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养生局】人民财评 - 帮助老年人跳出-养生局-陷阱
【查看信息来源】 10-28 13:48:00近期,有记者观察发现,一些非法分子瞄准老年人群体,捏造“专家”身份,在短视频平台、私域直播中大举宣讲养生知识,诱导老年人加入网络群聊,宣称所售保健品“功效强”“用料稀罕”甚至能“防癌”等,诱导老年人花钱报课和购买保健品。
所谓的“健康课程”,实际就是让深陷其中的老年人每天听课打卡做笔记完成任务,而后再诱导老年人花不计其数元“练功”买保健品。所谓的“专家”不过是幌子,他们通过虚构保健品的功效,甚至编造虚假信息,来推销高价且质量低劣的保健品,实质就是利用老年人对健康和养生的切实需求进行欺诈。其实,其所售保健品或是“三无”药品,或在其它平台低价就能买到。
尽管一些大型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监管较严,但一些小型直播App和私域直播给消费者维护权益和监管造成了新挑战。哪怕平台封禁对方账号,不法团伙会迅速换个账号再次使出同样的招数。帮助老年人跳出“养生局”陷阱,治理直播间“坑老”乱象,亟须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对直播内容及销售环节、灰色生产链条等进行全方位治理。
治理网络养生骗局,要把好源头第壹道关口。关于直播间那些无经验无资质的“专家”、夸大宣传的主播及“三无”保健品,平台方不能成为旁观者。对于私域直播这种新形态直播方式,更不能放任不管,成为监管真空区。平台方要明确直播相关主体责任,审核、甄别、认证、惩办,每个环节必不可少。同时,对私域直播、小型直播App可通过设置敏感词、跳转外部链接风险提示、设置明确举报窗口等方式避免老年人挨坑被骗。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成为非法分子犯罪的温床。
另外,相关部门也需重拳出击,加大对制假售假等生产源头的打击力度,从本质杜绝“三无”保健品流向市场。对于主播在直播间以夸大宣传、冒充专家、虚构功效等犯法行为相关部门要严厉惩戒。
值得强调的是,“防癌防老防慢性病”“包治百病”这些网络养生骗局的背后,是老年人对健康知识和养生的渴求,反映出老年人在一定水平上缺乏获得养生知识的优质渠道。要正视老年人需求,强化对老年人的关爱和陪伴,以网络流传为辅助,为他们提供正面的、合规的、符合老年人期望的养生知识,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