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兴福电子】2家企业更新进展 - 兴福电子独立性等被问询 医疗器械企业百多安IPO终止-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周报
【查看信息来源】 9-9 8:09:30《科创板日报》9月9日讯(记者吴旭光)上周(9月2日-9月8日),科创板两家企业IPO有新进展。
其中,兴福电子作为 兴发集团 拆分出来的电子化学品独立上市平台,与控股股东 兴发集团 有较高的关联交易,公司上市独立性遭到疑问;百多安终止科创板IPO,收入下滑业绩可连续性被重点问询。
兴福电子独立性等受关注
具体来看,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兴福电子”)的IPO申请有了新进展,该公司于9月2日更新了二轮问询回复。
兴福电子建立于2008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湿电子化学品业务的企业,公司此次冲击上市拟首发募资15亿元人民币。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兴福电子第壹次IPO的历程颇为复杂,在2023年7月进行的2023年第叁批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中,兴福电子被抽中了现场检查。
那么,IPO经历现场检查过后尽是坦途?
在业内人士看来,IPO现场检查之后其实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完全避免进一步的监察管理审查。
资深投行业人士王骥跃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现场检查重点聚焦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存疑事项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兴福电子此前曾因会计过失对财务数据进行更正。
根据 兴发集团 2021年披露的拟分拆上市提示性公告,2018年至2020年,兴福电子收入分别为2.24亿元、2.56亿元、2.73亿元人民币,同期净收入分别为47.55万元、522.96万元、-744.2万元。
招股书透露的业绩数据与上述数据存在不小出入。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兴福电子营业收入分别为2.55亿元、5.3亿元、7.92亿元人民币,净收入分别为-2167.05万元、9995.94万元、19137.9万元。显然,这一业绩数据与前述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分拆预案存在一定不同。
王骥跃表示,虽然现场检查可以助推提高首发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但它其实不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成功上市。
“IPO现场检查是上市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只是整个上市进程中的一部分。企业是否能够成功上市,还决定于多个因素,包含但不限于企业的财务情况、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的变化等。企业需要通过现场检查后,根据监管职能部门的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才能最终实现成功上市。”王骥跃进一步表示。
在第贰轮问询中,兴福电子存在关联交易占相当高、公司产品与市场空间、技术与独立性、收入与客户、成本与毛利率、研发费用等6方面问题仍受到监管重点关注。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兴福电子为 磷化工 龙头 兴发集团 的子公司,此次IPO属于分拆上市。
作为 兴发集团 拆分出来的电子化学品独立上市平台,兴福电子与控股股东 兴发集团 有较高的关联交易,公司上市独立性遭到疑问。
具体看兴福电子的重大我们时常性关联交易情况,2020年至2022年,兴福电子的重大我们时常性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1.22亿元、2.06亿元和1.95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当期营业成本的比率分别为51.74%、53.44%和28.71%。
虽然在2022年,兴福电子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比例已经下降到低于30%,但从监管第贰轮问询情况来看,该公司的历史关联交易问题仍是上海证交所问询的关键。
上海证交所要求兴福电子全面梳理公司各项关联交易并分析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合理性;关联交易是否影响发行人的独立性、是否构成对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依赖,结合关联交易价格公允性分析是否存在与关联方互相输送利益的情形。
兴福电子回复称,报告期,公司已经或正在开拓外部供货商,或通过自建生产线的形式,降低关联采购占比;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业务,随着后续集成电路客户的持续开拓,关联销售的占比将继续保持较低比例;关联交易不影响其独立性,不构成对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依赖,关联交易定价公允,不存在与关联方互相输送利益的情形。
今年以来,“A拆A”持续降温,公告终止分拆上市的数量增多。
今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一节明确提出“从严监管分拆上市”。
科创板方面,6月15日, 海信视像 发布公告称,暂时终止分拆旗下信芯微在科创板上市的计划。上半年, 晶盛机电 、 歌尔股份 等公司均公告终止分拆子公司上市,根据公告披露,多家公司终止分拆上市的原因均与市场环境变化有关。
百多安终止科创板IPO
医疗器械企业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多安”)于9月4日主动取消上市申请,上海证交所终止了百多安在科创板的上市审核进程。
百多安是一家致力于将医用材料改性技术应用于植介入医疗器械的企业,拥有涵盖血管通路、神经外科、其它材料改性等领域的多条产品线。
其招股书显示,百多安的主营业收入入来自于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颅脑外引流系统、外科引流系统,和其它材料改性的医用耗材产品在内的4个主要产品项目。其中,PICC产品和颅脑外引流系统两个产品项目是百多安收入的主要收入来源。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百多安IPO终止情况来看,其主要业务可连续性问题,此前多轮问询中受到上海证交所的屡次问询。
上海证交所在第贰轮问询中针对业绩的可连续性问题,要求百多安进一步说明,上海证交所要求百多宁静细说明PICC产品销售收入变动的原因、市场空间及未来增长潜力,并分析外科引流系统和其它医用耗材产品销售收入下降的原因及潜在风险。同时,该公司需按时间顺序列示历次国家或省级联盟集采涉及产品的中标情况,并量化分析带量采购政策对公司产品销售的影响。
在最新回复中,百多安表示,该公司的PICC产品、颅脑外引流系统被并入了河南集采与 京津冀 集采等省际联盟集采,2023年,受集采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在集采过渡期内,经销商的采购意愿有所下降,造成两项产品的收入有所下滑。
具体来看,在2022年12月 河南省 组织的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中,百多安PICC产品下面的前端三向瓣膜型PICC、普通型PICC均以第壹位中选,每套中选价格分别为325.66元、351.32元,较2023年产品售价分别下降50.57%、33.04%。
另外,百多安颅脑外引流系统下面的多个产品同样中选,其中简易脑室外引流系统以第贰位中选,中选价格264.59元/套,降幅达40.12%。
百多安在着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不确定性、原材料供应与不确定性和实际控制人控制风险与募投项目不确定性等共8个方面受到问询。
其中,百多安存在部分原材料主要通过进口采购的情景。招股书显示,其部分原材料通过少数几家境外供货商采购,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百多安进口原材料采购金额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率分别为11.02%、10.85%、8.17%和8.18%。
百多安表示,若该公司的原材料国产化策略不能顺畅实施,或出现其它不可抗力因素,其原材料的供应可能会面临延迟交货、限制供给、采购成本上升的危险,将影响到该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及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