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贵州茅台】渠道堰塞湖波及白酒上市公司 - 三季报显示,7家酒企业绩下滑
【查看信息来源】 11-3 12:52:21酒水流通渠道经历“艰屯之际”,曾经维持高增长的 白酒 上市公司,在第叁季度末被渠道“堰塞湖”波及。
随着 白酒 三季报披露完毕,其披露业绩可谓“有喜有忧”,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在梳理19家 白酒 上市公司( 顺鑫农业 未计入,珍酒李渡未披露三季报)三季报时注意到,喜的方面是部分酒企仍维持较快增长,但忧的方面,则是有的酒企业绩数据显现下滑现象。
行业周期之下, 白酒 行业的分化现象持续蔓延。
尽管业绩增幅收缩及下滑,虽有企业方面的主观上“把控节奏”,但这更是当下市场状况的反馈:经销商需要时间和空间出货,消费者层面需求也在变化。业界预判,随着 白酒 深度调整期持续,酒企业绩分化的现象将会愈演愈烈。
三季报概况:7家酒企业绩出现下降,头部排名有变化
从最基本的营业收入和净收入数据来看,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后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 白酒 行业合计创造了3304.32亿元的营业收入,归母净收入录得1313.14亿元人民币,整体来看, 白酒 行业收入规模仍在提高,而且净利率保持在39.74%左右。
南都湾财社记者看到,行业业绩以头部拉动的状况同样没有太大变化,“茅五汾洋泸古”6家巨头的业绩占据行业“大半壁江山”,这六家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909.7亿元人民币,归母净收入为1220.25亿元人民币。另外,在整个 白酒 行业的三季度业绩中, 贵州茅台 在营业收入占总数的36.55%,归母净收入则是占了46.32%。
相比其它消费类行业, 白酒 仍保持较好的业绩增幅势头,可是在行业深度调整下,第叁季度末相关企业出现了较大变化。首先在龙头企业方面,在存量博弈的竞争下, 山西汾酒 在第叁季度末跃升至行业第叁;其次是7家 白酒 企业在第叁季度末,录得营业收入和净收入双降,其中 金种子酒 和 岩石股份 录得亏损,另外有三家企业归母净收入下跌幅度在45%以上。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第叁季度的业绩表现,成为 白酒 行业业绩增长的“分水岭”。以营业收入方面来看,增幅方面最高的为皇台酒业,第叁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超25%,其它保持增长的酒企则是保持在15%以内,有部分为个位数;而同比下跌的企业中,下跌幅度最高是 岩石股份 ,数据达到92%以上。
另外第叁季度的归母净收入方面,除了皇台酒业、 金徽酒 和 老白干酒 等保持20%以上增速外,其它酒企则是保持在10%或个位数增长,部分下跌酒企下跌幅度较大。
业绩分化各有原因:部分为主动控制增速,有企业是“爆雷”
记者了解到,“渠道库存过高”一直是 白酒 行业调整期中被强调的部分,其中,上市公司三季报部分数据也折显出渠道的相关问题。
以“业绩蓄水池”的合约负债(经销商预办款)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合同负债同比增加的仅为6家酒企,其中五粮液同比增幅高达79.1%,同比下跌幅度最大的是 岩石股份 ,为59.1%, 今世缘 、 古井贡酒 和 舍得酒业 ,同比下跌幅度分别为58.5%、41.61%和46.62%。而在环例如面,合同负债比二季度末增加的为6家酒企,其中 金种子酒 环比增加62.71%。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经销商预办款数据的增减,主要与具体公司要求的办款节奏、产品价格(包含有无产品在一些期限前涨价)和经销商自身资金和业务需求等有关,而在行业深度调整下,有部分企业则主动调整,对市场进行调控。
其中以 洋河股份 为例,在消费市场整体偏弱情境下,该公司今年进行了深度调整,一方面推进市场全国化,另一方面强化大本营市场运作,并结合市场实际调整经营节奏,强化宴席等渠道,重视开瓶开箱及库存指标。又好比 舍得酒业 ,该公司同样处于主动调整期,今年前三季度,通过持续实施“控量挺价”策略和加强市场营销,推动去库存。
不过,在业绩下跌的企业中,也有部分则是与企业运作原因有关。例如最近两年的“明星公司” 岩石股份 (上海贵酒),该公司自今年初出现欠薪风波后,其后又被传出财务数据涉嫌做假、四处欠钱等情况,而在今年9月, 岩石股份 实控人韩啸与其父韩宏伟所控制的海银财富涉嫌非法募资,在诸多风波的影响下, 岩石股份 今年出现了业绩下跌等情况。
在调整期经销商拿货及办款放缓的情景下,这些 白酒 上市公司能否在年末顺畅完成相关业绩?
南都湾财社记者结合这些公司的销售回款(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资 金)来看,截至9月30日,19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的销售回款同比下跌,绝大部分为排名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而排名前六的龙头,有五家系保持增长,这也意味着龙头 白酒 企业在市场上动销相对稳健,并且持续受到经销商等支持。
第四季度 白酒 企业将有何表现?或决定于农历新年之前的动销
记者了解到,即便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量,但 白酒 行业遇冷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每年第叁季度往往是 白酒 在一年中销售拉动提升的开始阶段,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起到关键作用,不过出现上述表现后,酒企能否保持并完成业绩任务,第四季度和明年农历新年之前的动销将是关键。
不过, 白酒 流通渠道遭遇“艰屯之际”,尤其是618大促后留下的“低价后遗症”,和“中秋-国庆”双节旺季不旺等,这使得 白酒 行业在第叁季度的确遭遇了“当头一棒”。
根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酒水流通“大佬” 华致酒行 前三季度业绩双降,一线企业歌德盈香疑似欠薪,酒便利实控人在第叁季度则是失去联系。部分中小规模的经销商,则是渡过了一场旺季不旺的“中秋-国庆” 白酒 消费旺季。
流通渠道的一系列表现,和渠道“堰塞湖”加剧等,这使得上游的 白酒 生产企业也开始受到动销不畅、渠道库存所造成的影响,同样的,也使得行业对 白酒 来年的业绩走势开始出现短时间性质的灰心情绪。
酒类行业分析师肖竹青认为,春节整个终端的库存去化效果,将影响明年酒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他认为, 白酒 行业面临问题是社会购买力不足,和消费者灰心情绪等所造成的消费紧缩等。“过去三年,整个渠道终端的库存去化不及预期,造成一些名酒价格倒挂,从而造成了整个终端担忧库存贬值不敢囤货,卖一箱才敢进一箱,这也使得酒业上市公司靠渠道压货来做业绩的形式不可持续”。
同样的, 招商证券 在10月28日发布的一份研报中强调渠道对春节预期不高,该机构通过观察深圳糖酒会后认为,整体氛围冷清。 白酒 双节后动销同比仍然下滑,展望2025年春节, 白酒 经销商预期普遍较低,预计同比仍有个位数到双位数下滑。
虽然 白酒 整体消费环境处于弱复苏阶段,南都湾财社记者也注意到,有部分一线的经销商对于 白酒 市场未来表现,仍存在乐观态度,广州一名做次高端及大众价格带的经销商认为,目前消费者的酒消费需求仍旧存在的,只是消费价格带存在下移,据其去年直到今天的观察来看,布局次高端价格带的名酒,在来年有特别大的增量机会。
另外,有券商结合当下政策等,对 白酒 行业的未来保持乐观态度。
平安证券最新研报则指出, 白酒 消费步入淡季,基本面变动不大,整体仍有压力。展望未来,我国年末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理力度,政策落地或带动消费市场回暖。 广发证券 研报认为, 白酒 行业在宏观经济周期及自身微观供需及库存周期影响下,近年经营压力有所上行,但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优秀 白酒 企业的马太效应明显,看好行业出清后需求面的恢复。
统筹南都湾财社记者贝贝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王静娟张海霞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