌,还是传统自主品牌,公司开创人作为企业品牌DNA缔造的一部分,全员下场直播“带货”。

  开创人带货的背后,是新面孔、老面孔集体卷技术、卷价格、卷不同化,却在某种水平上高度趋同,以至于消费者对某些产品感到“脸盲”。

  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汽车研究团队观察到,车展在品类上俨然掀起了“大六座”“越野”两大风潮,众多车企跟风。然而“随大流”“追热点”,看似掌握“成功密码”,但却很难开脱同质化竞争困境。

  今年3月, 长安汽车 总裁王俊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分享了一组数据:2023年行业在售 新能源 车型403款,平均月销量只有1500辆。一百多个乘用车品牌现在真正能够得到盈利的屈指可数。

  “2024年,将有百余款全新车型上市,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多家自主、合资和新势力选择以降价策略应战,由此加剧了市场的胶着状态和多元化格局。”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戴江宁说。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示,2024年北京车展相比十年前,有29个品牌消失了。最火的 新能源 汽车行业,调整重组速度非常之快,十年来先后出现过300家左右企业,现在活跃的不过10家左右,蔚来谁能走下去难以预测。

  “行业集中度会逐步提升。”巩旻说,参考日本,现在六七家车企以不同形式的联盟或在不同细分市场独立存在。中国本土市场更大,未来有10到12家规模企业存在是正确的判断。

  车企如何跑出重围,实现“剩者为王”?吉利控股集团顶级副总裁杨学良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跨越式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原创与自信是两把非常重要的钥匙。只有原创才能为中国汽车行业赢得尊重,只有原创才能让中国车企创造价值、只有原创才能让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

  里斯战略咨询顶级顾问赵春璋表示,任何产品、技术的创新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竞争对手模仿,甚至对标超越。唯有在心智中建立清晰的认知,才能成为品类代表;并且作为领导品牌持续推动品类进化,才能构建真实的不同化竞争优势,实现真实的“流量”与“销量”长虹。

 ● 相关商业热点
麦肯锡】  【淘汰赛】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婄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