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天合光能】光伏龙头深陷停产风波 -关税大棒-压力下 出海业务走向何方-深度

查看信息来源】   6-6 16:02:17  

  《科创板日报》6月6日讯 东南亚光伏厂商深陷停产风波。

  近期,两大龙头 隆基绿能天合光能 的东南亚工厂双双传出停产消息。对于相关传言, 隆基绿能 方面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目前行业环境扑朔迷离,公司持续对全球光伏市场和政策等关键因素进行洞察和研判。同时,为了实现敏捷智造模式的广泛推广,公司持续推动全球基地工厂的数字化升级和技术改造,因此出现不同区域基地的生产计划调整。

   隆基绿能 方面进一步表示,在此期间,该公司采取跨基地支援、排班轮休等多种措施,将生产计划调整对员工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和升级改造进展适时调整排产。

   天合光能 方面则表示,“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即将进入停产检修状态,这个检修每年的年中都会有。”

  不过,该公司也坦言:“美国市场的切实需求受到一些政策环境影响,短时间会有一些波动。公司会依据行业和市场的情景,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的、最优的调整。”

   阿特斯 证券部人士则表示,“详细情况我们这边也不太明白,目前来看还是一切正常的,没有放出啥特别的公告。目前公司在泰国、越南等地都有工厂。”

  截直到今天日(6月6日)收盘, 隆基绿能天合光能 两家公司股票价格双双下跌, 隆基绿能 跌超6%。

  ▍“关税大棒”影响几何?

  究其原因,今年5月,美国宣布,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晶体硅光伏电池发起双反调查。据美方统计,2023年美国自各涉案国家进口被调查产品的钱财分别约为:柬埔寨23亿美元、马来西亚19亿美元、泰国37亿美元、越南40亿美元。

  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直接对东南亚产光伏产品的‘双反’,甭管是否全产业链在东南亚,只要是电池或组件,都是限制范围。申请书上的倾销幅度超过100%,裁定后税率将会很高,没办法出口美国。”

  那么,相关产品借道东南亚出口美国一路受阻后,会对光伏厂商发生多少影响?

  据 隆基绿能 2023年年报,其马来西亚2.8GW组件、越南3.35GW电池等项目按期逐步投入生产,马来西亚6.6GW硅棒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天合光能 在泰国和越南建设有光伏产品生产制造基地,拥有6.5GW的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一体化产能。

  不难看出,两者均在东南亚布局了GW级产能。而东南亚亦是此前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浪潮下的重要布局阵地之一。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中国已经有近20家光伏企业通过合资、并购、投资等方式在东南亚地区布局光伏生产。“关税大棒”的压力下,中国光伏厂商的营业收入、利润亦受此影响。

  需要谨防的是,东南亚地区的光伏产能成本十分高昂。吕锦标指出,东南亚建厂、生产用的设备,材料及配套均来自中国,且产线已经老旧,成本相对高。

  “此前,美国对我国光伏双反,没办法只能取道东南亚,成本高但可控,政治风险也可控。”吕锦标进一步表示,现在或许应该暂停生产,观望后续。

  不过,从东南亚进口的光伏产品占到美国市场的80%以上。“关税大棒”挥舞之下,美国市场也会遭受不小的冲击。

  吕锦标指出,在美国本土产能无法满足装机需求的情景下,会引发美国市场价格高涨,同时抑制各洲的装机目标。另外,美国及韩国等企业在东南亚也有出口美国的产能,如何豁免,是WTO规则难以操作的。

  “说不准到时候又不得不放开口子,好比两年前对东南亚反规避调查的措施就因此延后执行。”吕锦标分析道。

  ▍行业“内卷”加剧中东或成出海“答案”?

  现下行业“内卷”加剧,从硅料到组件的光伏全产业链承压。因此,停下成本贵重的东南亚产线,或成合理选择。

  “目前中国光伏存在的问题不是市场需求问题,不管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是同比增长的。目前最迫切、最严峻的问题是投资过热引发竞相杀价卖组件,全产业链亏损,已经亏资金流。”吕锦标表示,龙头企业已连续亏三个季度,不应该再压价争市场,应该考虑压负荷,减少亏损。

  今年5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议指出,强化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鼓励行业兼并重组,通顺市场退出机制。

  现下,重塑光伏产业生态,合理布局产能已成为业内的重要议题。

   中信证券 分析师华鹏伟指出,光伏价格触底,供给见顶,存量产能受技术迭代、成本不同、库存积累、财务压力等原因推动下,落伍产能有望加速出清,行业供给格局重塑有望带动产业链迎来曙光。

  对于出海趋势,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表示,“长远看的确可以商酌向其它地区转移,如:可考虑中东等‘ 一带一路 ’沿线。”

  在吕锦标看来,政治风险是我国光伏企业出海所首要研究的因素。“中东政治风险较低,另外光伏企业也需要寻求强力资本的合作,‘不要单打独斗’。”

  总体来看,中东地区或成光伏出海的“答案”之一。

  近年来,沙特、阿联酋、土耳其等国家光伏迅速发展,政府通过电价补助政策、大型投标计划等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据 国金证券 研究所统计,中东多个国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装机及光伏发电目标: image

  今年5月底, 晶科能源 总裁陈康平接待沙特NEOM 总裁一行,探讨了光伏、 储能 、氢能等领域的项目合作。

  国内协鑫科技、 天合光能 等公司均在中东有产能布局、 天合光能 在阿联酋规划建设5万吨硅料、30GW晶体硅片和5GW电池组件,分三期建设;协鑫科技规划建设12万吨硅料项目。

   国金证券 分析师姚遥指出,中东地区光照资源充分,政府不断推出大型标案,叠加组件价格下降造成经济性,预计2024年中东地区光伏需求将快速增长。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李振国】  【隆基绿能】  【时代周报】  【光伏行业】  【天合光能】  【210】  【反内卷】  【太极实业】  【提起仲裁】  【子公司】  【美联储】  【2025】  【东南亚】  【新加坡】  【2024】  【中国证监会】  【永福股份】  【爱旭股份】  【违约金】  【中晶科技】  【大股东】  【拟减持】  【募集资金】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