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数字普惠】数字普惠推动涉农金融发展
【查看信息来源】 7-16 4:27:55最近,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提出,增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效,深化实施金融科技赋能 乡村振兴 示范工程,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缔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莫秀根表示,数字化降低了普惠信贷的服务成本和门槛,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和便捷性,为农村地区更多客群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从金融业角度看,数字普惠在推动 乡村振兴 进程中作用大、前景广,金融机构要加快数字化转型,集中金融力量增进涉农领域取得本质进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公告》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强数字化经营能力,通过数据积累、人工校验、 线上线下 交互等方式,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模型。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2.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0.2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普惠持续赋能 乡村振兴 。“ 建设银行 全南支行的50万元‘赣富贷’发放及时,解决了合作社周转资金不足的困扰。” 江西省 全 南县 陂头镇千军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责任人黄礼仁表示。近年来,全 南县 大力推行“数字+信用体系”模式,积极架设银企合作桥梁,延伸普惠信贷广度。当地银行机构聚焦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减少线下材料提交和优化线上审批环节,创新推出“赣富贷”“农机云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银行 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认为,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不同、优势产业不同、实施主体多样, 乡村振兴 项目对于资金的切实需求显现出多条理特点。金融机构要聚焦涉农融资难点,创新搭建招商引资、产销对接、融资支持等综合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缔造惠农利民的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水平。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开化农商银行有关责任人表示,为推动数字普惠资源投向县域特色产业,该行搭建“农创客”共享交互平台,不断扩大对农创客的普惠金融帮扶力度,助力农创客融入互联网经济。直到今天,该行累计为600余名回村创业大学生提供1.8亿元资金支持,帮扶成立15个农创品牌。
《工作要点》提出,依法打击涉农信贷、保险等领域网络金融犯罪活动。近期,银行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范非法募资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守好群众钱袋子。在江苏 南京市 ,金融机构深入浦口区永宁街道青山村开展“金融消保在身边、保障权益防风险”讲座,引导群众学会识别并防范金融诈骗、非法募资等犯法行为的相关风险。
接着,数字普惠赋能 乡村振兴 要构建智能化风控体系,从贷款的不同环节做好精准管理。专家建议,银行机构需强化数字普惠风险全流程管控,警惕个人信息泄露、数据做假等风险问题,不断保障金融机构的钱财交易安全,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