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光大证券】光大证券因金通灵财务造假案被罚 - 年内已有三名高管辞职
【查看信息来源】 5-19 16:55:39
红星资本局5月19日消息,5月14日,江苏证监局向 金通灵 (300091.SZ)财务做假案的相关中介机构和员工连开7张罚单。其中,光大证券(601788.SH;06178.HK)及其2名员工被出具警示函。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作为老牌券商,光大证券近一年屡收罚单。2023年6月,光大证券因保荐业务违规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彼时监管还表示,“我局将持续关注你公司对江苏辖区内上市公司的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2024年以来,光大证券已经有多位高管辞职。从年报数据来看,2023年光大证券的在职员数量比2022年减少了477人。
光大证券及2名员工被出具警示函
近一年还有多项业务被监管关注
5月14日,针对 金通灵 财务做假案,江苏证监局对光大证券及其2名员工周平、王世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察管理措施。
江苏证监局表示,经查,光大证券在 金通灵 2018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履行持续督导职责进程中,未充分履行核查义务,使用其它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意见未进行必要的审慎核查,造成制作、出具的2018-2020年度持续督导意见存在不实记载。财务顾问主办人员周平、王世伟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一年来,光大证券屡收罚单,除了财务顾问业务,还有多项业务被监管关注。
2023年6月,因光大证券作为 纳芯微 (688052.SH)、 帝科股份 (300842.SZ)的首发上市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进程中存在多处违规情形,江苏证监局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经查,在光大证券持续督导期间,上述两家公司出现了公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合规性管理存在缺陷等诸多问题,但光大证券均未发现。江苏证监局认为,光大证券未能严格履行持续督导相关要求,还表示“我局将持续关注你公司对江苏辖区内上市公司的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2023年8月,光大证券一日之内连收6张罚单。广东证监局对光大证券广东分公司出具警示函,对光大证券云浮新兴荔园路证券营业部(下称“荔园路营业部”)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对该公司多名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或定性为不适当人选的监察管理措施。
经查,光大证券荔园路营业部存在原责任人张林开及员工李国新、叶镇华等人协助客户出借证券账户为他人融资提供中介和便利,向客户违规承诺承担损失;员工叶贤升存在向客户提供科创板测试题答案、索要客户证券账户密码、向客户发送回访问题、提供答复口径等情形;另外,未按规定及时向广东证监局报告客户集体投诉等重大事项等违规事项。
今年已经有三名高管辞职
去年员工减少477人
资料显示,光大证券建立于1996年,总部办公地位于上海,是我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是光大证券第壹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5.15%。光大证券先后于2009年和2016年分别在上海证交所及港交所上市,是一家“A+H”股上市券商。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作为一家老牌券商,光大证券年内已经有三名高管离职。5月7日,光大证券公告称,因工作调整,王忠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此前1月和3月,公司业务总监梁纯良、李炳涛也均辞去相关职务。
光大证券2023年年报显示,王忠曾任公司债券部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主导工作),光大金控资管助理总裁、副总裁等职,另外,还曾担任过 国泰君安 (601211.SH; 02611.HK)业务董事, 海通证券 (600837.SH; 06837.SH)证券投资部投资经理部责任人。
从年报数据来看,2023年,光大证券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8064人,与2021、2022年的8760人、8541人相比分别减少696人、477人。
2023年,光大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00.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收入42.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3%。光大证券指出, 融资融券 息差、同业资金利息和股票质押收入减少和经纪业务、投资银行及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变动等,是营业收入减少的主要因素。
分业务看,投资交易、股权投资和机构客户三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而企业融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三大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出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