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食品安全】人民财评 - 别让-三无-成为网红食品的标签

查看信息来源】   10-24 7:46:33  
食品安全

  蜡瓶糖,这种“嚼一嚼,吸一吸,再吐出来”的新奇糖制品,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口感,在中小学生群体中迅速走红。

  据媒体透露,许多蜡瓶糖大多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是典型的“三无”产品。更有甚者,一些标榜“纯手工”制作的商家,实际上其实不具备 食品安全 生产的相关资质。蜡瓶糖背后隐藏的网红 食品安全 风险,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自今年9月以来,云南、江西、河南、甘肃等多地市场监管职能部门开展针对蜡瓶糖的专项整治。

  网红食品雨后春笋。从自制私房美味、自家酿造的果酒,到美容靓汤、食补偏方,花样繁多。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却是接连不断的 食品安全 问题。有的网红食品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严重要挟;有的网红食品出自小作坊,质量堪忧;有的网红食品幌子十足,却置 食品安全 与营养价值于不顾。网红 食品安全 隐患频现,已成为 食品安全 的“重灾区”。

  相信大伙都明白,网红食品的走红,离不开社交平台和第叁方平台的推动,并通过熟人关系、口碑流传等方式迅速扩散。但在“口口相传”的背后,生产者、经营者的真实身份却往往难以查证。成年人可以通过查看生产厂家、配方、生产许可证等信息来判断食品是否合格。但未成年群体由于缺乏 食品安全 意识,难以分辨食品质量,因此更容易受到不合格食品的侵害。

  务必看到,面对网红食品频繁上新和快速迭代,监管职能部门面临着巨大挑战。许多网红食品属于个人或小作坊生产,在监管上会遇到发现难等诸多问题。一方面,监管职能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结合常规监督与随机抽查的形式,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另一方面,监管职能部门应积极督促平台加强自律、通顺举报投诉通道、综合运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赋能 食品安全 隐患监管。同时,依法对违规商家进行严厉责罚和处罚,以形成震慑效应。

  作为网红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电商平台对商家的准入审核和日常监管存在明显不足。部分平台对商家的资质审核只是走走过场,对违规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间接助长了不合格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平台应通过上架前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把好安全关,并为不具备安全检测能力的商家提供检测协助。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表现,平台应及时作出处罚或下架处理。

  另外,消费者也应增强 食品安全 意识,培养鉴别食品质量的能力,避免盲目跟风,追逐网红食品。尤其是家长需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红食品,尽到监护责任。

   食品安全 无小事。对于“三无”网红食品,需要重视源头的措施和进程中的管理。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