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宝丰能源】宝丰能源MSCI评级为CCC 安全生产问题突出 3年被罚90次-ESG点评
【查看信息来源】 8-28 18:02:03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关紧要,1月份,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持续强化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监察管理。
然而,作为基础化工行业千亿元市值级企业, 宝丰能源 (600989.SH)及其子公司分别在2023年8月、2024年1月、2024年4月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这3起事故共造成4名人员去世,另有多人身负重伤。
宝丰能源 今年4月4日披露的《 宝丰能源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文件审核问询函的回应报告》(下称“定增问询回复”)还显示,2021年1月—2024年2月,三年多时间内该公司合计受到行政处理120次,其中90次涉及安全生产问题。
从ESG层面分析, 宝丰能源 安全生产问题及事故频发,一方面要挟到社会(S)维度的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也彰显出安全管理或存在漏洞,在治理(G)维度存在隐患。
另外,时代投研发现,在环境(E)维度, 宝丰能源 在环保投入方面远超同行,然而其耗水量、温室气体排放量难言理想,且有害废弃物排放量远超同行。
8月22日,就ESG评级、安全事故频发等诸多问题,时代投研向 宝丰能源 发函询问,并于8月27日致电询问,截至发稿前,对方仍未对函件提问给出回答和解释。
MSCI评级低于近八成同行,社会(S)维度0分
2023年年报显示, 宝丰能源 的主要业务是以煤替代石油生产化工产品,其中,煤制烯烃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2023年, 宝丰能源 的营业收入为291.36亿元人民币,在基础化工行业(Wind四级)20家A股上市公司中位列第8位。
8月13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 宝丰能源 营业收入和归母净收入分别为168.97亿元、3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9.09%、46.44%,业绩表现良好。
不过ESG方面, 宝丰能源 的成绩却难言乐观,国际知名ESG评级机构MSCI(明晟)官方网站显示,自2020年5月份以来,MSCI对 宝丰能源 的ESG评级一直为CCC级,在MSCI的评级体系中为“落伍水平”。
在基础化工行业20家企业中,共有8家企业获得MSCI的ESG评级。如图表1所示,根据总分计算, 宝丰能源 位列第六位;从分项来看, 宝丰能源 在社会(S)维度的得分为0,是仅有的2家该维度获评0分的企业之一。
与全球同行业公司对照来看,MSCI共对全球材料-大宗化学品行业的192家公司进行ESG评级。其中,如图表2所示, 宝丰能源 的ESG评级低于近八成同行公司。
MSCI官方网站显示,在 宝丰能源 所属大宗化学品行业的ESG评级框架中,环境(E)、社会(S)、公司治理(G)三项维度的权重分别为55.2%、11.8%、33%,环境(E)、公司治理(S)两项维度的权重相对较高。
其中,如图表3所示,环境(E)维度的碳排放、有毒排放物和废弃物、水资源压力、使用清洁技术的机会,和社会(S)维度的化学品安全性等议题为该行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公司治理维度无特殊绩效指标)。
MSCI认为, 宝丰能源 在碳排放、化学品安全性及有毒排放物和废弃物等多个关键指标的表现落伍于同行,在水资源压力、使用清洁技术的机会及公司治理等方面则处于平均水平,且没有任何关键指标领先。
碳排放方面,MSCI官方网站显示,以截至2024年8月12日的碳减排数据为准,从 宝丰能源 的碳减排目标和碳排放轨迹来看,其隐含气温上升估计值与全球气候目标处于失调状态。
环保投入远超两家同行,有害废弃物排放却最高
宝丰能源 是业内少有的千亿元市值企业之一。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收盘, 宝丰能源 的总市值为1119亿元人民币,是20家可比公司中仅有的3家市值超千亿元的企业之一。
另外,2023年, 宝丰能源 的营业收入达291.36亿元人民币,在行业内位列第8位。据Wind数据统计,包含 宝丰能源 在内,行业内共有5家企业2023年营业收入在200亿~300亿元区间,其中3家披露了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以下统称“ESG报告”),在这3家企业中 宝丰能源 的环保投入规模明显领先。
ESG报告显示,2023年 宝丰能源 环保投入达22.61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规模同处于200亿~300亿元区间的 开滦股份 (600997.SH)、 华鲁恒升 (600426.SH)也披露了2023年ESG报告,两者2023年环保投入分别为6.53亿元、4.12亿元人民币,远不及 宝丰能源 。
从环保投入力度来看,2023年 宝丰能源 、 开滦股份 、 华鲁恒升 的环保投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76%、2.86%、1.51%, 宝丰能源 领先优势同样明显。
在环保投入远超同行的同时, 宝丰能源 在排放及水耗方面的表现并未领先,部分指标甚至远落伍于同行。
根据MSCI的ESG评级体系,对大宗化学品行业而言,“碳排放”、“耗水量”、“有毒排放物和废弃物”为环境(E)维度的前三大权重指标。
碳排放方面, 宝丰能源 、 开滦股份 、 华鲁恒升 的ESG报告显示,2023年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别为1732万吨CO2e(每公斤碳当量)、515.6万吨CO2e、4945.65万吨CO2e;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为4.75吨CO2e/万元营业收入、2.26吨CO2e/万元营业收入、18.96吨CO2e/万元营业收入。
从耗水量来看,2023年 宝丰能源 、 开滦股份 、 华鲁恒升 的耗水量分别为3726.42万吨、2115.38万吨、5946.6万吨;据此计算,3家企业的耗水强度分别为12.8吨/万元营业收入、9.3吨/万元营业收入、21.8吨/万元营业收入。
因而可知,在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耗水强度方面, 宝丰能源 均低于 华鲁恒升 ,但高于 开滦股份 。
从有害废弃物发生/排放量来看,2023年, 宝丰能源 、 开滦股份 、 华鲁恒升 的发生/排放量分别为42万吨、18.73万吨、14.65万吨;有害废弃物发生/排放强度分别为0.14吨/万元营业收入、0.08吨/万元营业收入、0.05吨/万元营业收入。 宝丰能源 有害废弃物排放量及强度远超同行。
另外,定增问询回复显示,2021—2023年, 宝丰能源 分别因环境保护问题被行政处理1次、4次、7次,显现上升趋势。从犯法行为类型看,其中5次涉及违反《水污染防治法》的表现、5次涉及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表现,另外涉及未按规定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未完成碳排放配额履约清缴各1次。
安全生产投入同比降九成,3年被罚90次
ESG理念要求企业不能只重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员工健康等社会责任。
宝丰能源 在规模扩张的同时,2023年安全生产投入却同比降九成。财报显示,2023年 宝丰能源 的营业收入达29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然而,ESG报告显示,2023年, 宝丰能源 安全生产投入为2192.3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22%。
时代投研梳理 宝丰能源 及监管职能部门公揭发现,自2023年以来, 宝丰能源 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已造成多人伤亡。
定增问询回复显示,2023年8月7日, 宝丰能源 甲醇一厂联合车间在对三期焦炉气压缩机“一段入口分离器”检修作业时发生氮气窒息事故,造成2人不幸去世。
另外,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的公众号“宁东应急”今年2月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 宝丰能源 精细化工厂于1月31日晚发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现场临近的2名巡检人员受轻伤。
今年4月18日披露的《 宝丰能源 :关于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公告》显示, 宝丰能源 子公司宁夏东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焦炉气制甲醇装置转化气泄漏,在堵漏进程中发生了闪燃事故,造成2名员工去世,4名员工受伤。这是自2023年8月以来的第叁起安全事故。
定增问询回复还显示,2021—2024年2月,该公司分别因安全生产问题被罚25次、15次、44次、6次,合计被罚90次,且整体呈上升趋势。从犯法行为类型来看, 宝丰能源 因涉违反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被罚86次,因出现生产安全事故而受到行政处理4次,安全事故共致4人不幸去世。
需注意的是,虽然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且屡次因安全生产问题被处罚,但 宝丰能源 在ESG报告中却未披露相关事项;另外,该公司2023年安全管理目标包含不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伤害事故等,可是并未披露目标完成情况,ESG报告披露完整性存疑。
(全文3002字)
免责声明:本站告仅供时代商学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站告而视其为客户。本站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站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揭发布当日的说法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站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站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更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站告所载的说法、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量到个别投资人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情况和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站告内容,不应视本站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使用本站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畴内,与本站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景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企业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有可能为之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站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学院”,且不得对本站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更改。本公司保存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站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