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MSCI】百济神州高管被查再敲警钟,药企需严守-商业道德-
【查看信息来源】 11-2 9:32:06
作者:毕肖磊
10月25日,百济神州(688235.SH)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该公司一名员工正在配合相关调查工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名被调查的员工是百济神州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殷敏。
此前,百济神州管理层在2022年8月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曾公开表示,殷敏加入百济神州后,在百济神州的商业化策略及商业化团队建设方面施展了关键作用。
企业的高管被带走调查,或对管理层稳定性及商业决策效率发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从ESG层面分析,结合当前舆情来看,百济神州高管被调查,涉及公司治理(G)维度的“商业道德”及社会(S)维度的“人力资源开发”两项关键绩效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MSCI(明晟)官方网站显示,在“企业行为”这一公司治理(G)维度核心议题方面,百济神州的表现处于落伍水平。
另外,时代投研发现,在MSCI评级权重较高的企业治理(G)维度及社会(S)维度方面,A股医药生物企业(申万一级)的平均得分均较低,或与2023年直到今天医药生物企业董监高频遭调查有关,原因多涉及企业“商业道德”方面表现。
10月28日、11月1日,就百济神州被调查员工涉案情况、相关舆情对ESG评级的影响等诸多问题,时代投研向该公司发函并致电询问,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复。
11月1日,百济神州股票价格收涨0.84%,报168.50元/股,总市值为2326.42亿元人民币。
MSCI评级不及全球54%的同行,“企业行为”方面表现落伍
据百济神州官方网站显示,殷敏于2022年1月正式加入百济神州,其拥有丰富的医药行业经验,曾服务于礼来制药(LLY.US),2006—2021年就职于阿斯利康(AZN.US)。
在2022年8月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百济神州管理层介绍,在该公司商业化团队和策略方面,殷敏的加入给百济神州造成了很多可靠的管理宗旨,并在团队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从业绩表现来看,数据显示,殷敏加入百济神州之后,2022—2024年上半年,百济神州在中国大陆的收入分别实现70.1%、37.46%、27.89%的同比增长。其中,该公司自主研发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保持强劲增长。
由此可知,殷敏本次被调查,对百济神州大中华区商业化团队的稳定性及商业化决策效率或发生一定影响。
从ESG层面分析,企业高管被调查,主要涉及公司治理(G)维度的“商业道德”这一关键绩效指标;同时,该事件彰显出百济神州在引进殷敏担任高管前,或未对其在前公司涉案情况作尽职调查,事关该公司在社会(S)维度“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表现。
从ESG评级来看,据MSCI官方网站显示,今年3月,MSCI将百济神州的ESG评级上调一级至BBB级,属于该机构ESG评级体系中的“一般水平”。
与全球同行业公司对照来看,MSCI在生物科技行业收录了全球328家企业,如图表1所示,百济神州的ESG评级低于全球54%的同行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从具体的关键绩效指标来看,MSCI认为百济神州在“企业行为”方面处于落伍水平,该议题关乎企业对“商业道德”问题的监督和管理,例如欺诈、高管不妥行为、腐败行为、洗钱或违反反垄断法。
另外,与A股同行业公司对照来看,MSCI在A股医药生物行业(申万一级,下同)收录了114家企业,百济神州的ESG评级高于其中约58%的企业。不过,MSCI给予A股医药生物企业的ESG评级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去年直到今天超10家药企董监高遭调查,“商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据MSCI官方网站显示,如图表2所示,在MSCI对百济神州所属生物科技行业的ESG评级体系中,环境(E)、社会(S)、治理(G)三项维度的权重分别为10%、54.8%、35%,其中,社会(S)、公司治理(G)维度的权重较高。
而时代投研统计发现,截直到今天年10月31日,A股医药生物企业在该两项维度评分普遍较低,均值分别为4.37分、4.31分,低于环境(E)维度5.72分的均值,并在治理(G)维度的平均得分最低。
因此,近六成A股医药生物企业MSCI ESG评级低于BBB级,或与其在治理(G)维度的表现不足有关。
由图表2可知,“商业道德”是公司治理(G)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该指标主要评估企业对商业道德问题(如欺诈、高管不妥行为、腐败行为、洗钱或违反反垄断法)的监督和管理。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迎来强监管时代。据时代投研统计,2023年直到今天,A股超过10家医药生物企业的实控人、老总或总经理等董监高被实施留置、纪律审查、监视居住或批准逮捕,涉事企业包含 片仔癀 (600436.SH)、 上海医药 (601607.SH)、 老百姓 (603883.SH)等。
上述企业虽未在公告中透露具体事由,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对于非公职人员,留置的适用范围则为“对涉嫌行贿犯罪或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纪律审查的对象则主要是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监视居住、批准逮捕均为公检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
另外,如图表3所示,2023年直到今天,A股合计21家医药生物企业或其实控人、控股股东受到行政处理,涉及事项多为信披非法,其余还包含生产劣药、资金占用、违反《反垄断法》、违规减持或交易。
由此可知,2023年直到今天,A股医药生物企业被处罚或调查的原因多与“商业道德”有关,医药生物行业加强商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时代投研建议,在制度层面,医药生物企业需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在管理层面,应加强人员培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合法合规意识;在政策层面,监管层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深化医药监管改革,支持医药生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