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股市投资】贷款炒股风险大!多家银行发文提醒,一旦发现立刻回收

查看信息来源】   10-10 16:42:35  

  北京商报讯(记者宋亦桐)股市投资热情回暖之下,贷款中介借势营销,一些投资者欲套用信贷资金入市的“苗头”萌发。10月10日,记者梳理发现,面对这一情况,已经有至少30家银行发文提醒,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流入房市、股市,不得用于投资股票,一经发现,将采取提前收回贷款、中止发放尚未发放的贷款、清偿全部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等措施。在分析人士看来,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明确消费贷的用途,意识到股市投资的危险特性,不盲目追高并保持风险意识。 图片来源:紫金农商行官方微信公众号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职能部门关于信贷资金的有关规定,消费类贷款资金不得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不得用于股票、期货、金融衍生品投资,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它用途。多家银行表示,近期股市回暖势头强劲,但务必牢记,贷款资金严禁涉足股市、债券、期货及理财市场。同时,严禁将此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或偿还非经营性贷款,一经发现将依据合同约定提前收回贷款。多家银行强调,信贷资金的本质用途是满足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经营和消费等方面的钱财需求,应按约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

  为了向投资者明示信贷资金挪用风险,有银行发布了更为细化的规定。阳江农商行指出,对挪用贷款部分,从借款人未按约定的贷款用途使用之日起,每日按相应罚息利率计算,直至本息全部清偿为止;借款人不配合贷款人核查贷款用途或违约使用之日无法查明的,从贷款发放之日起每日计收罚息,直至本息全部清偿为止。挪用贷款的罚息利率为:在当期执行的贷款利率基础上加收100%计收。

  紫金农商行强调,该行根据监管政策要求,强化贷款资金流向管控,一旦发觉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股市、基金等领域的,将采取提前宣布贷款到期并择机收回贷款,或压降授信额度,同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徽商银行发布的危险提示中明确,对于个人而言,借款炒股存在极高的危险,因为一旦投资失败,不仅要面临本金的损失,还需要承担高额的贷款利息和还款压力,可能造成个人财务情况严重恶化,甚至陷入债务危机。借款人应如实填写贷款用途,不得编造虚假理由诈骗贷款。提供虚假信息可能造成贷款合同无效,甚至构成犯罪表现。投资者在股市中容易受贪婪与恐惧情绪的影响,造成做犯错误的投资决策。

  素喜智研顶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是银行业一直以来的禁止领域,如今在股市投资火热时期需再度强调,一是为了提醒银行机构对此类信贷违规情形,保持戒备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当前有些投资新手在逐渐入场,缺乏对银行信贷规则的了解。

  “银行坚守合规主动打击信贷资金流向股市,既是风控能力的一种体现,也能够防范存在赌徒心理的借款人大手笔加杠杆,给自身造成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银行资金造成不良损失。”苏筱芮进一步指出,银行机构需要格外关注消费贷资金去向,在贷前于明显位置重点提示客户信贷资金的合规使用规则,贷中也可检验客户的消费场景及相关消费凭据。而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明确消费贷的用途,意识到股市投资的危险特征,不盲目追高并保持风险意识。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