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现代有轨电车】城市有轨电车之困 - 一边争相上马 一边接连叫停
【查看信息来源】 5-9 21:37:21建设4年、运营3年,又废弃3年,繁华的梅华路中央,躺着两条锈蚀斑驳的铁轨,轨缝间杂草丛生。这是珠海唯一的有轨电车,也是膈应在珠海人心中多年的“伤疤”。
最近, 珠海市 政府发布一则通知,准备拆除这条有轨电车,随即引来多方关注。
其实,有轨电车的建设和运营困局,国内其它城市此前已袒露数次。
去年直到今天,上海张江有轨电车停运、拆除,天津开发区导轨电车进入拆除流程,天水“伯约号”被通报批判盲目举债搞建设;再往前,瑞丽有轨电车建设项目暂停推进,重庆、宁波、合肥等地都出现过有轨项目暂缓实施。
早在上世纪初,有轨电车这一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就被引入中国。近十年来,国内迎来有轨电车项目规划、建设、运营高峰。但在城市争相上马的同时,这种交通方式为何频繁爆出或停工、或停运、或拆除的消息?
从萌芽到第叁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下称“协会”)的说法,国内第壹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是2002年在大连建成的。
在推动城轨交通制式结构多元化的形势下,现代有轨电车这种制式,凭借造价低、建设周期短、观光性强等优势,过去十年间受到很多国内城市的热捧。
根据协会官方网站公布的2011年至2023年城轨交通统计数据,2011年,国内(不含港澳台,下同)开通有轨电车线路运营总里程只有41千米,属于刚刚萌芽的阶段,在全国所有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中占比仅2%。
尔后,多地项目相继规划、开建、投运,迎来一波高速增长。2017年是一个重要节点,这年年末,全国运营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里程超过轻轨,仅次于地铁和市域快轨,成为国内运营里程数位列第叁的轨交制式。
一时间,全国90多个城市发布了建设有轨电车的计划。当时,协会统计,国内有轨电车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规划里程2500公里左右,远景设想总规模8000多公里”。
对照其它轨交制式,这意味着现代有轨电车将来的地位,仅次于地铁,比市域快轨(远景目标5000公里)还要高。
然而,现实当中,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离既定目标还有十分的距离。位列第叁的地位虽然延续直到今天,但其里程增速已明显放缓。
图片来源:城市轨道交通2023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
2019年,国内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线路比重为6.2%,达到近年最高。尔后一路下滑,到2023年,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线路里程为578.42千米,只完成了目标的零头,在所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占比下滑至5.15%;59个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的城市中,有23座城市运营了现代有轨电车线路。
这时,国内地铁的运营线路里程已经达到8542.11千米,市域快轨的里程也有1454.8公里;在建与规划的体量,也远大于现代有轨电车。有轨电车与它们的距离,渐行渐远。
停工、停运或拆除
从2500公里的目标,降至实际投运的578公里;从90多个发布规划的城市,到23个实际投运的城市……高歌猛进之后,现代有轨电车的趋势被切换至低速挡。
2023年9月,网友在 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上问,自2017年瑞丽有轨电车开工后,建设缓慢,啥时候复工。
瑞丽发改局随后回复:2017年 云南省 委第五巡视组指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预计投资56.49亿元人民币,可行性论证不够,决策存在盲目性”。2017年12月,瑞丽召开关于暂停瑞丽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期)建设的专题会议,“该项目目前已不再继续推进”。
2021年1月,珠海有轨电车停运,成为中国自20十年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以来,首个暂停运营的新建有轨电车项目。
珠海市 交通运输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1年运营期间,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日均客流强度不足400人次/千米,与可研报告预测的7700人次/公里相差极大。而期间财政补助拨款超过1.7亿元人民币,年均成本高达9100多万元人民币,但年均车票收入仅100多万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天亏损近25万元。
2024年1月,中央相关部门通报了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天水有轨电车项目名列其中。通报显示,天水有轨电车一期工程运营以来,年运载乘客仅约80万人次,收入160万元人民币,年运营成本约4000万元人民币,亏空巨大。二期工程由于“政府方资本金无法到位”,已经停工。
从上述几个项目的回应中可以看到,客流不足、成本高企,成为一些有轨电车项目的繁重负担。
2023年,全国城轨交通平均客运强度为0.55万人次/公里·日。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现代有轨电车远在平均水平以下。
23座投运了现代有轨电车的城市,有的如沈阳、大连、南京等,将其作为城轨交通的补充,覆盖中心城区的轨道空白区;有的如北京、广州等,施展它观光旅游的功能。
其中,淮安、珠海、天水、三亚、文山州、南平、黄石、红河州8座城市比较特别,全城的轨交线路有且仅有单一的有轨电车。
淮安的客运强度为0.1万人次/公里·日,天水的客运强度为0.02万人次/公里·日,三亚的客运强度为0.04万人次/公里·日。线路未成网,客流量小,车厢空荡荡,有居民开始戏称“有鬼电车”。
连上海都没能躲过客流低的困境。2023年6月1日,上海首条现代有轨电车——张江有轨电车1路,在运营13年后正式停运,铁轨和车站等很快被拆除。
公开报道显示,该线路早期日均客流量为6500~7000人次,而到停运前,已锐减到1000人次左右。早晚高峰以外,我们时常是空车过站。浦东有轨交通公司公告称,客流逐年下降,有轨电车将由地面公交替代衔接。
因地制宜是关键
几个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陷入被疑问、被暂缓、被拆除的境地,其起因是综合的。
客流量不足的表象背后,首先是不成网。
很多城市有轨电车以示范功能为主,数量只有1~2条,整体投运线路里程在50公里以上的仅有沈阳和武汉。北京西郊线、广州海珠试验段、云南文山州普者黑4号线及支线一期工程,以旅游功能为主。
其次是地理位置偏。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兴规划设计所所长马强等人在《有轨电车发展规划反思与应用展望》一文中分析:决策管理层面存在盲目将有轨电车作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零的突破”的重要抓手。在无法达到地铁和轻轨建设门槛的情景下病急乱投医,只是从城市形象上考虑慌忙引进有轨电车,而忽视对有轨电车能否承担本城市快速、大运量骨干交通功能进行客观分析,最后造成建成效果欠安。
从当前的投运线路来看,一些有轨电车作为了新区、开发区与市区的接驳线使用。在城市外围的新区的客运量,可以预见的低,再加上未能成网,更是让这些线路的交通功能难以施展。
作为公共交通,若客流量不足,票款收入无法弥补建设、运营成本,自然需要政府提供补助。而若是靠政府补助维系运营、维保,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安全性也是一大因素。
近年来,由于车速控制、道路开放、路口混行等原因,有轨电车与行人、车辆之间的事故时有发生。
马强等在文章中总结,技术不成熟、线路未成网、换乘不便捷、客运量未达预期、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等都是初级阶段的常态。
当然,国内的现代有轨电车,也其实不是没有成功的探索。
沈阳浑南新区的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国内第壹个一次性成网、规模最大的有轨电车网络,运营里程102.6千米,日均客流量约3.47万人次。
深圳龙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作为龙华新区的骨干交通,承担与深圳地铁4号线接驳重任,是国内日均客运强度最高的线路之一。
理论上看,有轨电车比地铁审批门槛低、造价低,比公交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可以在多条理公共交通线网中饰演重要角色。
“国内对于中低运量的交通需求肯定是存在的。”在业内看来,有轨电车建设的关键在于要因地制宜,符合本地特色。第壹要科学编制线网规划,强化功能定位和客流需求的研究;第贰充分考虑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和换乘;最后,要优化路权分配,提高道路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