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网络水军】斩断热搜背后灰色利益链条
【查看信息来源】 6-27 9:17:13默达
互联网信息纷繁冗杂,各大热搜榜逐渐成为网民浏览时的“导航仪”,舆论情绪的“风向标”。然而,热搜也有可能被“定制”、被“操控”。最近,河南新乡警方摧毁了一个拥有大量“网红”“大V”账号的特大网络水军犯罪团伙,揭露了热搜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条。
当下,“花钱打榜”虽然仍备受争议,但也逐渐走向规范成熟,在明显标识、内容审核和适度排位的条件下,很多网友逐渐接受了这一商业模式。然而此次的“上榜门路”却有很大不同:犯罪团伙先人为设置相关话题,然后使用控制软件和“大V”账号,实施批量转发、点赞、评论,进行无痕广告植入,最后通过发布不带商业内容的话题引爆热度,从而实现操作热搜的目标。这样一来,不仅绕开了平台,同时也能骗过用户,更增加了相关部门监管查处的难度。
热搜自诞生以来,就处于矛盾之中。历来源看,热搜的种类多样,以当下有着较强影响力的微博热搜为例,官方声音和自媒体在其中自由竞逐,娱乐新闻和社会热点分类显现。从性质看,“上热搜”成为网友的口头禅,折射出其较强的公共性和社会影响力,遏制它的“野蛮生长”,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监督。
内容管理是当下热搜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作榜单或检索结果排序。甭管是平台行为的“撤热搜”“压热度”,还是个人利用网络水军“控评”“炒作”,都违反了舆论场的基本秩序,破坏了网络空间的清朗和谐,更可能招致法律风险。热搜只是“战场”之一,网络水军才是幕后黑手。从“定制热搜”到“刷评分”“买粉丝”,再到在争议话题中“流传谣言”“挑起对峙”“煽动网暴”,网络水军往往饰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却能利用技术和算法漏洞攫取不义之财。从零零散散、自发组织到多屏联开、自动操作,成为网络水军的门槛和成本越来越低,危害却更加严峻。今年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中,特别提到集中治理“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虚构扭曲事件原因细节进展”“操作矩阵账号制造虚假热点”“同城板块不良营销、网络水军”等突出问题,亦是要揪出操作热搜的黑手。
热搜背后灰产仍存,网络水军更加隐蔽,这也对相关部门和普通网民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精准鉴别,保持理性独立思考,也要协同配合,予以举报清理。以雷霆手段持续发力,还网络空间以气正,还舆论场域以风清。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