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浙商银行】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赛道- 浙商银行破题发展科技金融
【查看信息来源】 6-7 16:21:57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今年十大任务之首,金融机构也迎来了新机遇。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顺驴下坡做好科技金融?
以总部在浙江的 浙商银行 为例,该行从社会价值向度动身系统化推进科技金融,重新旧动能转化推动发展模式转化,重新技术发展推动新业态、新质生产力形成,走出了市场突围的新生之路。
方向:新质生产力已成“风口”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新时代环境下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
在服务新质生产力中,金融施展着关键作用。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提出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增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聚焦科技创新、“ 专精特新 ”和绿色低碳发展,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外贸等领域小微企业,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
4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援力度。
势,不可挡。服务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风口”。在此环境下,股份制商业银行应顺驴下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和监管职能部门要求,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重点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数字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向。
另外,在负债端成本居高不下,资产端收益下降的大环境下,应战息差收窄是银行机构绕不开的一道坎。而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力科技金融,这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提供了新路径。
分析:挑战几何?
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直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使命,但真正要做到在信贷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临着诸多掣肘。
例如信息不同步。股份制商业银行很难获得高端产业的核心数据,银行与产业主体之间信息不同步,存在数据获取不全或信息滞后、参考价值低等诸多问题。
产业专业性强。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产业大多为“ 专精特新 ”的高端产业和引领将来的前瞻产业,有一定技术门槛,专业性较强,需要银行从业人员具备对行业发展的熟悉度、对行业动态的敏锐度、对行业前景的前瞻度等综合能力。
价值难评估。“高精尖”科创类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重技术”的特征,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 知识产权 ,金融机构很难对其价值作出准确评估。
缺少抵押物。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产业大多为 知识产权 密集型产业,金融机构对科技型公司进行信贷投放,缺少“可见”的抵质押物,而更多的是依靠“无形”的 知识产权 。
收益见效慢。科创类企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慢回报等特点,这也意味着银行机构信贷投入,往往短时间内很难获得回报。
风险把控难。科创企业往往具有“高不确定性、高波动性、低担保”的危险特征,由于其缺少信用、经营、风险方面的记录,缺少必要的增信措施,加之科创类企业建立早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给商业银行把控风险造成了挑战。
策略:做难而正确的事
当前,金融机构服务新质生产力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已经有很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了积极探索。
作为总部办公地位于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长期以来, 浙商银行 积极践行科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 浙商银行 系统化推进对科创类企业的支持,设立科创专营支行,形成了“六专”体系,即设立专营的组织体系、专享的产品服务、精湛的人员队伍、专属的危险政策、专项的经营政策和专门的信息系统。
在总行, 浙商银行 设有科创金融部,给予更大力度的配套政策支持,对专营机构和团队实施不同化绩效考核。同时,全行着力缔造三支专业队伍——专业客户经理、专职产品经理和专岗评审人员队伍,尤其是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和科创资源天赋较好区域,重点配备力量,为企业提供“五星级”的专业服务。
面对科创型公司“专、轻、长”的特征, 浙商银行 不看“砖头”看“专利”,将目光转向关注企业未来价值成长空间,通过“看懂”科技型公司的专利价值、创新能力,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破解中小科技企业贷款难困局。
长时间以来, 浙商银行 持续深化与科技企业合作,通过“科创共担贷”“科创银投贷”“人才支持贷”“ 知识产权 贷”等产品,提供VIE类跨境金融、撮合投资及上市辅导、员工激励并购融资等创新服务,为科技型公司发展不断注入金融动能。
同时, 浙商银行 以“善本金融”服务宗旨,积极扛起省属金融企业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使命负担负责,不断完善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供给。通过金融顾问送政策、送服务入企,协调联系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在制造业、普惠小微企业、科创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投入力度。目前, 浙商银行 已牵头率领浙江4200多名金融顾问,累计服务企业超8万家,帮助融资超5600亿元人民币。
针对风险防控难题, 浙商银行 推出了科技型公司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实现金融产品审批流程的线上化、自动化;同时,不断为科技金融创新装上“数据管理引擎”,同步推进一百余个数字化应用项目,为授信审批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