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保险公司】一地规定营运性车辆商业险不限定保额 - 缓解承保难题还有哪些招?
【查看信息来源】 5-28 19:05:22营运车辆投保难的问题备受关注。5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提升营运性车辆保险承保服务效率、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河南省 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河南保险业关于营运性车辆保险承保服务要点》(以下简称《服务要点》)中提出,商业险不限定保额。承保时不以任何形式强制搭售、变相搭售其它保险产品或提出附加其它条件的要求。
当前,针对照较突出的货运车辆、 新能源 出租车等营运车辆商业车险入保难、承保贵问题,监管和行业正数招齐发,不仅不断提出要求,还采取了形形色色的举措。那么,出租车、网约车、货车等营运车辆投保到底有多难?难在哪?又该如何破局?
一地提出商业车险“不限额”
营运车辆是道路运输生产最核心的生产工具,但重型货运、出租车等营运车辆因“行驶路程长,行驶路段不固定”等特点,造成营运车辆投保难问题频出。在购买车辆商业险时,多家保险公司出现“踢皮球”或拒保的情景屡见报端。
最近, 河南省 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市场主体制定的《服务要点》发布。《服务要点》不仅提出,确保承保服务时效,正常情境下一个钟头内承保完毕;不以任何形式强制搭售、变相搭售其它保险产品或提出附加其它条件的要求。在承保方面还提出,商业险不限定保额等要求。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营运性车辆商业险不得限定保额这一要求,有助于打破原有的市场壁垒,使得不同保险公司在承保营运车辆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从而增进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时,由于保险公司不再能够通过限定保额来提高保费,这将促使保险公司优化风险评估模型,降低不必要的成本,从而有可能降低保费水平,减轻车主的经济负担。在提高保险产品的多样性方面,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可能会开发出更加多样化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车主的切实需求,这将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
面对货运车辆、 新能源 出租车等营运车辆在商业车险方面遇到的投保难和保费高的问题,各地正在积极行动,不仅持续提出明确要求,还采取了多种措施并施的策略。好比,为化解营运车辆投保难问题, 山东省 保险行业协会搭建了“营运车辆保险投保平台”,通过运用 大数据 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风险减量管理,逐步改善营运车辆商业保险经营状况。
风险管理、技术投入不可少
营运车辆商业车险投保难、承保贵的问题,根源来自多个方面。部分营运车辆由于历史出险记录较多,也使得保险公司对其承保意愿降低。“做得越多亏得越多”一度成为部分保险公司的固有印象。整体而言,营运车辆面临的危险相对较高,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往往会更加谨慎。
支培元表示,从保险公司风险评估角度来审视,营运车辆由于其高频次运行和远程跋涉的特点,使得其面临的事故风险明显高于非营运车辆,这给保险公司造成了更高的危险评估难度。为了准确评估风险,保险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这无疑增加了承保的成本。
因此,破解难题的一大要素便是需要险企强化风险管理,支培元认为,在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方面,可以对营运车辆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保险条款和保费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避免营运车辆投保难这一境地,同样离不开险企加强技术投入。支培元认为,利用 大数据 、 人工智能 等先进技术,可以提升对营运车辆风险的评估能力,实现精细化定价,既能有效识别高风险车辆,又能为低风险车辆提供正确的保费,从而为更多的车主承保。在创新产品方面,根据营运车辆的不同类型和使用场景,设计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如按里程计费、按时段保险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切实需求。在提高服务品质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简化投保流程,提供在线投保、快速理赔等便捷服务,提高客户体验值。
另外,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公司更加精准地评估营运车辆的危险,避免“拒保”这一一刀切做法的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为营运车辆提供更加公平正确的保险环境。
需要关注的是,对于运营车所属的企业或个人而言,如果遇到商业险拒保等情况,不能据此在没有相关保障的情景下“裸奔上路”。因为投保相关保险不仅是法规要求,更是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以营运 新能源 汽车为例,交强险、车辆损失险、第叁者责任险是必备的保险项目。
基于此,制定投保策略时,应综合考虑车辆类型、运营范围、风险承受能力等原因。上述业内人士建议,企业或个人应选择有良好信誉和理赔效率的保险公司,选择适当的保险金额和范围,以确保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