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泰德医药】低价-抄底-核心资产 跃升全球第三大CRDMO 泰德医药赴港IPO

查看信息来源】   6-6 21:39:16  

  最近,港交所官方网站显示,主攻多肽的CRDMO企业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德医药)递表港交所主板,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 中信证券

  成立只有4年的泰德医药是老牌多肽CDMO“中肽生化”的母公司,尽管中肽生化曾一度因业绩欠安遭上市公司“大甩卖”,泰德医药的控股股东也因此“大捡漏”,可是随着减重药物GLP-1的大火,多肽药物研发需求也逐渐飙升,斩获中肽生化不到4年,泰德医药便迫不及待上市募资扩产。

  子公司曾遭“甩卖”,控股股东“捡漏”

  泰德医药建立于2020年,主要向药企提供多肽的研究、开发及制造等服务,大热的“ 减肥药 ”GLP-1类似物也是多肽的一种。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就2023年销售收入而言,泰德医药是全球第叁大专注于多肽的合约研究、开发及生产机构(CRDMO)。

  成立仅4年就能一跃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是因为泰德医药低价从上市公司 信邦制药 (002390.SZ)手中收购了老牌多肽CDMO公司“中肽生化”。

  泰德医药旗下最核心的附属公司“中肽生化”建立于2001年8月27日,曾是国内第壹批从事多肽CRDMO的企业,开创人为泰德医药的现任执行董事李湘。公司建立后不久,徐琪及李湘的胞妹李湘莉先后加入“中肽生化”,二人为泰德医药现任控股股东。

  截至2015年,徐琪合计持有中肽生化41.98%股权;李湘合计持有37.38%股权;李湘莉合计持有10.65%股权;金域投资持有7.50%股权;超鸿企业持有2.49%股权。

  2015年4月,中医药公司 信邦制药 以20亿元的代价收购了“中肽生化”,收购价远超账面净资产的高估值,评估增值率为727.27%,由于金域投资为 信邦制药 的控股股东,所以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其中, 信邦制药 以7.75元/股的发行价向“中肽生化”的前股东(除“森海医药”、“嘉兴康德”外)发行合计2.32亿股,占其当时股本总额的13.55%,向徐琪实际控制的“森海医药”、“嘉兴康德”支付现金2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李湘及徐琪成为 信邦制药 的董事。

  当时,中肽生化承诺,2015年至2017年实现扣非归母净收入三年累计很多于3.26亿元人民币。2015年至2017年,“中肽生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2.65亿元、3.06亿元人民币,扣非净收入分别为8253.06万元、1.24亿元、1.25亿元人民币,完成了业绩承诺。

  然而,2018年11月, 信邦制药 突然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康永生物”,并将“中肽生化”运营的诊断业务板块转接为“康永生物”运营。

  而失去诊断业务的“中肽生化”业绩开始下滑,2018年,“中肽生化”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2.12亿元、6031.2万元人民币,同比分别下降30.63%、53.14%, 信邦制药 对此计提了15.36亿元的商誉减值,当期的归母净亏损达12.97亿元人民币。

  2020年, 信邦制药 决定剥离其于“中肽生化”及“康永生物”的权益,李湘及徐琪二人也同时成立了如今的泰德医药, 信邦制药 便以合计7.5亿元的价钱将二者100%的 股权转让 给泰德医药。

  短短五年,“中肽生化”又回到了李湘、徐琪二人手中,但公司的估值却骤降十余亿元人民币。

  IPO前,泰德医药的控股股东为李湘、徐琪,其中,徐琪持有泰德医药47.65%的股权,李湘持有泰德医药28.77%的股权。

  业绩仍在下滑,海外收入占比高

  从 信邦制药 剥离出来后,公司的业绩有所回暖,2021年,泰德医药的收入、净收入分别较2019年增长了63%、48.15%。

  但近三年,泰德医药的业绩又有所下滑。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泰德医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3.51亿元、3.37亿元人民币,年内利润分别为8027.8万元、5398万元、4890.5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7.1%、57.3%、53.5%。

  对于业绩的下滑,泰德医药表示,主要是因为客单价有所下跌,公司原有的三家主要客户因其自身多肽药物开发资源、计划及周期的变化而大幅减少对其服务的切实需求。

  目前,泰德医药的业务分为三个部分,简单而言,覆盖了前期的多肽NCE发现合成服务( CRO )、中期的多肽CMC开发(CDMO)和后期的商业化生产(CMO)。

  截至2023年1月1日,泰德医药的多肽项目管线包含249个CDMO项目及6个CMO项目。公司亦于2023年获得72个CDMO项目及7个CMO项目。2023年全年,公司完成了8728个 CRO 项目。

  近年来,GLP-1大热,泰德医药也专注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领域的管线建设。截至2024年5月27日,公司与7名开发GLP-1产品的顾客有9个GLP-1药物开发项目,项目覆盖超过50个国家。

  从收入来源看,泰德医药海外收入占相当高。2023年,泰德医药在中国内地的收入占比为22%;美国占比为34.1%;日本占比为21.8%;欧洲占比为18.6%;其它国家及地区占比为3.5%。

  另外,多肽行业普遍存在产能紧缺的问题,前不久,礼来宣布将在印第安纳州生产基地额外投资53亿美元扩充GLP-1产能,这是礼来这家百年药企历史上最大的制造投资,也是美国历史上对合成药物API制造的最大一笔投资。

  2023年,泰德医药的钱塘园区的API年产能为500千克,每批产能为20千克,利用率为49%,能够处理多个100千克级的采购订单。

  此次IPO,泰德医药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在美国及中国现有园区进一步扩大产能及服务能力;扩充于我国的产能,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在中国建设或收购新的生产园区;在全球更多地区建立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营运资金及其它一般公司用途。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