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中国动力】受益船舶制造与航运景气周期 - 中国动力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5.70%
【查看信息来源】 8-31 10:00:53
本站记者张晓玉
8月31日, 中国动力 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4.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70%。
对于业绩的增长, 中国动力 相关责任人表示,主要是由于船舶行业发展良好,公司柴油机板块2024年上半年销售规模继续扩大,订单大幅增长,且主要产品船用低速发动机的订单价格和毛利率也有所增长,毛利较高的机型销售量同比增加。另外,今年上半年公司船用机械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且毛利率较高的产品订单增长,利润同比提升。
随着近年来造船需求的增加,主要船厂的订单都排到了3年后。造船价格也出现了攀升,出现了量价齐升的格局。
这为造船产业链造成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 中国动力 完成工业总产值240.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3%,截至6月30日在手合同581.4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增长89.66亿元人民币。
这时,2024年上半年航运市场表现强劲。数据显示,克拉克森海运指数平均值同比上涨6%至25498美元/天,且较近十年平均值高34%。国内造船市场持续繁华,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4%;新接订单量54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9%;同时上半年我国新接 绿色动力 船舶订单国际份额达到71.7%,实现了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受船舶行业景气度带动, 中国动力 船海业务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报告期内公司船海业务营业收入109.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05%;新签合同12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6%。
招商证券 分析师王超表示,从全球新造船市场来看,船舶新签订单能够直接反映未来船用低速机市场需求情况。考量到船舶订单签订时间往往与定主机时间相差3到6个月,重新造船市场接单的波动传导至柴油机市场存在一定的滞后期,2023年下半年及2024年全球船舶新签订单情况会直接决定2024年船用低速机的新接订单。
具体来看,低速机方面,上半年, 中国动力 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及新接合同再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生产船用低速柴油机224台、同比增长14.87%;新签船用低速柴油机242台、同比增长21.61%。
中、高速机方面,上半年,公司船用中高速柴油机在高端特种船舶、消防船、渔政船等公务船市场连续接单。报告期内, 中国动力 生产船用中、高速柴油机448台,同比增长10.62%;新签船用中、高速柴油机567台,同比增长34.68%。
中国动力 相关责任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船海业务订单丰满,尤其是低速柴油机业务近几年新签订单量价齐升。”
7月25日,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及支持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并根据不同船型予以补助。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考量到设备更新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全球贸易的稳步恢复,造船行业的收益空间和景气度有望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国际船舶低碳减排政策驱动+旧船替换需求的影响下,船舶行业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国投证券分析师郭倩倩表示,全球造船行业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上升周期或将长于上一轮,我国产业链将持续受益,订单有望随船价保持量价齐升趋势,产业链将持续受益。公司作为 中国船舶 动力系统科研生产核心力量,在供需错配和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的环境下,未来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在王超看来,船用动力系统作为船舶运行的核心设备,其价值量约占造船总成本的10%-15%,公司作为国内船舶动力系统龙头,船舶行业景气度上行叠加国际份额快速提升,预计将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