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隆基绿能】光伏千亿市值标的再少一家 - 隆基绿能高管最新发声能否拾回市场信心?
【查看信息来源】 7-9 17:10:39
对于 隆基绿能 (601012.SH)的投资者而言,其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这家光伏龙头企业最终没能守住千亿市值大关。
7月8日, 隆基绿能 盘中市值跌破1000亿元人民币。截至发稿时,该公司最新市值约997亿元人民币。
至此,光伏晶硅产业链制造环节已无千亿市值公司。如几年前那般的光伏“资本盛宴”,宣告落幕。
其实, 隆基绿能 市值缩水,亦是近两年来A股光伏板块估值溃败的真实写照。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曾经那些市场突破千亿的光伏公司在今年股票价格继续大幅下跌。例如,硅料企业 通威股份 (600438.SH)、 大全能源 (688303.SH)年初直到今天股票价格跌逾30%;硅片企业 TCL中环 (002129.SZ)今年以来股票价格跌逾45%;组件企业 天合光能 (688599.SH)、 晶澳科技 (002459.SZ)过去半年股票价格跌逾40%。
不过,即便当前国内光伏产业所处的残酷周期,使得各大光伏企业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但身处一线梯队的头部企业们仍需要对外界展示更为坚定和精准的策略,以挽回市场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月初, 隆基绿能 举行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投资者交流会,近百家机构参与调研。
而这场交流会的主题,自然是BC技术。在和 100 家调研机构交流时, 隆基绿能 老总钟宝申明确表示,“2025年公司将会率先回到增长轨道,会先于光伏行业进入到复苏状态。”
“艰难的2024年”
面对众多机构投资者, 隆基绿能 老总钟宝申吐露心声,“2024年会是公司特别艰难的一年,也会是行业艰难的一年。”
但他也补充道,“2025年公司将会率先回到增长轨道,会先于光伏行业进入到复苏状态。”
从不同光伏企业的高管口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均听到过类似的判断:2024年,光伏产业异常艰难。
即便是下游装机需求并没有业内想像的那么糟糕——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为79.15GW,同比增长29.31%——但困囿于“内卷风暴”的光伏企业,持续遭受着产品价格大跌的影响,叠加新旧产能更迭造成的资产减值,有业内人士则指出,“今年二季度,很多光伏公司的财报有可能是史上最难看的。”
客观而言,处于舆论浪尖的 隆基绿能 ,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财报其实其实不“美丽”。这两个季度相加,该公司合计亏损约33亿元人民币,且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资产减值损失。
从最挣钱的光伏公司,到陷入亏损,基本面的改变使得 隆基绿能 面临较大的舆论压力。这时,自2023年四季度频繁出现的裁员风波和部分产线关停的传言,亦让这家光伏巨头“腹背受敌”。
今年6月份, 隆基绿能 曾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回应。例如,针对东南亚产线关停传言,该公司回复表示,“公司在马来西亚布局了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目前工厂均处于生产状态。公司在越南布局了电池和组件产能,其中越南组件工厂目前处于生产状态;越南电池工厂因市场原因临时性停产,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作为国内产能规模居前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截至2023年底, 隆基绿能 拥有硅片产能170GW、电池产能80GW、组件产能120GW。
然而,随着产业链价格整体下滑,垂直一体化企业盈利状况集体下滑。
7月5日晚间, 晶澳科技 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8亿元至12亿元人民币,而其去年同期则盈利48.13亿元人民币。
对于业绩变化的原因, 晶澳科技 在公告中指出,“报告期内,公司虽充分施展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电池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加,但光伏市场竞争加剧,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使得主要业务毛利大幅下降和存货降价准备大幅上升,造成净收入为负值。”
量增价跌,是当前垂直一体化龙头企业普遍面临的尴尬境遇。因此,产业链价格何时扭转,直接关乎各大光伏企业盈利何时触底反弹。
隆基绿能 相关人士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认为,“行业发展的确存在很多变量,一种变量是诸多政策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但若将这些不确定性排除在外,只看当前行业现状,如今的价钱就是底部,短时间内整个行业没有能耐支撑价格进一步下跌。”
在他看来,以当前的竞争态势价格有可能再过三个月左右会实现稳定或稍微上抬。“未来一段时期,价格会回到现金成本和制造成本之间。”
BC成最后期待
BC技术之于 隆基绿能 有何重要性?
钟宝申将其比作公司十年前开发单晶RCZ技术和金刚线切割技术一样,为“长周期的平台技术”。
相信大伙都明白,单晶RCZ技术和金刚线切割技术引领了尔后长达数年之久的单晶浪潮,更是极大地提升了光伏产业的降本进程。
从2023年9月在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态押注BC技术后, 隆基绿能 便与这一技术路线深度绑定在一起。即便目前业内其实其实不是仅有 隆基绿能 一家公司从事BC产品的商业化工作,也即便在现今新型产品中,N型TOPCon产量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虽然外界曾评价 隆基绿能 错过了这一轮TOPCon技术的红利,包含老总钟宝申在内的高管也曾反思公司在TOPCon投资上非常保守,但其认为,“所有晶硅技术最终都会朝着BC方向发展。”
在本次交流会上, 隆基绿能 披露了一点BC技术商业化的重要信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产能规划方面,该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内将建设100GW BC产能。其中,2025年底, 隆基绿能 将拥有70GW BC电池 产能,包含BC一代和二代产品(即HPBC 1.0、HPBC 2.0电池)。记者了解到,到2025年年底,该公司BC 二代产能大致会达到50GW左右,成为主力供应产能。
在设备投资方面,该公司披露目前BC二代产线每GW整体投资(包含了自动化传输设备等)不到3亿元人民币。目前,TOPCon的产线投资约为1.6亿元至1.7亿元/GW,相较而言,BC技术仍有比较大的降本空间。“目前BC组件的封装工艺比TOPCon略为复杂,因此封装成本有所增加。” 隆基绿能 表示,“在成本方面,电池成本的差距已经很小。但对组件成本而言,早期公司的成本会比TOPCon高5%以内。”根据规划,该公司目标为在明年年底之前,其BC组件成本要达到TOPCon的水平或低于TOPCon的水平。
其实,自去年发布BC技术以来, 隆基绿能 目前已经构建了一个BC产品矩阵,包含Hi-MO X6 Max、Hi-MO 7、Hi-MO X6和Hi-MO 9等多款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组件。
“BC技术一直作为光伏行业的小众技术而存在多年,之所以没有大范围应用,就是因为生产进程中非常难。”隆基中央研究院一院责任人童洪波介绍,首先,BC需要很强的技术积淀,包含研发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进程中的工程技术积淀;其次,BC从实验室走向GW级规模应用的产业化能力要求极高;最后,BC产品需要完成电池技术开发的同时具备更好的组件互联性能增强可靠性。
而订单情况最能直观反映市场接受度。
对此,钟宝申介绍,公司已经有1GW的Hi-MO 9组件订单,另有5GW正在与客户洽谈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