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人民币】-财经分析-法国悬浮议会开启政治新纪元 欧元何去何从?

查看信息来源】   7-8 9:58:24  
欧洲央行】【人民币】【2017】【货币政策

  法国大选的最终轮廓在周日逐渐清晰,出口民调显示,左翼联盟意外领先于极右翼,成为法国议会中最大的单一党派。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赢得绝对多数席位,这意味着法国即将面临悬浮议会的格局,政治僵局的阴影笼罩着这个欧洲大国。

  悬浮议会的出现预示着法国将进入一段政治动荡期,三大主要政治力量——左翼、中间派和极右翼——将瓜分议会席位,每个集团都持有判然不一样的政策主张,且缺乏合作的历史。这一局面将严重阻碍立法进程,法国在欧盟甚至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也有可能随之减弱。

  为了阻止极右翼势力的崛起,马克龙的中间派联盟与左翼新人民阵线采取了“战略性弃选”的策略,分别从各自获胜机会较小的选区取消了76名和130名候选人,以集中力量对抗国民联盟。这一举措遭到了国民联盟的批判,称其为爱丽舍宫的精心策划,但效果明显。

  尽管国民联盟在大选中的表现未达预期,勒庞仍对选举结果表示乐观。她指出,国民联盟在本届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从上届的89个大幅增加,表明该党在法国政治疆土中的影响力明显提升。

  回顾历史,在2022年的法国总统选举中,第壹轮投票结果公布后,马克龙和勒庞进入第贰轮投票。在这期间,欧元兑美元汇率也出现了振荡,一度走低至1.07附近。当时市场分析认为,法国政治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增加欧元的下行风险,尤其是如果选举结果倾向于极右翼政党。 8a3540c52b8248a09c8b6c82fa194920.png

图为:欧元在法国大选年化率和波动率变化

  2022年1月3日,1欧元兑换7.1837人民币,随后几天内略有波动,1月7日达到当月最高点7.2464人民币。

  从1月到11月,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显现波动状态,其中1月份的最低点为7.0925人民币(1月26日),而10月份达到年度最高点7.2815人民币(10月25日)。

  2022年3月7日,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达到年度最低点,1欧元兑换6.8684人民币。而年度最高点出现在11月23日,1欧元兑换7.4529人民币。

  每月的平均汇率也显示了波动情况,例如1月份的平均汇率为7.1925人民币,而11月份的平均汇率为7.3263人民币。

  2022年,欧洲央行面临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和应对通胀压力的挑战,这些政策变动可能对欧元汇率发生了影响。

  2022年10月27日,欧洲央行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75个基点,这是为了应对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供应瓶颈和新冠疫情后需求复苏引发的通胀加剧。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环境下,欧元区通胀高企,欧洲央行决定终止资产购买计划下的净资产购买,并开启加息周期。

  2017年10月26日,欧洲央行决定缩减每月购债规模,这是其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第壹步,表明了从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意向。

  通过2017年以来欧洲央行历次发布会的货币政策纪要,可以发现了当时欧洲央行在利率和购债规模方面的决策过程。

  在2017年的法国总统选举期间,极右翼候选人勒庞和中间派的马克龙进入最终对决,市场对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造成欧元兑美元汇率出现波动。当时,有分析认为,如果勒庞胜选,可能对欧盟的运作造成影响,这增加了欧元的下行风险。

  2017年,市场对欧洲央行可能减少购债规模或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期待可能会提振欧元。

  2024年与2017年欧洲央行(ECB)的货币政策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17年,欧洲央行维持了其主要利率不变,并在量化宽松(QE)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将每月购债规模从800亿欧元减少至600亿欧元,并计划持续到年底。

  2024年,欧洲央行在6月决定将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是自2019年9月以来的第壹次降息。这一决策反映了对通胀前景和货币政策传导力度新的评估。

  在2017年,欧洲央行的通胀目标尚未实现,因此其货币政策保持了较为宽松的立场,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提高通胀率。

  到了2024年,尽管通胀率有所改善,但欧洲央行预计通胀率直到2025年都将保持在2%的中期目标之上,因此其降息决策是出于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和通胀预期的改善。

  2017年,欧洲央行在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谨慎乐观的态度,经济增长风险已经开始趋于平衡。

  2024年,欧洲央行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测值,反映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尤其是在高利率、外需走弱和地缘冲突持续的环境下。

  货币政策工具:

  2017年,欧洲央行主要通过调整QE计划的购债规模来实施货币政策。

  2024年,除了调整利率外,欧洲央行还计划减持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下持有的债券,这是对量化紧缩政策的一种调整。

  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

  2017年,欧洲央行在政策前景上保持了一定的灵活性,强调如果前景变差,将延长QE规模和期限。

  2024年,尽管欧洲央行采取了降息措施,但对于未来是否进入降息周期仍持谨慎态度,并强调将依赖数据和逐次会议做出决定的要领。

  外部环境:

  2017年,全球货币政策普遍有收紧趋势,而欧洲央行是“负利率俱乐部”成员之一,其货币政策调整反映了全球主要央行“关水龙头”的重要举措。

  2024年,欧洲央行的降息可能标志着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的开启,对全球市场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在其它主要发达经济体也表现出降息倾向的环境下。

  2017年,根据中国人民央行汇率中间价,1欧元平均兑换7.6303元人民币。同期,1欧元平均兑换1.1301美元。

  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在2017年1月至12月显现波动,从1月的1欧元兑换1.0618美元到12月的1.1831美元。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也显现波动,1月的最低点为1欧元兑换7.2518人民币,而8月3日达到年度最高点,1欧元兑换7.9821人民币。

  整体来看,2024年欧洲央行倾向于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2022年则面临高通胀压力,采取了加息措施;而2017年欧洲央行开始缩减量化宽松规模,迈向货币政策正常化。这些不一样的政策选择反映了各个年份欧元区面临的经济状况和挑战。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