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广东省】广东省级编程竞赛举行,4000精英学子同场竞技 - 创造性与实践性并重 - 多元评价体系提升信息素养
【查看信息来源】 7-18 5:36:00文/蒋隽刘麦岚图/受访者提供
人工智能 、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信息科技”正跟传统9大学科“并肩而立”,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成为浙江高考科目已经试点多年,其它省份逐渐跟进。信息学到底应该学什么?除了信奥路线之外,可以参加哪些赛事?
7月14日,由 广东省 电子学会主办的 广东省 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在广州增城区暨实学校举办。经过预赛、选拔赛的激烈角逐,当天来自全省各地超4000名的中小学生来到现场同场竞技。
现场特写: 学生能设计还得会阐释作品
广东省 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是 广东省 教育厅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同学的全省性竞赛活动之一,旨在推动信息科技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届大赛赛项涉及 人工智能 编程、图形化编程、Python编程、C++、 无人机 等多个领域,为选手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展现平台。
“我设计的是高速公路的驾驶 机器人 ,之前爸爸告诉了我高速公路的规则,所以我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来自 广州市 天河区体育西路小学的陈同学参加的是 人工智能 编程竞赛。
许多选手设计的作品都布满了奇思妙想。来自 佛山市 南海区石小实验学校的钱同学参加的是图形化编程竞赛,他喜欢小动物,本次大赛“动物世界”的主题恰如私愿,设计的显现就是怎样保护动物。
遵守交通规则的太空驾驶员、野生动物保护装置……在ZY编程素养挑战赛的现场,选手们的创意让大赛裁判之一的张小琴老师感到惊喜。她介绍:“学生通过现场演绎和技术问辩两个环节,向评委展示自己的作品,以考查同学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创意当面交谈+答辩的新颖竞赛形式参考了大学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多元升学形式,也借鉴了本地优秀学校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奥校、广州外国语学校等在多元评价学生中的经验,采用‘陈述’‘现场答辩’的形式,为学生在未来学习历程的关键环节积累珍贵的经验。”
张小琴老师认为,对于参赛同学而言,意义不仅是赛事成绩,参与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珍贵的经历和收获。
广东省 特色赛项: 更加重视创造性与实践性
今年的大赛在赛事设计上更加重视创造性与实践性,从赛事主题到评价体系都具有开放性,给选手留有大量施展创造力的空间,同时要求选手考虑实际应用情景,通过硬件搭建和编写程序结合的形式将功能实现。
例如,ZY编程素养挑战赛 人工智能 编程赛项的主题是“模拟驾驶”,选手们需要融入科技与想象,设计并搭建出各种模拟驾驶场景中的 机器人 作品。驾驶场景可以是常规的汽车驾驶,也可以是赛车对决,甚至是宇宙飞船的太空操作。选手们还需要结合科技与实践,考虑如何运用科技创造更有价值的实用功能。
而在图形化编程赛项中,选手们需要以“动物世界”为主题编写自己的创意程序。作为地球上人类亲密的伙伴,动物的世界复杂多彩,又布满未知,它们还是艺术和文学作品中重要的灵感来源,激发着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选手们可以结合见闻和想象,用编程创造一个别开生面的动物世界。
无人机 竞赛则对选手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选手熟练操控遥控飞机完成越障任务,同时还需要根据现场完成情况调试设备、调整飞行。这意味着选手不能生硬掌握操作要点,还要灵活制定竞赛策略。
赛事设计: 对标新课标,贴合国家教育要求
信息技术充溢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未来,信息学跟母语、基本运算一样,是每个人务必深入骨髓的素养。
学校教育层面,信息科技继传统9大学科之外,正逐渐成为“第10大学科”。2017年,浙江新高考明确将信息技术学科(含编程)并入高考选考科目。随后,北京、山东也明确表示要将编程并入高考范围。2019年, 广东省 明确将信息技术并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结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用作普通高中结业和同等学力认定的合格性考试成绩长期有效。2021年, 广州市 招考办发布了《关于做好 广州市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参考科目成绩管理工作的公告》,明确表示将信息技术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参考科目之一。2022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信息科技设为独立科目。
课标是教育的起点,即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啥的界定和表述,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
教育部明晰“新课标”原因和目标是:现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务必与时俱进。
虽然,近十长时间以来,对于小学、初中家长而言,信息学其实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很多观点将信息学简单解读为,学学编程、敲敲代码。
作为大赛技术支援单位之一,卓越教育编程产品责任人黄纬晋介绍,本次赛事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面向将来的综合素养为设计起点的。“信息科技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之一是‘科学原理与实践应用并重’,这跟我们在做课程研发时候的思路是非常契合的: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进程中,学会迁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
新课标对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施展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索新知识与新技能,采用新颖的视角思考和分析问题,设计和创作具有个性化的作品。“体现在本次竞赛上,主题和答辩环节都是开放性的,这样的形式促使学生在备赛进程中开脱融会贯通和刷题,关注对知识的储蓄和灵活运用。”黄纬晋说。
赛事设计者之一梁董晖是多项编程白名单赛事的指导老师、MakeX 机器人 竞赛认证教师及认证裁判,他介绍:“我们在符合孩子年龄认知水平的条件下,关注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在 人工智能 编程的竞赛设计中,面向1-3年级低龄段的小孩,让选手完成硬件搭建并通过编程程序控制硬件来实现功能,再向评委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样的赛制更符合低龄孩子的学习特性,他们通过触摸、观察和听声音等感官体验,进行探索和学习,来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在图形化编程的竞赛中,选手可以使用图形化编程工具以可视化的形式构建程序,这种直观的编程方式使孩子更容易明白和掌握编程概念和逻辑。而竞赛中的答辩环节,能够鼓励选手深入理解自己的作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教育部义教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解析:信息科技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而不只是操作、录入,办公软件操作和编程的熟练不能够培养出同学的信息素养,会打字、会操作、会编程不表示会利用信息科学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更无法上升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层面。
本次大赛的技术支援单位之一,卓越教育近年来积极布局素质赛道,尤其是在编程教育产品上持续发力。卓越教育素质产品中心总监刘鑫表示:“在 人工智能 时代的浪潮中,孩子们将迎来一个布满无限可能和挑战的未来。在此时代环境下,信息科技被并入新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所持的新期待和要求。新课标强调培养同学的四个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作为一家沉淀了27年教育基因和教学优势的教育机构,卓越教育致力于通过研发更贴合新课标要求的高质量的编程课程,以助力孩子们全面提升这四大核心素养,使他们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国家的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