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资本市场】证监会发声
【查看信息来源】 11-9 18:30:18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11月9日在第十五届财新峰会上表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关于发行上市、上市公司监管、私募 创投 等制度安排,统筹推动投资端、融资端改革,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各项制度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适配性、精准性。
在投资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落实好《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创造前提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引导私募 创投 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进一步增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形成。
严伯进说,近年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围绕科技创新推出全面的改革举措。好比,完善多条理资本市场的建设,不同化设置各个板块定位,提高制度的包容性和便利度。今年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落实新“国九条”的要求,配套发布多项政策文件。近期关于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出台了“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重要措施。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打击非法行为,引导企业合理回报投资者。
严伯进表示,要更好施展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支持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
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后续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关于发行上市、上市公司监管、私募 创投 等制度安排,统筹推动投资端、融资端改革,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各项制度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适配性、精准性。
二是进一步增进投融资两端的平衡。好比,在发行上市方面,要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持一二级市场均衡。在并购重组方面,下一步要推出一些并购重组典型案例,更好施展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投资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落实好《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创造前提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引导私募 创投 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进一步增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的形成。
三是进一步营造支持创新的生态环境。没有无风险的创新,从客观规律而言,科技企业在发展早期经历未盈利的阶段是常态。只有市场各方、社会各界正确认识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规律,共同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制度价值才能更加充分施展。
严伯进表示,发行人要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充分做好信息披露,充分揭示风险所在。中介机构要履行好“看门人”职责,不断提升专业投研能力。监管职能部门要持续把好“入口关”,维护好市场秩序。他呼吁广大投资者在理解和把握科技企业特点的条件上,再去做出理智投资决策。