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上汽集团】欧盟委员会筑起关税墙 - 上汽集团依法行使抗辩权要求举行听证会

查看信息来源】   7-10 11:37:47  


K图 600104_0

  当地时间7月4日,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公告称,在对我国电动汽车(BEV)进行为期九个月的反补助调查后,决定对来自我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助税。

  临时反补助税率分别为 比亚迪 17.4%,吉利19.9%,上汽37.6%。其它合作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将被征收20.8%的加权平均关税,未合作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税率为37.6%。

  次日, 上汽集团 发文称:“为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 上汽集团 将正式要求欧盟委员会就中国电动车临时反补助税措施举行听证会,进一步依法行使抗辩权。”

   上汽集团 指出,6月12日,欧委会发布初裁信息预披露,为 上汽集团 计算出38.1%的补助率。针对初裁预披露中存在的计算错误,上汽迅速提交抗辩。7月4日,欧委会正式公布初裁结果,宣布税率为37.6%,并计划据此征收临时反补助税,上汽将依法提出进一步抗辩。

  7月8日,上汽MG名爵品牌(以下简称“MG品牌”)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MG品牌关于欧盟实施关税加征政策的声明》,称“最关键的是加速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临时性关税其中对上汽MG加征比例为最高的 37.6%(合计税率达到47.6%),MG品牌对这一有悖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的表现表示强烈反对。”MG品牌表示,“我们期待事件最终能向理性、公正的方向发展。”

  欧盟反补助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

  记者了解到, 上汽集团 抗辩内容包含:欧委会反补助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例如调查要求配合提供与电池相关的化学配方等,超出正常调查范围。欧委会对于补助的认定存在错误,例如将给予国内消费者的新能源购车补助并入在欧盟销售的补助率计算。

   上汽集团 指出,欧委会在调查进程中忽略了上汽提交的部分信息和抗辩意见,基于《反补助基本条例》第28条所谓的“不配合调查”,作出不利推定,虚增了多个项目的补助率。

   上汽集团 也给出一组数据,并表示,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加快步入电动化、智能化的全新时代。十年来上汽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人民币,累计获得26000余项有效专利,成功推出技术水平国际可靠的“七大技术底座”,面向智能电动新赛道缔造核心技术竞争力,这是上汽MG畅销欧洲的核心原因。“上汽反对人为设置新能源汽车贸易壁垒,呼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开放的对话与合作,中欧双方才能加快凝聚创新力量,共同构建全球绿色低碳经济。”

  MG品牌表示:“作为中国人掌控的首个国际汽车品牌,MG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国和全球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百年MG品牌因注入 中国动力 而复兴,并将继续加速,搭载上汽最新DMH混动技术的SUV和基于‘星云架构’的纯电SUV将按原计划投放全球市场。此次税率调整,MG品牌势必直面欧盟市场的挑战和可能发生的销量波动。”

  数据显示,1—6月,上汽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达55.4万辆同比增长13.9%,在中国汽车企业中继续领跑欧洲汽车市场,目前上汽MG已成功超越 特斯拉 ,进入品牌销量TOP20。

  据了解,1—6月份上汽MG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量仍超过12万辆。“每出口欧洲10辆中国车,就有7辆是MG。” 上汽集团 表示,MG畅销欧洲,凭借的是行业可靠的智电创新技术,而非所谓的政府补助,后续上汽将积极抗辩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

  中资车企或将寻求生产基地多元化

  除了 上汽集团 和子品牌MG的严正发声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欧盟中国商会等也相继发声。其中,欧盟中国商会发表声明称,对欧盟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临时反补助税深感失望和不满,坚决反对欧方在政治因素驱动下的这一贸易保护主义举动。

  “中 国新能源 汽车的发展优势是基于创新、充分参与激烈市场竞争,依托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整体优势,而非补助。”欧盟中国商会强调,加征高额关税将对中欧电动汽车领域贸易造成严重冲击,将明显增加电动汽车企业的成本,加大企业展业难度,损害中国车企在欧发展信心,也给欧盟塑造良好的绿色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在7月6日发表的文章中表示:“我们希望欧盟委员会不要将当前产业发展必经的阶段性整车贸易现象视为深远的要挟,更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贸易救济措施,要避免损害和扭曲包含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维护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我们希望欧盟汽车产业界理性思考、积极行动,共同维护当前双方合理竞争、互利共赢的格局,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征关税后,中国电车是否还有利润空间?五矿证券研报指出,海外销售的收益空间仍然要大于国内。为了提升品牌形象,中国自主品牌出海的定价比国内高,利润空间大于国内。

  上述研报称:“加征关税后,我们预计税费引发的额外成本不会主要由海外经销商承担,因此车企需要降价让渡部分利润,以德国价格为例,我们测算了 比亚迪 、上汽名爵、 特斯拉 和长城欧拉的10款车型,除了 特斯拉 之外,海外价格仍然明显高于中国本土价格+运费+税费的总和,即便考虑认证费等额外成本,海外销售的收益空间仍然大于在国内销售。”

  记者了解到,自主品牌已积极布局欧洲建厂。上述研报还指出,当前是我国自主品牌出海的窗口期,能否抓住出海建厂的窗口期,是车企能否迈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的关键所在。

  “出口目的地市场呈多元分布的车企能更好地抵御贸易壁垒升级的危险。举例而言, 比亚迪 的主要出口市场还包含巴西、泰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表示,“中资车企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基地的多元化,这已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除了在欧盟和其邻国建设汽车生产厂之外,中资车企还可能在贸易壁垒较低的市场增加投资,或与当地合作伙伴组建合资企业以应对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这种战略转变或将造成车企的资本支出或对合资企业的股权投资增加,进而发生更多的钱财流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汽车出口量仍持续增长,2024年前4个月的出口量同比增加了 34.7%。传统燃油车仍占出口量的70%以上,其中俄罗斯是顶尖的市场。据了解,今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出口量呈爆发式增长,这将有助于对冲贸易壁垒加剧对纯电动汽车出口造成的压力。另外,惠誉预计,今年的出口结构将向新兴市场转移;而从长远来看,在新兴市场上的销售将越来越多地由中资车企的本地生产厂供应。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电动汽车】  【比亚迪】  【特斯拉】  【*ST银江】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实际控制人】  【信息披露】  【立案调查】  【菲沃泰】  【微电机】  【标准化】  【TikTok】  【亚马逊】  【无人机】  【最高法院】  【人工智能】  【智能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化】  【汽车行业】  【赛力斯】  【国金证券】  【2022】  【罗普特】  【澳大利亚】  【2024】  【反倾销】  【双反调查】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