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汽车芯片】完成从0到1的突破后 - 国产汽车芯片如何提高竞争力

查看信息来源】   11-3 17:22:09  

  前几年全球汽车产业陷入严重缺芯危机,直至去年,仍有很多车企有芯片供应不足的情景。但在今年,缺芯话题热度大幅下降,部分 汽车芯片 甚至库存积压。业内人士认为,国产替代已经成为中国 汽车芯片 行业当下的焦点。

  在11月1日举办的2024全球 新能源 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期间,中国芯片企业 纳芯微 电子开创人、老总、总裁王升杨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汽车芯片 的国产化是大势所趋,中国整个汽车产业链都在努力推动这一进程。

  从市场规模来看,他介绍,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造成单车芯片使用量大幅增加,2023年整个 汽车芯片 市场规模为690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规模或达到1300亿美元,其中30%左右的市场在中国。

  从车企的视角而言,王升杨指出,一方面,芯片大规模国产化之后可以大幅下降车企芯片采购成本。另一方面,车企想要构建产品不同化方面的竞争力,也需要推进芯片国产化。因为车企为了实现不同化,有许多非常创新的思路需要芯片公司配合完成。但找海外芯片公司来做是非常复杂甚至无法完成的,这对于 国产芯片 公司来讲是很好的机会。

  目前芯片的国产化已经完成了0到1的突破,说白了绝大多数品类目前已经有国产化芯片的提供能力。但整体来看, 国产芯片 仍面临市占率不高,和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尤其是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上,他提到,甭管是功能、性能,还是质量表现、成本, 国产芯片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继续去提升产品竞争力,可能是下一个阶段的重中之重。”他补充说。

  他介绍,过去几年, 汽车芯片 的国产化率从过去的不到5%上升到了如今的10%左右,但目前整个市场份额还是不高。分类来看,如 纳芯微 主攻的汽车“三电”隔离产品的国产率已经相当高了,可能超过一半,车灯照明、通用电源、信号链、电流 传感器 等领域里国产化比例也可达到20%-40%,但在更多的应用领域里,目前芯片的国产化率还比较低。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国际 汽车芯片 巨头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顶级总监、汽车业务动力与 新能源 系统业务单元责任人仲小龙直言, 汽车芯片 的国产替代,已经是行业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

  他提到,目前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国产 汽车芯片 低价竞争的压力,“尤其以功率半导体为代表的国产化的步伐特别快,不仅仅在产品、产能方面,还包含价格方面,都是非常激进的,我们也在实际的项目中面临到了这样的竞争问题。”

  不过仲小龙认为,在技术和产品路线图上,作为传统巨头的英飞凌仍旧保持着很大的优势,“好在从整个技术的积累水平来讲,英飞凌有这么长期的技术积累、不断做产品迭代,因此在产品路线图上布局非常完整。不只是用一代产品、用极低的价钱,赢得某一个项目,而是我们有这种深远的布局。”

  在 国产芯片 正努力崛起的同时,还遭遇了严峻的车市价格战。作为汽车供应链上游的芯片企业也都受到了车企降本增效的波及。

  仲小龙表示,一方面,身处中国,尤其能够感受到目前价格压力较大。但这也说明市场比较活跃。另一方面,从整体而言,价格竞争只是一方面,产品质量、产品解决方案的先进性、电控产品的效率、供应链的稳定等方面也都是车企的重要考虑因素。他强调,价格最低其实不一定具有核心竞争力。

  从芯片产品的成本竞争力方面来看,王升杨认为,目前 国产芯片 的挑战也非常大。近年来整个汽车行业非常卷,带动 汽车芯片 行业也非常卷,整个市场上,价格的竞争非常激烈。

  “其实我们去跟国外很多同类产品相比的时候,我们看到,国内芯片成本的竞争力其实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成本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从底层的工艺、平台等能力上进行全面的提升。”王升杨表示。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