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新希望乳业】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 - 像苹果一样去迭代产品

查看信息来源】   6-7 9:52:05  


K图 002946_0

  席刚有许多个身份,他是新希望乳业的老总,也是草根知本总裁,还是鲜生活冷链老总。在企业职务之外,他还担任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

  今年一季度,席刚去了一趟日本游学考察,他们希望在那些穿越经济周期的日本企业身上获得一些启发。

  回国后,在面向同事的内部分享中,席刚将日本企业的长寿基因总结为“第壹,他们非常专注,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第贰,他们在管理上不断改进,甭管是控制成本,还是控制品质,或是给予用户的服务体验都保持不断改进的态度;第叁,在时间中不断创新;第四,在 专精特新 的条件上做好一代一代的传承。”

  席刚不太像一个以往的“快消人”,他身上的务实和远见天衣无缝,从他嘴里听到的,除了产品、渠道、质量,还有创新、智能化和数字化。这本身也不难明白,他长期深耕乳制品行业,又挂帅于草根知本这一创新创业平台,传统和创新在他身上都有投射。

  每年的5月底,新希望乳业都会面向投资者和媒体进行一次“路演”,这个惯例从2019年上市后延续直到今天。去年的主题是创新,今年是新质生产力,席刚在台上侃侃而谈,这是一次演讲,也像是“秀肌肉”。

  过去的2023年,新希望乳业的营业收入站稳百亿,净收入同比增长19.3%,这是其连续5年保持营业收入和净利的双增长。一个大的背景是,中国乳制品行业增速正在下降。

  假如你问席刚,这样的成绩是否满意,他会告诉你“这个增长对我们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老总和总裁的要求是不太同样的。”你可以将这解读为是谦虚,但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可能是高要求,因为新希望乳业和他已经麻木了这种自我加压。

  用苹果思维迭代产品

  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格局相对固定。第壹梯队是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双寡头”,它们销售网点遍布全国,产品结构丰富、品牌影响力强、渠道铺设完善。第贰梯队则是以 光明乳业 、新希望乳业等为代表的区域性乳企,它们在重点经营的区域内具备较高的市占率、品牌知名度、消费者忠诚度及较完善的渠道网络。

  时间就是顶尖的红利。在新希望乳业注册建立的2006年,伊利和蒙牛的营业收入已经在160多亿元人民币。如果与巨头们死磕常温乳制品,明显不是明智之举,新希望乳业选择的是切入低温赛道。

  相较于常温乳制品,低温乳制品由于保质期短,运输半径有限,全国化拓展存在天然壁垒,而区域性乳企具备“奶源+渠道+品牌认知”的优势,它们有机会成为一方诸侯。

  而更长远来看,低温乳制品的消费将会越来越刚需。凯度数据显示,全国低温鲜奶渗透率从2018的18%提高至2023年的39%。

  席刚在一次创新营的分享上提到,面对To C用户,假如不能够建立起独特的品牌价值,不能够建立起独特的用户认知,不能形成与同行的不同,那品牌是非常难成功的。

  面对同样切入低温赛道的竞对们,新希望乳业显然需要找到自己的产品锚点,打出自己的产品标签。一场争“鲜”赛打响,20十年,新希望乳业确立“鲜战略”,重点发展低温产品。在去年公布的最新五年战略规划中,低温鲜奶和低温特色酸奶被列为核心重点品类。

  从字面而言,“新鲜”不过简单二字,但对于一家乳制品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涉及到奶源、生产工艺、 冷链物流 、渠道等众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项目。席刚和新希望乳业都很明白,要把“鲜”做到不同化,做到极致。

  假如你走进成都、重庆、杭州等城市的大型商超,在陈列鲜奶的冷藏区域,大概率会看到一款在包装上印着“24小时”字样的鲜牛乳,这是新希望乳业鲜活产品中的“24小时系列”,也是全国首个只在当天生产、当天售卖的鲜牛乳系列。

  在产品的缔造上,席刚比较推崇苹果公司的理念。他在投资者会中说到,新希望乳业在用苹果的思维不断迭代产品。在互联网上,许多人都在讨论苹果的成功,其中有一个观点认为,比起创新,苹果更强大的是它的产品迭代能力。对苹果而言,它期望的其实不是每年开创一个全新的品类,而是有节奏地开发新产品,同时把现有产品做到极致。

  这样的理念一定水平上影响着新希望乳业。2011年,其首款24小时鲜牛乳上市,这也是行业内第壹次推出以时间定义新鲜的牛奶产品,这款牛奶从生产到下架的时间不高于24钟头。

  如同iPhone一样,“24小时系列”成为新希望乳业的“厂牌”,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24小时黄金营养乳、24小时铂金全优乳、24小时限定娟姗乳相继上市,它们就像苹果手机一样,完成了从1.0到4.0的升级换代。

  产品迭代的背后几个变化在发生,“第壹个是杀菌温度越来越低,第贰个是营养活性越来越高,从最早的10倍到如今的25倍。从1.0只有新鲜,2.0不止新鲜,3.0极致新鲜,4.0是不仅要让我们的产品更新鲜,也要让用户的生活更鲜活更美好。”席刚说。

  把牛奶的“科技感”拉满

  表面上看,一杯牛奶从牧场到餐桌,流程其实不复杂,但只要你稍微扎进去了解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高度系统化的产业,乳企绝不是一个容易的“搬运工”。

  席刚曾在一次分享中提到“没有技术就没有门槛,企业很难走远”。对于一家乳制品企业而言,养殖、生产工艺、新品研发、柔性生产等都高度依赖于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

  拿生产工艺而言,牛奶的新鲜度和营养含量跟杀菌技术密切相关,市场上的低温鲜奶普遍采用高温短时巴氏杀菌工艺,也就是使鲜牛奶通过72-75℃、15-20s热处理,达到杀死有害微生物,并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物质的目的。

  目前行业进行巴氏杀菌的最低温度是72℃,温度越低,它能最大限度保存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温度相差几度看似变化不大,但在技术上却是不一样的难度量级。

  新希望乳业的“24小时系列”就是一部技术工艺的升级史。2020年,24小时鲜牛乳在“新鲜只卖当天”的条件上,完成了杀菌工艺从80℃到75℃的升级,使其免疫球蛋白含量达到普通鲜奶的10倍。2020年后逐渐上市的24小时黄金营养乳、24小时铂金全优乳、24小时限定娟姗乳,则采用72℃巴氏杀菌工艺,达到行业临界值,并采用膜过滤技术,免疫球蛋白分别达到普通鲜奶的15、20、25倍。

  2023年,新希望乳业推出了多款新品,并对部分产品进行迭代升级,这也使得其新品收入占比连续三年保持双位数。而每一次推新和迭代无不是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以新希望乳业首创的气泡酸奶为例,其开创了国内低温酸奶细分新品类,通过自主研发的发酵产气技术、精准控气技术和体系稳气技术,推翻传统碳酸饮料充气做法,使菌种发酵自然产气,独特的气泡口感带给消费者比酸奶更有趣,比饮料更健康的体验。

  席刚很早就意识到,传统乳制品企业要处理发展阵痛,就务必拥抱互联网科技和 大数据 。几年前,一场关于数字化的改造在新希望乳业内部展开,位于成都郫都区的新华西工厂较早启动“数字工厂”项目。在2023年底,这个工厂通过了具有“制造业诺贝尔奖”之称的全球卓越制造大奖(TPM)优秀奖的线下审核。

  新希望乳业数字化工厂拥有十大数字化集成系统,凭借云端部署,生产车间现已布置了超30,000个 传感器 IO点位,经过中控体系能够实现高度自动化、无人化出产。

  这大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以新希望华西工厂为例,它以工单驱动为主线,与生产计划、物料配送、质量检验集成互动,实现“人机料法环测”生产全要素在线互联共享,订单线上化率达90%以上,生产运营沟通效率提升75%,执行准确率达100%。

  这时,在“鲜战略”下,新希望乳业借助科技手段部署了“308”新鲜供应链,即订单在生产前3小时内截止,以保证订单和库存的准确性,0点罐装,早上8点之前送至5000+市场终端和送奶上户渠道。这也成为24小时系列产品的底层支撑之一。

  一手是生物科技,另一手是数字科技,新希望乳业把一杯牛奶的“科技感”拉满。

  经济放缓会成就一些品牌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增速正在放缓。但身为一个长期的从业者,席刚其实不灰心,在他眼里,这无非是涨得快一点和慢一点的问题。

  “我国的乳品行业没有到成熟的阶段,只不过现在增速放缓,大的经济环境有相应的影响,但我认为我国的乳品市场还是有巨大的潜力。一方面,在业态发展上,低温产品的占比还比较低;第贰,在乳品的鲜加工产品上我们远远不够。”

  席刚对行业发展的信心还来自于日本的经验。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日本经历了长达近20年的经济衰退期,但在日本经济下行期间,一些赛道却实现了增长,包含酒类、饮料、乳制品、调味品、加工食品等。

  在席刚看来,处于经济发展高速时期和经济发展放缓的时候,品牌的成长是不太同样的。“往往很多品牌不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造就的,恰恰是在经济放缓甚至下行的时候,促进了一批非常卓越的品牌。”

  这极为锻炼管理企业的能力。在面对经济的萧条时,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曾采取的措施是全员营业、竭尽全力开发新产品、完全降低成本、维持高生产率,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缔造出一个能够协同作战的靠谱团队。

  而新希望乳业给自己定下的作战路线图是“以低温鲜奶和低温特色酸奶作为核心重点品类,以‘DTC’为渠道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科技加持、区域深耕,以内生增长为主的形式,做大做强核心业务”。

  一些改变已经在新希望乳业身上发生。过去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新希望乳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收购,但当下,其选择切换到内生增长模式,做好内部资源整合。一方面以创 新开源 ,另一方面也以精细化管理节流。

  在渠道上,新希望乳业把DTC的地位拔高,这本质也是为了服务于“鲜战略”。

  由于低温奶的保质期短,它对于销售环节的约束比较大,层层分销的形式不太现实。把DTC的渠道做起来、全域营销做好,低温奶才能够快速渗透、更快成长。

  而从模式上来看,DTC削弱了代理商、经销商等中间环节,天然更易于提升净利率;同时该渠道直接面向消费者,使品牌更易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理解消费需求,进而及时调整产品。

  席刚其实不害怕市场竞争,“行业巨头也不是今年才做低温,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战略重心,我们找不着一个企业在各个方面都是第壹的,一个企业再强也有短板,再者他不会把所有的品类都做成第壹名。为啥市场上有那么多企业,就是因为不一样的企业有不同样的定位,不一样的企业有不同样的受众。”

  当然,新希望乳业也其实不是没有压力。摆在席刚等一众管理者眼前的现实是,他们要兑现“净利率翻倍”的目标,要压降公司负债率,要在中国乳业江湖拿下更大的市场份额,没有人可以掉以轻心。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上海证券交易所】  【汇宇制药】  【董事长】  【通报批评】  【父母短线交易公司】  【红塔证券】  【净利润】  【身陷囹圄】  【同比增长】  【IPO】  【星巴克】  【投资者】  【上市公司】  【ST百利】  【上海国际集团】  【海通证券】  【电视广播】  【2024】  【归母净利润】  【莲花控股】  【东方雨虹】  【海外投资】  【产品价格】  【郭柏春】  【亚钾国际】  【宁夏回族自治区】  【工商银行】  【廖云飞】  【上饶农村商业银行】  【余明安】  【兴银基金】  【基金公司】  【总经理】  【公募基金】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